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探讨

2022-01-01 21:23唐嘉翌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服装

唐嘉翌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浙江 宁波 3158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指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职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1 宁波服装企业现状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宁波纺织行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6 万余家,年产国内服装15 亿件,产值超过1200 亿,培育形成了雅戈尔、杉杉、太平鸟、博洋、申洲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在新时代大数据下,职业教育更应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为服装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1]。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27 所中职学校之一,一直坚持“校企融合、提升内涵、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方向,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服装专业作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更是不断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模式,全方位强化与地方服装企业的合作力度。

2 产教融合现存问题和矛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2]。服装行业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

目前很多校企合作还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三年级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统观目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专业人才与服装行业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弱,实践操作能力不成熟,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3]。

2.2 课程设置脱轨于实际

教材与课程的滞后,是毕业生就业后屡屡受挫的原因之一。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一般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开设的课程部分已经与企业现状存在出入,教材更新与时代信息变化脱节,生产实训设备落后,尤其是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后,智能设备的应用已经淘汰部分人工生产操作,而学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发源地,依旧故步自封,这也导致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

3 服装专业产教融合改革探究

上述提出的问题,是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效发挥的绊脚石。在实际运用中,中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致力于成为地方离不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积累高地。

3.1 加强校企信息交流

3.1.1 双向人才交流

产业融合在一定基础上是以学校为窗口,与企业互通资源与人才,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校企人才交流,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形成技术优良的教学团队[4];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来我校交流人才需求方向,为教学育人明确课改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可向企业提供理论技术培训课程,例如中级工、高级工的培训工作,服务企业的发展。

3.1.2 先进技术交流

随着人们的“真实”生活越来越与虚幻的生活混合,新型智能服装、多功能设计、反应灵敏的运动服、绿色环保面料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2020 宁波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上通过校企交流,服装企业对新型面料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如绍兴日辉纺织品有限公司重新定义面料的价值,着重推出可再生涤纶和可再生棉系列产品,此外还发展了抗阻燃、抗菌、吸湿排汗等功能性面料。职业学校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更是要与时俱进,了解、接触更加时尚化、智能化、创新化的服装产业项目。

3.1.3 智能设备交流

目前服装行业最先进的服装生产、裁剪设备有智能吊挂流水线、自动拉布机、自动裁剪机、三维人体扫描仪等,这类智能缝制设备投入使用后,改变了传统服装的制作流程和生产工艺,例如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针织设备可在短短40min 内一线成衣,通过“一线成型电脑横机”生产的衣服没有任何接缝。智能化、数字化正成为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智能技术与现代课程改革密不可分,职业学校应时刻保持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意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适宜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3.2 开设服装特色课程

根据产教融合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和课程进行增删,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部分,增加合理的、符合目前新时代需求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1 订单式实训课程

校企合作,选择中职学生力所能及的纺织品订单,由简入深,组织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对企业的订单项目实训,掌握产品生产过程和制作技术技巧,从而完成真实的产品,让产品变成商品走向市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缩短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距离,避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真正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3.2.2 开发新项目课程

根据时代变化,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发展校企工作室。以染整项目课程为例,随着印染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印染企业生产空间受到挤压,宁波广源纺织有限公司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草木染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这一新信号表明,未来环保面料是其中一个方向,为此学校尝试开展新项目课程,积极探索植物印染课程体系建设,同时配合纺织印花设计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融合”新模式。

3.2.3 发展线上直播平台

随着新时代、新媒体不断引入抖音、小红书、快手等,扑面而来的直播、短视频快速连接着消费者的情感,学校也及时推出直播平台,企业可以借助学校推产品。例如申洲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休闲类服装,企业借助学校在当地和区域的影响和辐射力,通过学校直播平台扩大订单量,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3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企业方面:企业专家协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服装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融合,更深入地了解服装行业设计、制作、面辅料、生产、销售等专业知识,强化对专业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今后从事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方面:通过与毕业生开展长线联系,关注其毕业后情况,随时给予意见或指导,做好后续保障和服务;同时也将这些问题反馈到教研组中加以讨论、研究,为在校学生调整或加强必要的知识与技能。长此以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学校和企业拥有互补性的珍贵资源,这些资源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实施,将在未来真正实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我校将继续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坚守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价值追求,完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坚持不懈地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后驱力。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服装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道具服装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