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2022-01-01 20:15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秦喆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乡土村民学校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秦喆

一、引言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到,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可以看出,我们应该从思想道德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几个方面共同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1]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其有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乡村政治、经济、教育各领域的发展,但现如今,乡村文化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式微。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最重要的文化场所,其中,乡村教师肩负着传承乡村文化,为乡村社会培养文化传承人的重要使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强调“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应传播文化知识,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身的力量。尽管我国政策对乡村教师保持倾斜,在工资福利、职位晋升等方面都得到提升与改善,但乡村教师还是存在“留不住”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不认同,对乡村社会缺乏归属感,进而也导致了乡村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

二、乡村文化现状分析

(1)乡村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由于城市文化的不断流行,导致村民文化选择结果出现偏离,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王乐提到乡土文化正在不断的遭到现代性文化的侵袭,导致乡土文化逐渐被挤到了角落。[2]在乡村,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外来人员对城市的宣传,导致村民们对城市生活越加向往,希望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发展。城市文化逐渐成为先进的、现代的文化代名词,而乡村传统文化则成为封建的、落后的文化代名词。(2)乡村文化种类减少。在过去,乡村文化的种类繁多,以农民和农田为标识,主要包括了唱歌、跳舞、打腰鼓、扭秧歌等娱乐行为、还包含思想道德、行为准则、民间工艺等在内的各种文化,充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活动。而如今,由于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村民越加乡村城市生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乡村主要群体。村民娱乐活动越加减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留下一些消极文化在乡村传播。

三、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责任使命

(1)有效整合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李帆提到“乡村教师的文化使命就是在乡村教育活动、乡村公共生活、个人意识活动中自觉承担起的文化责任。”[3]乡村教师包含本地老师和外来教师两类,他们都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基因。本地教师了解乡土文化的由来、发展、经过。外来教师主要包括来自外乡的教师和来自城市的教师,他们大多从城市高校毕业,了解城市文化。因此,在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乡村文化,从而保障乡村文化与时俱进,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互补。(2)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的文化人,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乡村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徐继存研究发现,在过去乡村有许多依赖文字的工作事务,但却缺乏以文化为工作内容的知识分子。因此,乡贤成为村民在处理文字方面的求助对象。[4]而现在,乡村教师也应具有这些责任,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文化知识,也应在学校的文化空间如文化墙、文化长廊、农耕园等教授乡村文化,或是学校举办的文化活动、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中帮助学生。村民宣传乡村文化,引导学生、村民学习乡村文化。

四、乡村教师在传承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一)外来教师逐渐成为“异乡人”

在过去,乡贤承担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工作,除了教书,主要表现在帮助村民写信,组织全村参加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促进了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不可否认,他们受到村民们的尊敬与喜爱。如今乡村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从而乡村将学校与乡村社会隔离。这样做看似保护了学生的安全,实则不利于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交流,阻碍了村民前往学校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使学校成为乡村社会的一座“孤岛”。尤其是对外来教师来说,由于其本身就不熟悉乡村,加之学校的各种政策规定,外来教师的乡村生活,仅仅是围绕“教室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导致其与村民之间的交流越加减少,在村民的心中,缺少一定的权威与威严。乡村教师是乡村优秀文化的选择者、传承者以及创新者。但乡村教师却未完成该责任。乡村外来教师往往通过国家教师考试在乡村任职,其对乡村的归属感较弱,对乡村文化的责任使命感不强,往往希望一段时间后前往城市或其家乡发展,他们对乡村文化是不了解的,也不会主动将乡村文化带到学校课堂,反而会在课上传授一些城市文化,采用“升学至上”“城市取向”的教学观念,将目光放在国家相关政策或是国家考试、学生学习成绩上,对民间故事传说、名人典故、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欠缺,最终导致外来教师对乡村文化依旧不熟悉,无法全身心帮助乡村学生、村民学习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社会的“异乡人”。

(二)本土教师固守乡土文化

黄水香提到乡村教育需要乡村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但长期的乡村教育又会使乡村教师容易出现知识结构的失衡。[5]本地教师对乡村文化是了解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与当地村民与生俱来的血缘联系,对周围环境都十分熟悉,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乡村扫盲运动的承担者、乡村文化的营造者、乡村生产生活的支持者、参与者,可以将自身熟知的乡村文化很快向学生传承。本土教师一般具有很强的文化坚守意识,经常邀请村民参加活动,履行其应尽的责任。但是,本地教师在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教育方式较为落后,未能将乡村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只是一味守着最初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产生强烈的排斥。其实,不管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有其好的一面。城市文化更多是先进的,但也有浪费、崇尚奢侈的不良文化。乡土文化是传统的、朴素的。本土教师不应固守本地文化,而应对文化加以借鉴,传承优秀乡村文化。

五、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策略

(一)丰富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知识

乡村教师除了要学习基本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乡土知识。[6]对于已入职的乡村教师,应加强对教师乡土文化知识的培训,并将其纳入到绩效考核,对具有民俗艺术技能的教师予以优先培训和职称晋升。从理论入手,了解乡村文化的来历、发展,使乡村教师从内心真正的热爱乡村,对乡村文化充满好奇与兴趣,不断的从乡土知识中吸收养分,轻松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乡村教师的流失率,促使乡村教师发挥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

对于师范类定向培养的学生,应着重规范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类高校是培养乡村教师的摇篮,乡村教师能否认可乡村文化,具有乡土文化教育能力,这与高校的培养密切相关。首先,师范类高校在教师聘任上,教师的学历智能充当门槛的作用,更要注重的是高校教师的乡村文化经验。另外,师范院校应与乡村学校达成合作,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邀请乡村优秀教师定期到师范类高校开展讲座,扩宽乡村教师与准乡村教师的沟通渠道,促使双方共同进步。各师范高校也应开设相关的特色乡土文化必修课程,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师范生下乡进行科研实践。

(二)引导乡村教师与社区村民积极互动

乡村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乡村学校作为其载体,还需要有传承的主体。而传承的主体主要包含教师、学生以及村民。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将大量优秀外来教师汇集到学校教书,但并不注重对乡村教师的归属感的培养,导致乡村教师想要离开乡村,前往其他地方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承不能只是输血,应输血与造血一并实施。因此,应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加乡村社区活动,真正的感受乡村,了解乡村文化,让自己成为乡村社区的“局内人”,而不是“局外人”,从而提升自身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具体来说,在学校举办的文化活动中,由教师主动邀请村民来参加,并组织、引导村民有序参加各项文化活动,使其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引路人”,提高乡村教师的文化主体意识。在重大节日、活动中,鼓励乡村教师下乡参加,发挥自身优势,撰写乡村文化活动策划,成文村民心中的“文化人”。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互动,使乡村教师更好的了解乡村文化,并在村民心中树立威信,为更好的创新传承乡村文化打下基础。

(三)帮助本土教师改变固有文化观念

本土教师一般处于学校的管理层,是资历深,年龄较大的教师,他们在村里有威信,受村民的爱戴,但一般未曾离开过乡村,思想较为僵化,过于崇尚乡村文化。

对于资历深的本土教师,应鼓励他们“走出去”,感受外来文化,或是与外来教师开展交流互动,互相切磋,促进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从而改变教学思维,突破自身在乡村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困境,为日后开展乡土教学,更好的传承乡村文化提供经验。例如,采用鼓励式培养的方法,鼓励乡村本地教师前往其他优秀乡村学校进行文化教学观摩或是参加公开课教学。这样既可以学习其他乡村的优秀文化,也可以将该校文化传承模式与本校相结合,因地制宜地促进本村学校传承乡村文化。

猜你喜欢
乡土村民学校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学校推介
读《乡土中国》后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