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态度的问题透析与优化路径

2022-01-01 18:54:4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育观态度子女

柳 苗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在家庭的诸多因素中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态度作为心理学范畴,是内心的一种主观的感受,并且具有稳定的内在结构并支配和指导人们的行为。足以看出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到儿童发展,对儿童的学习方式成绩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因此对父母对教育的态度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转变父母的教育态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儿童的学生学习成绩,以便更好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交流方式一言一行等,这个教育可以是有意有形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无形的对子女的身心实施的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家庭内部之间双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直接的或间接方式只要是能够对家庭成员有所影响的都称为家庭教育。

1.2 父母教育态度

父母教育态度是由于父母不同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产生的不同的教育态度,对人的指导具有主观性。父母对教育的态度主要有八种类型,包括消极的教育态度:冷漠型、专制型、粗暴型、指责型。积极的教育态度:民主型、尊重型、赏识型、热情型。

2 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态度现状及问题透析

整体而言,父母教育态度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教育态度方面,家长大多数能够做到民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现出自我的空间。家长表明国家民主体制的建设以及生活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民主化使其认识到给予孩子自由的重要性。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传宗接代的思想,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希望能明白尊重学生人格遵循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做到在教育方面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国传统教育观上,无论在情感还是态度大部分家长含蓄表达为主,不会明确表达对子女的认可以及关心,教育态度不会明显表达出对孩子赏识型和热情。但消极的教育态度的比例大于积极的教育态度。可以看出中国家长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2.1 父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现如今,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错误的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仅仅在于学校和老师,特别是农民对教育的态度,国家的政策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以及支持度。由于农民自身的认知水平不够以及素质教育的缺乏,有些家长觉得教育是没有用的觉得子女打工赚的钱比读书赚的钱更多,自己赚钱养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更不提如何去教育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教育观,只会循规蹈矩的按照以往的模式教育孩子,造成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处于一种狭隘的观念。虽然支持子女受教育,但认为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再加上自身的经济条件的限制,对教育的投资态度也是在家庭有条件之上,更不会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没有重视家庭教育,也未形成正确教育观。

2.2 父母存在消极的教育态度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的阶段,许多父母表明,因为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而不得不利用粗暴的方式去使孩子变得听话乖顺。这也是其知道的教育孩子最为有效的方式,溺爱孩子在他们看来是不可取的会误害其终身。现在社会父母生活压力之大自己的成就颇小,也懂得将来自己孩子将面临的竞争环境,而且独生子女生甚多,导致父母对子女抱有很大的期望要求过严过高,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不可避免造成指责现状产生。有的家长表明自己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更不提去教育他们,不是自己不想管而是不知如何去管,所以教育态度表现的比较冷漠。甚者觉得孩子年龄小,什么也不懂,自己不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就直接为孩子做决定,这样也能避免少走弯路。

2.3 父母教育态度以学生成绩为中心

由于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抱有着很大的希望,读书是唯一的途径,觉得只有努力读书才能够摆脱现有的生活状态,成绩好就能上好的大学,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从而不允许玩游戏剥夺儿童的天性,强迫孩子去学习,成绩不好就用暴力解决,使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怕考不好就会挨批评。成绩不良的父母放任不信任孩子的问题突出,用命令责罚殴打的方式态度来监督子女,容易使子女对学业产生反抗意识,父母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期望过高无理由的批评教育,不但贬低学生,还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显然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态度优化路径

3.1 重视父母教育态度建设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父母关心爱护,孩子对其的成绩起到显著的影响,不干涉孩子的发展,用合适的态度对孩子错误的行为加以支持和批评,努力营造一个亲密度高,言辞宽严慈相济,温和的优良环境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他更是子女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许多家长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这是不可取的,父母的教育态度的影响力需要靠父母的主观努力,摒弃专制的冷漠的,指责的粗暴的等消极教育态度,营造真正的民主的热情的赏识等积极的态度,是父母教育修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父母需要注重情感的投入,以情育人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子女,真正的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的观点,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无条件的关注移情性理解,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重视他们。

3.2 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科学的教育观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父母应该积极的去发现他们身上优点潜力,“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父母给予子女积极的暗示,这种关怀体贴期待和信任会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效应,这样使子女有积极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学习情绪。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并重视了解如何去教育,怎么样去教育才是最好的方式,这些都要建立在理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不仅仅停留在非理性的情绪状态,避免感情用事而应因材施教。用爱以及方法去教育孩子花更多时间在培养人格性格。儿童观是了解儿童认知水平和人格发展水平以及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培育子女,这需要父母在家的时候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心理状态,并了解有关的知识。

3.3 父母应正确的看待子女的学习成绩

在以分数论英雄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大多数的农村家长认为子女接受教育能够摆脱贫困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孩子如果要有出息,拥有好的成绩上好的大学是一条捷径,这也是造成父母教育态度存在问题的很大原因。我们必须从观念以及认识转变思想,小学是教育的基础启蒙阶段,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应该要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学习成绩仅仅是一个衡量学习效果的尺度,而学习过程更为重要。同时,家庭沟通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家长能够多陪学生,对学生关怀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给予学生物质上的支持提高自身的素养营造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父母以正确的教育态度来教育学生,那不仅要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看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父母教育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效果以及身心发展,因此,父母应积极的与子女进行沟通营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父母应坚持从精神面貌行为和情感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态度观,表现出对子女尊重的,民主的,热情的赏识的等积极的态度倾向。避免出现冷漠的,专制的,粗暴的消极态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子女成长。

猜你喜欢
教育观态度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28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26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