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廉政教育中的作用

2022-01-01 18:54:40薛传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廉政中华传统

薛传妹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

十九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高校承担着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做好高校廉政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础工作。

1 高校廉政教育的问题分析

1.1 是廉政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实用性知识传授,即使重视精神领域建设,也往往比较忽视廉洁思想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往往注重制度建设,廉政教育成为短板。高校是集中培养人才的场所,在人才培养过程亟需融入廉政廉洁教育思想,提升在校大学生廉洁思想认知,提升廉政自律意识,树立廉洁观念。

1.2 是廉政思想理论研究程度不够

文化是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然而,当前高校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不够深入,对廉政文化研究不够,将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教育停留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对内涵的深度思考不够,缺乏廉政教育的顶层设计,从而导致廉政教育在内容上不够深入,师生在行动上产生偏差,廉政建设成效甚微。

1.3 是廉政教育内容系统性不够

廉政教育在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向受教育者传递廉洁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高校开展廉政教育需要系统性地设计廉政教育内容体系,这是廉政教育的基础,通过系统性地开展廉洁知识、道德、行为教育,促进师生形成廉洁的人格。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廉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廉政篇章囊括了大量的廉政事迹和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现代高校廉政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和道德精髓进行了正确的传承和弘扬,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才使得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因此,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廉政教育过程,能够满足中国共产党保持优秀作风的需求,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思想源泉。

(2)是构建廉政社会生态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社会的共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传统文化强大的引导力,能够促进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廉洁意识,在内心抵制消极腐败的思想,是构建廉政文化的客观需要。经常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真正服务人民、服务社会[1],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目的。

(3)是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发生信仰缺失、行为失范、违法乱纪、损公肥私等问题。因此,在大学这个关键阶段,将廉政文化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感人育人的积极作用,让青年大学生融入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接受积极奋进的校风熏陶,学习廉政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思想,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将来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廉政思想

廉政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研究总结传统的廉政思想,丰富完善廉政教育内容体系,挖掘廉政教育内涵体系,对当前的廉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不越规矩思想。不越规矩是廉政思想的底线,讲规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习惯遵守的基本规则。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在经过“知、行、情、意”的过程后,转化为内心道德信念,所以才可以做到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2]。

(2)修身律己思想。《礼记·中庸》称“君子慎其独也”,指从精神深处进行改造,做到表里如一、始终一贯地扬善、行善。与“慎独”思想相连的是《大学》所强调的“正己”,即要求用崇高的道德规范匡正自己、完善自己,做到闻过则喜、知错必改[3]。《大学》中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即修身律己,修身是指加强自身修养来提高自身素质,律己是用一种观念来约束自己。可见,修身律己是实现廉政人格的起点。

(3)以民为本思想。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认为人情是欲利而避害的,为政者就要顺民所欲,使人民能够快乐、富贵、安定。孔子认为为政者想把政治搞好,就要自身廉洁,不以权谋私,做出榜样。孟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指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是政权稳固的基本保障。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校在廉政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廉政文件建设,建立廉政教育考评机制,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师生的廉政意识。

(1)深化廉政思想研究。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功能,成立廉政研究机构,建立廉政智库,通过理论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元素,开发系统化的廉政教育资源,为高校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廉政教育内容和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高校廉政建设,引领廉政舆情,传播廉政文化。

(2)抓牢廉政课程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中,从多方面融入系统化的廉政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使大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廉政文化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推动廉政教育进课堂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廉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4]。

(3)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各媒体平台、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在重要时间节点和工作环节,加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从学的文化氛围营造,突出对党风廉政、师德师风、职责操守的重点宣传,提振师生精神面貌,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结合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项目、党支部特色项目,联系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利用小班辅导、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清廉小课堂,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鲜活地将优秀廉政文化传播到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去,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4)加强典型事例宣传。宣扬具有当代价值和积极社会意义的廉政文化精髓,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民本思想,使之成为廉政文化教育的主旋律。以实际案例教育学生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拜金、不奢靡、不贪婪,做到考试不作弊、竞选干部不贿选,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荡、明辨是非[5]。

(5)注重系统化廉政教育实践。廉政教育要聚焦系统化工程开展廉洁教育实践。其一,高校要注重将廉政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入,开展廉洁心理、廉洁认知教育。其二,重视廉洁实践,加强廉政思想的渗透,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地走访调研等,将受教育者置于真实的背景中,激发情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廉政思想的震慑力,促进廉政教育成效。其三,要基于既定的廉政实践主题,对廉政实践实行项目化管理,从严选实践内容,丰富实践形式,创新教育主题,拓宽实践广度,深化实践内涵五个维度,深化教育效果。

5 结语

高校廉政教育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社会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廉政思想的新时代价值,以党中央为导向,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内涵研究,开发系统性的廉政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确保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廉政中华传统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2-01 14:49:18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廉政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16期)2017-10-21 02:07:42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