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琳
高校党建工作开展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党建工作方案,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个人带动团队,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氛围,全面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绝大多数高校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思想层面的重视度,并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推进党建工作。实现党内学习教育由集中性教育转为经常性教育,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各大高校认真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设置与优化基层党组织,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高校通过强化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中党的民主集中制落实通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现出来,实现党政分开,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党委发挥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
“互联网+”时代,部分高校党员教育依旧采取传统教育方式,存在教育内容枯燥、单一的问题。教育过程中以纯理论讲解为主,没有考虑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的实际情况,造成党的方针政策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到内心,制约教育效果的提升。
教育方式上依旧采取集中授课方式。高校师生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人群,他们已经习惯用新型媒体交流、获取信息,但党员教育时,高校没有利用新型媒体这一渠道,也没有结合现代化教育方式及选择学校党员可以接受的方式。长期下来,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无法及时领会党的精神,处理问题时出现偏差,面对繁杂的形势逐渐动摇其理想信念,党性观念逐渐淡化,丧失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与党性修养,甚至出现精神理念坍塌的情况。
虽然各大高校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但依旧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1)党组织设置不全。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科研学术及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却忽略建设基层党组织,造成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为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足。
(2)党内生活质量低。部分高校党组织生活内容实效性不足,且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觉得党内生活就是开会、听报告,党内组织生活直接演变成文件教育,无法满足师生党员的心理需求;其次,党支部存在应付情况。
教工党支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不重视教工党员的学习培训;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存在走过场情况。
(3)党员发展质量尚待提高。首先,忽视党员教育管理。造成校内党员理想信念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没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存在党员教育管理不足的问题,部分党员入党前后变化较大,入党后放松自我约束;其次,特殊人员发展情况不理想。如,留学归国青年教师的党建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不能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等。
部分高校不能准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表现为:
(1)部分高校没有明确党委领导什么、如何领导,校长负责什么、如何负责的问题;需要明确党委和行政职责分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部分党委书记与校长关系需要协调。两者关系系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效果,关系到高校的发展。
(2)一些高校党委落实民主集中制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讨论时校长或党委书记先定调,不能听取或排斥不同意见,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讨论。因此,民主集中制需要落实。
要使高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保证各个方面工作机制完整、明确,确保各环节工作都能落实到位。要做到机构、职责、人员三方面落实,完善各个工作环节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如工作管理制度、工作培训制度、党建研究制度、工作考勤制度、工作成果奖励制度等。
党建工作需要长期进行,要把好的经验制度化,用于指导和开展实际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都能更加高效、高标准地完成。因此,要不断细化工作机制,保证各环节都能落实到位,确保各机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持久坚持,保持生机与活力,从而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可持续发展。确保反腐倡廉制度的实施,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与党内监督,使每位党员都能坚定信念立场,自觉接受监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党建工作不能一味固守传统、停滞不前。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优势,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科学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形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上下联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里,推进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领导者,是党建工作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是党建工作重要的推动力。所以,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应该按照党委部署要求进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党建主题活动、文体活动等,来提升广大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团体合作的力量。在实践中锻炼党员、提升党性,最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还可以从双向监督的实施入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建工作的双向监督机制,并将其渗透到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不到位或缺位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次,要紧跟时代步伐,在信息化时代,要善于运用网络,创新工作方式,为更有效、合理、系统地管理党员提供平台。通过运用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强党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工作效果。因此,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方式,使其工作更好地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1.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微媒体效率优势,削弱负面不良影响
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应充分抓住微媒体发展带来的教育方式变革机遇,借助新的工具,发挥微媒体在传播中高效、在内容中丰富等优势,创新微媒体使用的思路和方式,扬长避短,进一步削弱微媒体在发展中溢出的负面影响。
2.主客互补,加强教师激励引导,提高学生党员鉴别能力
在使用微媒体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师教育与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其辩证地看待“微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对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励学生党员秉持自律、自制的原则,运用微媒体进行自我教育,提高思辨能力,形成成熟的价值理念。
3.新旧结合,以传统思想教育为主阵地,以微媒体为新战场
微媒体的出现及其在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退出舞台,传统模式的课堂教授庄严而神圣,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而微媒体开辟的新战场,需要教师尽快得适应和使用,用微媒体不断改善现有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严把干部选拔任用监管关
1.坚持党管干部与公开选聘人才相结合的选用机制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把关作用,修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具有领导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公正廉明,富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的领导集体。
2.坚持正确导向严把干部选用关
选用品行好、愿干事、有能力、能成事、好共事的同志,精准识别,大胆使用;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优秀分子铺路搭桥,提供施展平台,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建立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慵懒散浮拖等行为的惩戒机制。
3.深化选人用人改革中主动“趟深水区、啃硬骨头”
关键岗位统一委派,明确所属高校财务、风控、纪检、监事会等关键岗位由高校党委研究确定,统一委派、归口管理、薪随岗变、高校考核的原则。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顺利实施党建工作,必须主动宣传党的政策、理念,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建设,落实相关理论与制度,进一步改良工作作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时,需要结合各方面情况,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党建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