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苑媛
实践育人是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
城市社区作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蕴含丰富的教育、实践资源,社区育人作为实践育人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拓展育人载体,增强育人成效,也有利于健全实践育人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高校应打开思路和局面,充分整合城市社区的教育资源,构建社区育人长效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实现高校与社区育人协同发展效应。
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教育观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中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观点。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1]。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来达到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能够最大化的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期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奉献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关爱社区老人与少年儿童、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服务、环境保护活动、文明创城活动与红色志愿服务等活动,能够密切大学生与社区的联系。
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为社区和广大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使其在深入社区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更多丰富的人生体验,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归属意识和参与意识。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主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通过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理论与政策宣讲、“第二课堂”科普活动等形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好活动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去解决问题以及活动后的经验总结与归纳。这种主动的学习体验,使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夯实了大学生的理论基础。通过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寒暑假时间较为集中,能够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广度和深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寒暑假都组建多个实践团队,开展“同心战‘疫’线上学业辅导”“播撒阳光共抗疫情”“传承红色基因,领航红色研学”“航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线上线下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寒暑假比较集中的时间深入社区,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学生党团组织能够充分发挥“朋辈”优势,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以党建引领团建,为入党先进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支部委员、学生骨干和广大共青团员提供实践平台,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组织主动与社区共建,有效拓宽育人渠道与空间限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专业优势与特色,组织各级党支部、团支部以社区群众需要为突破口,精心策划各种活动,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献礼建党一百年·红色宣讲进社区”“党建共建食品快检”“灯塔执勤,青闪在行动”“防电信诈骗入户宣传”等理论宣讲、政策宣讲活动,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真正将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在活动过程中,坚定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并在活动中锤炼和成长,更好的做到知行合一。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无法真正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当中,科普活动进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使其将理论学习与社区服务紧密相连。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科普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既能够精准服务群众,又在社区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情暖你我,电脑义诊”“航空知识进校园共筑航空报国梦”“财务问诊”“安全用妆美丽有法”科普活动,志愿者们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直接应用于实际,学以致用,解答群众生活中存在问题,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志愿者们在实际情境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形成了服务他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品格。
志愿服务应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合理组织、严格把关,为更多学生提供满足自身成长、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与社区紧密联系,良性互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各志愿服务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净河行动”“金剪刀”(义务理发)“青春志愿行,关爱暖夕阳”“文明交通我疏导”“青春点亮文明,志愿助力创城”等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助力城市建设的同时,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制度建设是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应与街道、社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通沟通渠道,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人员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各部门明确主体责任,如教务处应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通过学分认定的方式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给予肯定;团委学工部门在志愿服务策划、管理、实施、反思等环节加强指导与引领。各部分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协同发展机制。
传统形式的志愿服务以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导,从活动策划、实施、管理各个环节,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现不强,大多是被告知、被安排的状态,只有当学生通过调研思考决定自己要在社区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才会自觉地担当起志愿者的责任,服务效果和服务质量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学生的服务体验会更加真实深刻。因此,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退居“二线”,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主动担当引导者、观察者、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实现自由全民的发展。
目前,城市社区实践育人活动中存在一般性、公益性劳动居多,与专业结合较少,无法体现出大学生群体的创造性与专业性。因此,除了一般性劳动外,更多的开展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将理论学习真正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群众切实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另外,在社会实践方面,专业课教师应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队伍中,将专业课堂学习延伸到社区实践中,打破时空的局限,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思政的重要环节,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营造“大思政”的育人氛围。
当前大学生实践活动、志愿活动进社区大多是一次性的,没有常态化、系统化的开展,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背景的活动等,这类活动对于社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存在积极意义,但是不应仅仅局限于此类实践活动。各高校应加强组织与管理,设置专人专岗深入社区调研,以社区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或者节假日来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国家大力倡导课后服务,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助力社区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比如到社区中小学开展定期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航空知识科普、海洋知识科普等活动,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爱国热情与强国理想根植于童心;针对社区孤寡老人,定期开展敬老爱老的文艺汇演、健康讲座、传统中国剪纸等符合老年人价值取向的活动。通过持续性、系统化的开展系列活动,实现社区实践育人的常态化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与社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