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2022-01-01 21:51彭钟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尾水水产污水

彭钟琴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动物科学系,广东 茂名 525000)

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水污染是民生之患、发展之痛,水污染防治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极大危害,不仅导致鱼类种类和数量下降,也导致了死鱼事件的频繁发生,破环生态平衡,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1 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按污染物的成因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后者包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业排水及农业排水等,而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正是人为污染[1]。我国重点湖泊中,有39.3%的水质被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等大型淡水湖泊水质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水质为重度污染[2]。2020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31次,累计面积1 748 km2。其中,有毒赤潮2次,分别发现于天津近岸海域和广东深圳湾海域,累计面积81 km2[3]。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曾多次发生死鱼事件,死鱼事件的根源是白洋淀水质被检测为重度污染,水体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和总磷超标,化学需氧量高会毒害鱼类,总磷过高会引起水生藻类疯长,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鱼类死亡[4]。

2 水污染的危害

2.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会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污染后,污染物可通过人类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人类直接饮用含有寄生虫、细菌或病毒的污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和姜虫病是因寄生虫惹起的,痢疾和霍乱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一旦感染了这些疾病,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甚至会失去生命。人体摄入含有重金属如镉、铅、六价铬等的污水,会发生中毒,危害人体健康。日本“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含有汞和甲基汞废水污染的鱼、贝类造成的,日本“痛痛病”是居民长期饮食被镉污染的水和食物造成的。

2.2 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危害

水是养殖动物最基本的生活环境。水的理化因子,如水温、溶氧量、pH值、盐度、光照、水流、化学成分及有毒物质对水产动物生活影响极大。有些水源由于矿山、工厂、油田、码头、农田的排水和某些生活污水的排入,使养殖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汞、铅、镉、锌、镍等和其他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硫化物、酚类、多氯联苯等,这些有毒物质均能使水产养殖动物慢性或急性中毒,严重时引发大量死亡。受污染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 mg/L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5]。水质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引发水产动物出现爆发性疾病如出血病,当其含量高于0.5 mg/L时,会引起养殖动物患病甚至死亡。污水中盐分过高会影响淡水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2.3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工业生产用水有原料用水、供热用水、冷却用水、产品处理用水等,各行业对水质指标如硬度、pH值等有不同要求,生产上常用水处理设备和水处理药剂进行水的处理,而污染水会造成水处理的难度,增加处理投入,甚至破坏设备造成资源浪费。食品行业引入污染水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污染毒物沿着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化学成分,使土壤老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2.4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人类在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由于认识的滞后性,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使得生态系统产生各种退化现象,导致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阻碍了社会经济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水问题是当前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水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污染的水源中含有氮、钾、磷等物质一旦流入江河湖泊后,大自然的自净能力会失去平衡,过量的金属离子使水中的藻类疯狂生长,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下降,水中缺氧,对水生动物及水生植物造成窒息甚至死亡。污水中的悬浮物沉入水底,在厌氧条件下,导致其水体发臭、发黄,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3 对策

3.1 提倡环保用水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人们应该积极地参与,积极投身到社会水资源环境保护行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让祖国的水更清、更绿、更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人们更应该全面去了解和参与水污染的防治、河道修改、江河管理等项目,了解水污染防治的难处,增强环保意识。人们要积极抵制破坏水环境产品的使用和生产,更要严厉抵制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及时对造成水污染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3.2 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

推进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养殖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国各地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压力趋紧。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生产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国共有4 400多万亩养殖池塘,其中淡水养殖池塘3 800万亩左右[6]。据统计,全国目前通过改造升级的池塘大概10%左右,全面完成池塘改造升级还有很多挑战。传统的池塘养殖占地广、配套设施复杂,需水量大且易造成水源污染。现阶段的工厂化养殖,不仅能提高养殖密度节约土地而且能实现水综合处理循环利用降低排水污染,并且引入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对养殖全程的水质检测、饲料投喂等实施智能化控制,更好地监测水质变化,有利于水质管理。减少养殖过程疾病的发生[7]。另外,小区域养殖也减少了疾病传染的风险。

“管好水”是“管好鱼”的基本条件,水产工作者将复杂的养鱼生态系统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了“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法”,“水”字排在第一位,足以证明水质的重要性。水产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是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关注的焦点,尾水排放要求日趋严格,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处于转型升级重要关口的水产养殖业要以养殖尾水治理和生态改造为核心,加强现代养殖技术模式的创新应用,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和技术。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多种多样,目前推广较大的是“三池两坝”模式,应用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等技术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循环使用以及达标排放,即将养殖尾水通过沟渠进入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进行过滤处理后再排放或者重新循环利用。另外,较为推广的有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渔稻共作尾水处理模式、室温鱼菜共生处理模式、“一池一渠”简易尾水处理模式、池汤养殖底排污尾水处理模式、池塘养殖三级过滤池尾水处理模式、海水高位池塘尾水处理模式、三尺三槽尾水处理模式、海水稻渔藕合尾水处理模式、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模式、池塘岸基一体化设备尾水处理模式、陆基集装箱处理模式、跑道式尾水处理模式[8]。

3.3 全面排查整治排污口

强化对工业企业日常排水的监测,加强工业污水治理管控,对企业排放口实施特别排放阈值改造,铁腕治理“小散乱污”企业,建立企业排污口动态监控管理体系,坚决打击企业偷排和不达标排放行为。综合整治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完成入河排污口的深度溯源和排口排查,对重点湖泊底泥污染进行深入调查,采取控制源头排污、污染物清理、清淤、水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全面整治[9]。着力治理重点河涌,针对断头涌、跨境涌、覆盖涌的情况开展“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及时总结推广创新做法,解决河涌清淤底泥处理等问题。加强水质监测监控,不断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3.4 发展绿色农业

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既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又不会因为过度使用造成流失进入江河湖泊,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在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发展及健康生长的情况下,提倡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多效抗虫害新型农药。实行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从严控制农药使用,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种植,实现输水灌溉,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发展绿色农作物,指引农户走绿色健康发展道路,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绿色农业。

3.5 实施污水治理

污水问题主要是有机物超标、氨氮超标、总氮超标、总磷超标、悬浮物超标等。污水处理技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态法。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10]。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社区污水处理站点和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排查黑臭水体,制定生活污水处理的规划和长效管理办法,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置、全覆盖,无公害处理,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准IV类标准[11]。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如加载沉淀、极限脱氮除磷等,做到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可灵活切换[12]。启动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新增地下水监测点位,对重点区域地下水质水量、负荷、气温等因素覆盖监测,保障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

4 结束语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条件。通水质之根,晓处理之本,立足长远长效,科学治理、生态治理、统筹治理,从水的良性社会循环角度探析缓解水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是全民行动、全社会的行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中必须与保护水环境紧密结合,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尾水水产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海南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污水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