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育温。冬季育温很容易被养殖场忽视,养殖户会觉得自己的供暖系统好,几个小时就能把温度升上去,为了省点煤就不去提前供暖,其实这个时候的温度是虚温,鸡舍墙壁和笼具或网架都是凉的,鸡苗进来以后很容易着凉。正确的育温过程是提前2~3 d 把锅炉温度升起来,保证舍内温度29~34 ℃24 h 以上,湿度65%以上,网架或笼具温度不低于29 ℃为好。
②舍内温、湿度。进入冬季,外界温度低,所以要遵循天气变化。随着季节变化,决定管理思路的变化。管理上,要比别的季节降温节奏快,要让鸡适应温度,只有温度降下来了,受凉感冒的概率才会小,通风量也就上去了。白天温度可以高点,晚上一定要降到目标温度,这样才算降温成功,这时鸡才会适应当前温度。所以降温不是把设备调试降低温度,而是有没有让鸡享受到这个温度。另外就是外界湿度变化,长时间不下雨雪,天气干燥,应保持舍内湿度,注意体感温度变化。
③温差。冬季天气比较冷,由于鸡舍密闭性差,保温性能不好,锅炉供暖性能差,通风方式等原因导致鸡舍内温差过大,很容易导致鸡群发病。生产中应该注意鸡舍前后温度,上下温度,进风口温度等。
④风冷效应。冬季由进风口进去鸡舍的风比较凉,进入鸡舍后与舍内的热空气混合后落下来,对鸡不产生影响。如果负压不合适,导致进来的风速过快或过慢,就会产生热风和冷风混合不匀,出现鸡群受凉。所以冬季一定要保持合理负压,合适的进风口风速。
⑤控灯。冬季天气冷,晚上关灯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关灯,不利于温度保持,体感温度变化较大。
⑥分笼。冬季应推迟分笼时间。依靠密度推迟分笼,解决温度低的问题,依靠密度增加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