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2022-01-01 19:25张宏伟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张宏伟

(赤峰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前言

课程思政分为课程和思政两部分,但是课程思政并不是两方面的简单叠加[1]。从学科归属讲,课程为教学研究范畴, 属于教学论包含的重要概念。要想系统了解课程思政内涵, 需将课程思政置于思政教育学以及教育学学科体系分析, 展开整合研究[2]。

课程思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课程思政是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主要通过隐蔽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政治引导、道德熏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3]。 这种隐蔽性体现在施教过程和受教结果两个方面[4]。第二,依附性。课程思政在开展时,需建立在载体基础上。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在把握依附性特点基础上,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才能展现出正确思想观念教育具有的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说服力。课程思政具有依附性的原因主要在这几方面:首先,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依附课程向学生传递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5]。 其次,课程思政是将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手段,师生需要依附这种手段进行互动。 对于课程思政来讲,本质为育人,基于这一本质,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进行同频共振,在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与熏陶[6]。总体来讲,课程思政在实施时,需要通过专业课程针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课程思政呈现出的依附性比较明显。第三,浸润性。浸润性主要指各专业、各学科、各门课程针对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深入挖掘, 在课堂中体现出来。 浸润性从形式上体现为寓它性,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比较显著的差异在于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质,思政理论向受教育者传授的过程实际上是显性思政教育[7]。课程思政在实施时,需要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价值观,浸润性主要是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在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中的渗透。 第四,整体性。 课程思政属于整体性课程观念,整体性特征明显。 首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需进行协力合作,形成一个整体,进而达到育人目的。 其次,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协作开展思政教学活动[8],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引导学生掌握认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总体来讲,课程思政需要不同教学主体彼此之间形成合力,推动立德树人的实现。

课程思政建设,应从人才培养全新格局、教育教学全新模式角度出发,深入认识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课程育人全新局面。 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把握课程思政重点,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9]。

一、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的实现

立德树人的实现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校承担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能否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与立德树人成效相关,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立身根本。 当前高校在教育对象、办学环境方面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新时期多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之间相互碰撞,这对于学生行为、思想会产生较大影响[10]。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在思想上具有可塑性、易变性,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会受到非主流社会舆论以及其他价值观的影响与熏陶,高校在开展立德树人过程中面临着较大挑战[11]。 课程思政在实施时,可以将德性教育、知性教育结合在一起,课程思政的开展可以极大程度保证立德树人的实效性,课程思政蕴含精神培育、价值观塑造功能,可以成为立德树人的推动力。

(二)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全新使命,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而实现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实现使命的重要条件与基础,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体现出多维立体特点,将志趣、才能、道德品质多个方面包含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纽带作用[12]。 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中存在知、德分离的问题, 即教师在教学中仅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并未引导学生挖掘其中蕴含价值, 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效果有所弱化。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深入把握知和德之间的辩证关系。课程思政的实现,可以促进各类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实现同频共振, 强化对学生知和德的引导。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 通过课程思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加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

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比较倾向于知识传授,对于价值引领有所忽视,导致教书和育人未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课程思政实施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知识,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之间实现同步驱动[13]。 教师应该认识到讲授知识、传授技能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同等重要, 积极寻找学科知识和思政元素之间的契合点, 不断将思政元素渗透在学科知识中,加强在情、知、信、意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引导, 促进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和正确判断, 进而加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

(四)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进而使原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学生在丰富学习内容的影响下,学习中的能动意识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提升[14]。 如在讲授知识、技能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中包含的故事和蕴含的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课程内容更为多样,课程本身更具有温度,学生的整体接受程度较高,课程思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依托课程体系。 要想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某个课程或者几个课程,应注重课程体系合力的发挥。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特有的精神内涵、文化基因,大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过程中,需通过学科精神内涵、文化基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二,贴近实际。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会机械、盲目接受教师施加的影响,主体意识强烈,在面对某个问题时,会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所以,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将自身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方式进行调整,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个性,保证思政元素的选取和学生认知范围相适应,运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同时要和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 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第三,协同共建。 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之间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实施者, 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知识,也应积极承担育人职责。 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相比,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更长,因此应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当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而思政教师应协助专业教师,推动立德树人的实现。

三、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课程需和思政课程之间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被提出以后,全国高校开始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但是对于课程思政并未形成共识, 部分教师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也未能结合课程思政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单纯认为仅需要讲好科学知识、传授专业技能便可,思政工作应由思政教师、辅导员负责,与自己关联性不大,这对于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未能有效挖掘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会直接影响建设效果。就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来讲,教师对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以及讲授和运用思政元素的技巧、方法并不十分了解,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并不充分。而且当前使用的教材比较滞后、陈旧,这对于教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难以有效给学生渗透正确的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

(三)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理念能否顺利实施和教师思政育人水平之间联系紧密。当前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仅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识知识等。 尽管高校要求各类课程需加强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以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后有效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可能会直接运用显性方式将思政元素呈现出来, 这不仅不利于知识传授,也可能会让学生反感,进而对思政教育整体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教师来讲,只有在自身具备良好思政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效果。

(四)考评制度缺失

首先,针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方面的考评体系缺失。 在对教师的考评过程中,对教师对于学生思想把握的能力、课程思政的管理能力被忽略,对这些能力的考评未能充分反馈。 其次,对于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评价缺失。 最后,课程思政建设中缺少专门的反馈文件, 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低。

(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制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以发挥核心驱动作用,也是推动立德树人实现的顶层设计,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需明确管理问题。 但是当前高校针对课程思政并未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设计和系统规划,导致课程思政在开展时难以获得明显效果。

四、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思政实施时发挥的主力军作用, 是促进课程思政实现的主要力量,思政育人意识、育人能力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运用科学、合理方式开展课程思政,进而使课程思政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来讲,要将课程思政做好,就需要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找到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路径与教学目标。就通识课程而言,需要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的人,这实际上与课程思政理念是相吻合的。因此通识课程应重视挖掘自身的价值引领作用,保证育人效果。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推进新文科、新工科计划,而且理工科专业在开展课程建设时,也应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有效实施。如在自然科学类教材中,可以将科学素养、伦理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体现科学求真与致用的价值取向;在人文社科类教材中, 可以把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融入其中,将其与文化、历史相结合,体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首先,要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以及思政教育水平,这是课程思政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一般来讲,教师对专业教学活动的了解较为透彻,但对于课程思政的了解并不多。课程思政和学科教学之间存在明显不同,学科教学侧重于讲授知识与传授技能,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学习知识内化于心,然后外化为自身行为。在教学管理方式上,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其他学科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针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学习。高校可以利用讲座培训、研修培训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容、思政知识点逻辑构成的了解,认识课程思政实施的特点、原则,使教师了解思政话语体系,进而推动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其次,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方法的了解。教师需具备分析学生学情的能力,要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对学生价值理念、身心发展特点、思想动态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找到切入点,保证课程思政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启发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找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契合点,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推动立德树人的实现。

(四)不断完善考评机制

评价机制能够监督与调控教学过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做出对教学成效有益的判断。 同时可以发挥激励教师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效果评价往往关系到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项指标,整个评价过程较为复杂。在进行评价时,需建立动态性评估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科学的考评机制能够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监督,修正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教师贯彻实施课程思政思想理念。在完善考评机制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对评价主体而言要体现多元化。评价主体需包括各类课程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等,不同类型评价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做出评价。 对于各类课程教师来讲,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时表现出的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对于学校领导来讲,应涉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关注等;对于家长来讲, 主要是关注学生在家中的道德品质、学习情况等。 其次,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需体现出多样性。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来讲,开展成果评价时,不能单纯注重技能掌握、知识掌握等显性评价,也应注重隐性评价。 一般来讲,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评价时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在一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标准, 做好分类工作,不同内容设置合理分数比例,及时反馈意见,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最后,需制定合理激励机制。 要想教师更好地投入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将考评结果和教师薪资、评优等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五)加强课程思政管理工作

首先, 注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促进思政工作效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需制定详细而明确的措施,保证二者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有所依据。其次,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实施,引导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加强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出现了新变化、新需求。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注重思政教学的实施, 也需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 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在实施时存在的问题,促进课程思政路径与方法的创新。同时需要明确时代发展全新主题,通过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保证立德树人整体实效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并获得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