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2-01-01 20:15中共扬州市委党校周娟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科创扬州资源

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周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扬州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走出符合城市特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是扬州紧扣“强富美高”目标,找准的方向、探索的路径,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基础条件

2018年扬州提出要建设新兴科创名城,2020年扬州将产业科创名城作为发展的主航道,说明扬州一直坚持创新发展,对此的认识与探索也在不断加深。一是从创新投入来看,2019年扬州财政科技投入超10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市级财政科技拨款达3.2亿元,是2015年的2.7倍。二是从创新主体来看,2020年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8%。三是从创新平台来看,扬州高新区在全国、全省的综合排名分别较2015年提升了23位、9位;在全省率先建设地方技术交易市场,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20年已超100亿元。

二、问题短板

近年来,扬州创新发展尽管增势突出,但距离成为产业科创名城还有一定差距。具体来看,创新投入、创新质量以及创新平台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创新投入仍显不足。2019年扬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在江苏省内位列第10,仅为2.0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也低于省均水平,仅为1.65%。不仅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对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气魄也不大,人才资源难以满足产业创新发展要求,技术升级对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的依赖度高。二是创新产出质量不高。2019年扬州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10.7%,但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却下降11.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同比分别下降11.9%和10.4%。创新不够使得扬州制造业中重化工产品及中间产品占比较大,拥有市场话语权、定价权的终端产品比重偏低,产业能级有待提升。三是创新载体作用不强。高新区、科技产业综合体、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运营服务效能特别是集聚高端资源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市尚无国家重点实验室,六成以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农、医口实验室,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

三、路径探索

(一)合理布局,明晰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只有回归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驱动创新发展。从新兴科创名城到产业科创名城,扬州创新发展的定位愈发清晰,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推动城市创新发展能级和综合承载力的整体提升。产业+科创,既可以是产业科创,即推动原有产业迭代升级,也可以是科创产业,即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对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布局要契合国家战略方向。任何产业都可能实现创新驱动,但所面临的成本与风险并不相同。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的新兴产业更容易成为城市实现内生增长的优先选择,但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孕育、时机的选择无一不存在高度风险。选择符合国家整体规划布局的产业,在基础性、战略性或现实性上更具优势,易于实现价值增值、促进创新驱动。同时,选择契合国家重大战略的产业,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能得到国家支持,易于塑造竞争优势、实现优先发展。“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多个国家战略和省级战略在扬州交汇叠加,扬州要主动服务、积极融入,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既要突破赶超战略下的制度惯性思维,抢抓新科技、新基建、新消费孕育的重大机遇,适时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持续制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应导向性培育地重点行业。

产业布局要契合扬州产业基础。扬州想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先发优势,支柱产业要快速迈过幼稚期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在原有产业基础之上发展,可大大减少产业进入新周期的时间,更利于要素集聚激发创新、更利于产业链延伸深化创新。以深圳为例,第一次产业转型是由初创时期的建筑和贸易为主转为承接香港制造业北迁的轻工业中心,第二次是由“三来一补”转向以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第三次是IT产业、互联网产业崛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每一次转型都是在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持续深耕。扬州制造业具有良好基础,2020年工业开票销售达61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高端装备等产业形成超千亿规模产业集群,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扬州要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之上,通过规划设计、资金引导、政策倾斜等方式,持续不断地推动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二)环境赋能,激发主体活力

企业了解市场及需求,可以在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以最好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与生产的转化应用和高效结合;企业也是经营主体,有自己的资金和利润诉求,在此条件下,它将为创新成果提供良好的定价、交易和整合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是产业科创的主体。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要围绕营造企业愿意创新、能够创新、积极创新的生态体系,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集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意愿。扬州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需求,结合实际从资金引导、平台搭建、队伍建设、成果应用等配套领域,全方位统筹设计、推动实施各项工作。在资金支持上,注重引入包含银行、产业基金、金融公司等多元金融业态、中小型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形成与产业链匹配融合的金融市场格局。在政策支持上,要注重综合统筹相关部门职责与资源,拟定出台涵盖产研结合、创业资助、发展扶持、推广应用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在平台支持上,要着力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运营质态,推动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无缝衔接、一体发展。

厘清权力界限,释放企业创新动能。创新的环境由政府营造,但创新的活动应由企业主导。根据《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发现创新竞争力强的城市营商环境也更优,说明营商环境与城市创新发展具有正相关性。扬州排名在第78位,可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释放潜力。要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厘清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责任,减少行政权力的直接干预,创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文创新发展政策,确保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考核思维,以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导向,通过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完善企业服务常态化机制。三是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通过优化信用监管、修复和应用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防高投入的创新成果为他人随意攫取,影响创新行为持续性。

(三)转换思路,拓展创新空间

全国各地都把创新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大城市为实现创新驱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力度大、范围广、频次高,创新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近年来,扬州也出台了包括项目招引、企业技改、人才引进、创新孵化等支持政策,但受客观条件制约,吸引力有待加强。要打破传统思维,将单纯的待遇招引转为综合环境吸引,将“为我所有”变为“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整合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资源,不断拓展创新空间。

突出亮点吸引要素。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显示,2020年扬州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291个城市中排在32位,这说明扬州在全国范围内对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依靠待遇、政策等方式吸引相对稀缺的创新要素并不具备优势。为此,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基础吸引企业。扬州作为传统制造业城市,产业基础深厚,同时紧邻上海、南京等创新中心,要利用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产业配套吸引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与产业项目。另一方面要通过良好环境吸引人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在互联网减弱了科创人才对于空间位置的约束后,各个城市可以通过匹配不同需求来吸引人才。扬州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不仅文化资源丰厚,而且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舒缓,可以通过放大城市特质招引不同生活追求、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人才。

整合资源为我所用。扬州产业科创建设所需的各项要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地理空间的集聚,可以通过整合其他地区创新资源的方式实现本地的科创发展。一是积极合作共享资源。对于扬州缺少的创新资源,可以通过加强与科技、金融等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作,如联合开发项目、建立扬州中心等形式,分享其从研发到应用再到产业化的各项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外部流入。二是搭建平台联通资源。对于无法通过合作流动到扬州的创新资源,如高端研发人才、天使投资基金等,扬州可以通过搭建实时沟通技术平台、短期交流学术平台等形式,破除地域限制,实现各项资源的互联互通。三是建立机制撬动资源。对于扬州现有的创新资源,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形式,发挥乘数效应,实现创新要素的规模扩张;通过平台搭建、机制设计等方式,实现科技、产业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科创扬州资源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