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2-01-01 21:51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防虫防虫网植物保护

黄 惠

(射阳县植物保护站,江苏 射阳 224300)

生态农业在实践发展时,侧重于保持生态环境的清洁性,减少药害问题,保持农耕区环境的生态性,维持农作物的可食性,保障人们饮食的安全性。在实际农业生产时,积极引入了植物保护技术,合理控制病害,有效防控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逐步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1 植物保护技术

1.1 除草剂

在田间设计多个种植穴,在穴中添加农作物种子,结合作物生长周期,使用除草剂。一般情况下,除草剂在作物破土时间的前2天使用。在作物破土时,周边杂草处于清除状态,以此保障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异,减少杂草抢夺自然营养的可能性,合理控制杂草生长。在杂草重新生长时,作物临近收获期,完成一个阶段的作物栽培。在收获作物后,以枯草用作保护土层的物质,进行土壤养分的改良处理。除草剂技术的使用,显著推进了农业生产体系的更新,以更优的农作模式,降低了农作任务量,具有操作简便、效益显著、绿色清洁等技术优势。

1.2 绿色防控技术

国内各地区农务生产时,积极开展植物保护交流会议,合理引入新型技术,提升农区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加强农区灾害监测,结合气象、地质的环境预测结果,给出有效的作物保护方案,带领农民做好防灾工作。在实践中,以植保人员为主要群体,加强植保工作的专业性指导,使其形成专业的植保认识,构建防护体系,积极推进植物保护的各项工作,发挥植保技术的积极作用。

1.3 害虫诱杀

1.3.1 杀虫灯

在使用杀虫灯时,结合田间害虫的趋光性特征,设定令害虫敏感的光源,对害虫形成诱导,达到昆虫诱杀目标,以此有效防控虫害,是防治田间虫害的关键措施。使用杀虫灯,可高效捕杀田间害虫,合理控制农药用量,防控药害,具有虫害、药害的综合防控能力,可缩短农务人员防虫用时,效用性极高。在实践中,使用杀虫灯,可测出区域内的害虫特征,便于农民制定有效的防虫方案,以此防控虫害带来的农务影响。杀虫灯的使用,无耐药风险,可在生态农业中广泛使用,确保田间环境的生态性,高效去除田间害虫。

1.3.2 粘黄板

一定数量的害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黄性。在田间放置黄板,可有效诱杀趋黄性昆虫,达到防虫目标。在粘黄板技术使用时,具有物理防虫特点,捕杀小型害虫。粘黄板技术表现出防虫成本小、位置变动灵活,可在各类田间使用的优点,比如麦田、果园等。在实际使用粘黄板时,技术要点如下:(1)粘黄板使用时,主要在苗期、定植两个环节,持续放置粘黄板,以此控制害虫数量。(2)悬挂放置粘黄板时,用绳子套在黄板表层的孔中,拉紧绳子两端,进行黄板悬挂。一般情况下,如果用于露地区域,使用竹片进行黄板位置的固定,防止风吹引起黄板摇摆。(3)粘黄板的悬挂位置,应在农作物之上,间隔17 cm左右。在作物生长时,相应抬高黄板位置。(4)粘黄板的放置方案:农田单位区域为667 m2,放置粘黄板4个左右。在粘黄板捕杀昆虫数量明显增加时,单位农田范围内,放置粘黄板的数量为35个左右。

1.3.3 性诱剂

性诱剂是一种生物型防虫方法。性诱剂能够集中较高数量的雄性害虫,对其进行统一捕杀,以此防止害虫繁殖,达到防虫效果。使用此技术时,表现出防虫成本低、农务操作简易、流程安全、零污染、效用性极强等优势,可大规模在田间使用,以此有效控制虫口数量,降低防虫工作频数,增加生物药剂的用量,合理减少作物农残量,具有植物保护的高效性,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使用性诱剂能够有效防控多种害虫。在防控斜纹夜蛾时,在667 m2农区范围内,可使用1个专用诱捕设备,每个设备中添加1粒诱捕剂。在防控小菜蛾时,在667 m2农区范围内,可使用4个左右专用诱捕设备,使用粘胶、水盆等物资,制作成诱捕设施。斜纹夜蛾的虫体较大,在诱捕时,诱捕设施应与作物间隔25 cm左右。小菜蛾虫体规格较小,诱捕设施与作物间距应适当调小,诱捕设施可放置在作物顶部,间隔10 cm左右。在果园中引入性诱剂时,诱捕设备与地面相距1.5 m,在667 m2农区范围内,可放置3个专用诱捕芯。

1.4 机械免耕

在先进科技的带领下,使用自动设备进行耕作,在耕种时,添加肥料、除草剂等,以此减少后续农耕的施肥、除草各项农务,可增强作物的田间生长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旱、保水能力。此种免耕工艺能够减少对土层形成的不利作用,增加农作生产收益,具有植物保护的积极意义[1]。

1.5 防虫网技术

1.5.1 防虫网技术的作用

在生态农业中,合理使用防虫网技术,具有高效的杀虫优势。防虫网技术,是使用防虫网有效隔绝害虫、降低害虫繁殖能力的有效方式,可保障防虫质量。在生态农业发展时,广泛性使用的是22目防虫网。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防虫优势,可有效防控作物发生软腐病,适当调整农区温度,顺应国内农业生产的各项需求。比如,在小白菜田间种植时,农务人员可借助防虫网技术,进行防虫害。在实践中发现:防虫网可高效降低虫害发生概率,增加作物产量,促使农户获得较高的收益。

1.5.2 防虫网技术实践

江苏创建了防虫网实验中心。(1)小拱棚防虫网区。在防虫网搭建时,使用钢筋、竹片等材料,制作成拱棚支架。此种防虫设计方法,适用于叶菜类蔬菜栽培。一般情况下,在5月至6月、9月后两个时段,可使用此种防虫方法。此种防虫技术,具有成本投入少,操作便捷等优势。(2)单体大棚网区。在搭建防虫区时,使用单体大棚,作为网区支架。在实际作物生产时,采取全程封闭栽培形式。此种防虫技术,具有较强的植物保护能力。大棚网区搭建时,含有多种规格。棚数一般为1个、2个,防虫网相应有1个、2个,可自由搭配,顺应种植需求,以此减少防虫网用量,合理调整棚内环境,确保作物产量。大棚网区防虫技术,成本低、防虫成效高,适用于大规格的种植活动。(3)连栋网区。此种防虫网技术,联合联动大棚、温室生产的各项工艺使用,确保防虫质量,增加棚内气流顺畅性,具有较强的植物保护能力。(4)连柱网区。此种防虫技术,网区长与宽均取值为45 cm左右,网高取值为2.5 m。此种防虫技术,主要在棚顶处添加防虫网,在作物生产期间,不去除防虫网,形成全环节的封闭防护。此种防虫网植保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棚内种植条件,有益于叶菜作物生长,具有防护操作的便捷性,可用于大范围的种植区。(5)屋顶防虫网区。在田间种植时,在屋顶添加支架,水平支架设计3组、竖向支架设计5组,支架间隔区域长为10 m、宽为8 m,架高取3 m。防虫植保技术使用时,可采取全程封闭管理方式,生产完成若干茬时,可打来顶网进行晾晒。(6)在防虫网使用时,联合使用的植保技术有:两网一膜,当防虫网离地高度为3 m时,为保障作物产量,使用“防晒网+防虫网+菜膜”的联合技术,以此保障植保效果,缩短栽培用时;节水灌溉,融合智能喷灌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及时灌溉;一体化农耕技术,有效整合除草、排水、播种各类技术,积极发挥智能科技的种菜优势,以此缓解农耕作业压力,提升蔬菜种植的综合能效,获取较高的农耕收益。

1.6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融合,是以建库方式,合理存储作物资料,完善植保技术,推动生态农业进程。建库完成时,各区域农耕人员可结合实际需求,在库中查找作物的相关资料,比如生长习性、各环节周期、对应的植保技术等[2]。在数据库帮助下,形成作物与植保技术的有效匹配,引导农户准确使用植保技术,确保作物栽培质量,提升植物生长的健康性,获取高质高产的农耕成果。国内现阶段,部分地区逐渐建成植保工作站,开展植物数据库的完善工作。在建库时,从植物信息、图片资料、专项生产、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资料补充,为各区域农户生产给予参考,指导农户规范开展植保技术的实施。

1.7 制定清洁型农药操作要点

2020年2月,江苏亭湖以植物保护为技术节点,制定了清洁性用药的要点,以降低药害带来的不利问题。(1)合理配药。其一,结合防治需求,配制相应的药剂。其二,优先使用防治效用高、毒害作用小、残留量不高的农药,比如生物农药,不可使用国家违禁类型的农药。其三,在用药时,可选择环保药剂,比如水乳剂、悬浮剂等。(2)安全配药。其一,核准药量。结合药品的推荐数量,进行药物配制,防止自行混配,不可随意加药。其二,融合“二次法”,加强农药稀释。在农药使用时,可使用适量水,进行药品稀释处理,使其作为药品的“母液”,再进行浓度设计。在使用时,采取拌土、沙料的混合形式,以此保障农药稀释效果。(3)合理选择配药区。在配药生产时,应远离人们密集生活区、水源保护重点区。药剂不可存储,采取“随用随配”的形式,保障药效。在药品开封后,剩余药品应进行密封存储。在实践中,不可使用饮水瓶进行药量盛装。药品搅拌时,不用皮肤接触药品,使用专用搅拌棒。(4)科学用料。其一,适当时期用药。结合病虫的活动特点、药物作用等因素,在作物防治时期,合理进行药物使用。其二,保证水量充足。部分农区人员在用药时,为简化流程,减少用水量,致使药物均匀性不足,无法保障防控效果,甚至会形成耐药性问题,在浓度超标时形成药害。其三,优选施药设备。以正规供应商提供的药械为主,周期性更换喷头,保障喷药质量。其四,轮换药品,防控抗药问题。其五,使用高效助剂。在防虫时,使用植物油助剂,可增加防虫效果,减少药量。

2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方法

2.1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在以往农作物生产时,使用的农药、化肥较少,药用量较大,会增加作物产量,相应形成严重的病害、药害等问题,无法保障作物生产的卫生性。因此,在新时期,融合植物保护技术,采取综合防治方法,积极控制农药用量,研发出具有较高绿色性的植保技术[3]。

2.2 加强植物保护推广

在农作物生产期间,为有效降低农药用量,应加强植保推广,培养农民正确的农耕生产观念,使其从产量、食品卫生两个视角,逐一开展植物栽培操作,有效融合植保技术,有效构成生态农业的生产体系。

2.3 因地制定保护方案

在农耕实践中,环境防控较为关键。结合地区的实际特点,制定有效的植保方案。积极利用各项科技,测定虫害特征,加强虫害防控,建造农田精准生产体系,因地制宜地完善植保方案,发挥植保价值,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3 植物保护技术的农用价值

3.1 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整体构思,以绿色技术、环保策略为主要内容,在保障农业收益的同时,加强农耕区的环境保护,减少药害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先进科技、清洁管理两类工作。在实践中,各区域农耕活动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落实植保技术,形成更具环保性、更高效的农耕体系,切实推进生态农业的形成进程。

3.2 提升农作物产量

农业体系融合绿色思想,应有效开展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实践。植保技术应结合作物的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结合作物的生长特点,划分各时期的植保要点,确保植保工作进展的有序性,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在原有的植保工作中,较多使用了农药,无法保障作物食用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在新型植保技术研发时,以更清洁、更环保的方式,防控虫害、保护作物,增加产量,真正保障作物的食品安全[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各项植物保护技术,降低药害风险,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在实践中,合理应用各项植物保护技术,形成全面的植物保护思想,确保病害、虫害的防控效果,融合多项科技,提升植物保护的有效性。此外,有效落实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工作,使农务人员塑造较强的生态意识,使其自觉使用植物保护技术,减少农药用量,发挥植物保护技术的生态价值。

猜你喜欢
防虫防虫网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你家的防虫网选对了吗
防虫网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建平地区设施蔬菜防虫网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