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022-01-01 20:17:08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美育中学生美术

惠 燕

(甘肃省平凉市第三中学 甘肃平凉 744000)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对学生的细腻健康起着不可言喻的作用,所以,这就要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以学校为平台开展美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有机结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任课教师也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准确把握切入点和结合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美育以及心理健康的概述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本质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美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区别于传统思想道德的教育,它更具灵活化、生命化。运用不同的艺术形象增强中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道德的感悟以及学生情感的升华,也是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其次,中学美育活动的开展,更加能够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这一特殊阶段,更要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的能力。不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的学习丰富多彩,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美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道德品格,在情绪上要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情绪稳定,同时也要具有将强的意志;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也要符合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基于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中学美育活动的具体措施

音乐和美术都是表现艺术。这种表现艺术形式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媒介以使人类身心感到愉悦。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音乐和美术能够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活动情绪及思维情感,我们通过欣赏这种外在的艺术作品,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从而和作者进行无言的交流。

(一)音乐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音乐是用各种音符组织起来,来表达创作者感情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对于初中生来说,那种熟记朗朗上口的歌词和熟悉的旋律,都会充满着独特的情感。音乐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使心灵间的碰撞,从而也是治疗心理健康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学人际关系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的教学形式,会更好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1]。在实际教学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音乐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让学生表演,最后让学生讲解自己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和想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表演和口语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所表述内容及思想境界,并让学生讨论音乐主体思想,使每位同学参与其中。这样经过从听觉到视觉一系列系统学习和感受,使学生对生活及理想充满着向往。作为美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心理健康治疗作用,而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健全的魅力人格,同时也是以表现艺术为方法的美德教育。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中要灌输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乐趣,培养学生懂鉴赏、懂感受、懂表现的音乐技巧,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和智力才能,从而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与美德。

(二)美术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美术是最直观的视觉艺术,它以生动活泼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形式给人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特征。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首先,美术的学习能够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中学这一时期的学生通常用感性取代理性的思维。较为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欲望,如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者教师设定一定的绘画情境,等等。学生才能全神贯注的去学习,学习的过程学生才会觉得快乐。其次,美术能够有效的疏导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创造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2]。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赏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有效的疏导学生的心里,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形状颜色或者线条都给人不同的联想信息。例如,三角形给人以稳重的感受,水平线使人觉得开阔,而曲线则使人感觉情绪上的波动,等等。又如,挪威画家喜爱以“爱”为题材进行美术创作,不但能够安慰受伤的心灵,作画过程也是作者进行不良情绪宣泄的过程。由此可见,美术课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宣泄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情的表现自己。教师要重视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要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活动,要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减弱学生的技能绘画教育。例如,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将美感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充分表达对生活极其自然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一切事物的认知与感受。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单纯的依靠教室里进行美术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受到严重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所以,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户外写生、校园内主题式绘画比赛,等等。学生们才能充分的放飞自我,借助美术形式很好的展现自我,更好的抒发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中学生生长的环境与接受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学生的艺术爱好也出现了分流,甚至有些学生也会终身喜爱艺术。教师可以借助艺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艺术教育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人格素质等,从提高学生审美的角度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中学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启迪中学生的精神,更好的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参加欣赏艺术作品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感悟,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艺术创造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中国书画,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会中国画“线条”艺术的美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对节奏、韵律会有更准确的把握。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会对青少年的心灵塑造和精神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风景画使人领悟自然的美妙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描写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启迪对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艺术可以激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也能够帮助中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对自身内心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使中学生心灵的提升,有效的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不能单纯的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教师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性语言。教师也要注意所属的环境,保护好学生的自尊与面子以及学生所能承受的能力。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比较脆弱与敏感,十分的好强、怕丢面子。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好的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时期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对待事物的体验与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加强与中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学生才能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到艺术的快乐,还能获得更高的自豪感,进而满足中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也能在学生的创作作品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教师给予更好的引导[4]。例如,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教师通过学生美术作品的色彩与画面效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里问题,教师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五)时时关心,促进心理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要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美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中学生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学校和教师都应高度重视这一美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学校与教师也应明确教学的责任与义务,充分落实这一教育工作。其次教师们也要定期的去探讨这一教育内容,互相交换心得,才能推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通过教师之间深刻的探讨和交流,可以高效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也能使教师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最后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加交流,对于一些特殊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例如,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较胆大经常惹麻烦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等。班主任要全面掌握本班级学生的详细情况,及时有效的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展开互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能时时掌握学生的成长变化,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与引导,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育活动的开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促进的作用,对中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美术及音乐的学习都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教师科学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相结合,不仅有效的疏导学生的心里,还能够为学生创造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的心灵朝着更健康、更光明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更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美育中学生美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