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慧 李书舟 刘宗瑶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1)
我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树人”,经过无数代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总结无数的教育经验,积极与新时代的元素融合,高职院校研究出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功能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元素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德育教育工作,逐渐提升思想道德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帮助学生们养成诚信友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从而配合专业技能的加持,促进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具有积极进取,良好乐观的心态,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具备实现理想的能力,并且坚持着自己的初心,能够成为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1]。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受到社会风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出现了道德迷茫的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康德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唯有遵纪守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很好地守护住我们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我们国家的政策和法规都提倡和要求着每一位公民必须树立共产主义意识,努力发扬奉献和牺牲精神,但是,在这其中,有部分的高职学生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社会,他们的理想追求大多出于功利心,将财富和地位作为唯一的追求。具体表现在,在入党动机上,许多学生会更多地考虑日后的工作就业和个人利益,在就业的问题上,学生们考虑最多的也是经济收入情况以及升迁机会等等,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不够均匀,并且随着解放思想的政策实施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出现了许多困扰和迷惑。同时,社会上常常出现一些道德败坏,触及法律的现象和行为,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消极影响[2]。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积极打开国门,与西方国家进行友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西方思想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高职学生对于新思想和新元素具有高度的兴趣,但是由于人生阅历过少,不具备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甄别信息的能力,在面对西方思想的传入时不能很好地做到趋利避害,受不良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逐渐迷失了前进方向,缺少了奋斗目标,逐渐形成了享乐至上,自我中心,追逐利益的消极人格。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也是现阶段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但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学生逐渐丧失了这一美好崇高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考试抄袭、替考、徇私舞弊或是购买假文凭,私自更改学科成绩,弄虚作假等等,这些诚信道德缺少的行为,正在一点一点地荼毒着高职学生的灵魂,影响高职学生良好形象的树立,若高职院校不采取措施及时解决,更多的学生会走上道德沦丧的道路,影响院校良好积极的氛围,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3]。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导致部分学生行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劳动观念和集体意识,性格骄横,害怕吃苦。同时,许多院校在学生的挫折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们没有接触过挫折教育,过于依赖旁人,缺乏独立意识,并且无法承受逆境的考验,经受不住打击,缺少责任感,容易产生妒忌、自卑、自负、自私等不健康的心理。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人与人的团结协作,但是目前许多高职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每个人都只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利益的获取,忽视集体的力量,不能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漠视学校的规定,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纠正学生们的思想,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在公共选修课程中渗透德育功能,更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德育元素,构建新时代健康智慧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修养,明确责任和使命,从而健全人格的发展。
德育工作需要建立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在接收外界信息时,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施加,转变学生们的思维习惯,并为他们导入积极的德育元素,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元素时,必须结合实际生活,掌握时代的发展规律,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们产生的正当欲望要给予肯定,特别是现阶段,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择业,创业,高职学生普遍关心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以及职业行情等等,这都是当代高职毕业生合理的考虑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压抑学生们的正当欲望,反而要鼓舞学生为了实现欲望而去加倍努力。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还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进行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路线,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用鼓励和支持替代苛责和严厉,尊重学生们之间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发展意愿,避免机械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影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在专业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文原则,同时还要与本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世界,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刚柔并济的工作作风,发扬敢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自身品格影响学生们的人格形成。
实践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德育教育的结果最后都需要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和行为反映出来,教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正面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工作,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理论落实于实际,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健康的三观和思想,引导他们成为建设社会,发展国家的一分子,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自然性原则体现在德育元素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应该是一个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营造积极的德育氛围,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质,教师要积极将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相融,持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教学课堂上慢慢渗透,对学生们产生缓和而持久的影响作用。
我国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指出,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都需要具备育人的功能,各个学科的教师也都要肩负起育人的职责,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专业负责的态度,利用“以德治教”的教学方法,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给学生们树立积极健康的榜样力量,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要抓住任何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的元素,提高教学的灵活性[6]。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地夯实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消极怠惰的现象采取正确的方法改善和解决,因此教师要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们渗透德育思想,将自身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风向标,以优秀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成为思想品德的主要践行者,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
作为高职专业课程教师在学科当中渗透德育元素时,首先要做到立足于学科的实际,构建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保证知识体系既能适用于专业学科,还能在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成就导向,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学生们具有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做到尽善尽美,追求卓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将“一定要拥有成功的心态-自信”“把握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人生目标应放远大而明确”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当中,同时这些也可以作为教学主题,教师围绕着这些主题进行教学活动,搜索一些合适的案例事件,为学生们举例说明,让学生们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导入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以及采访,帮助学生们了解成功人士的行事风格以及思想观念,让学生们自由探讨在行业中能够取得成功的方法,同时也引导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就是行业未来的接班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在职业舞台上一展才华。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经常引用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激励学生们,让学生们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同时要给他们树立职业自信,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岗位比作机械的螺丝钉,即使螺丝钉对于机械来说很微小,起不到很大的运行作用,但是缺少一颗螺丝钉,机械的稳固运行就会得不到保障,因此,再卑微的岗位也有着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只需要用心奉献,尽职尽责,那么也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注重给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们在逆境中突破自己,实现成长[5]。唯有将德育元素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方方面面,才能够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专业实力过硬,道德素养极高的发展型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法的改革与深入,国家和社会对于学生是否具备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作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责任,积极与企业达成合作,引导学生们深入到企业的运营内部,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为学生们打造能够施展才华的环境,提高学生们的职业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训的过程中为学生们渗透德育元素,引导学生们秉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并勇敢地向专业人士或是具有丰富就业经验的前辈虚心请教,提高团结意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针对学生们的上岗实训要增加职业道德评价环节,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按照行业规范要求自己,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作为旁观者观察学生们的实践,并记录下每位学生的实践表现,为教学方法的补充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明确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以强补弱,扬长避短,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7]。
学生学业的评价关系到学生素质的评定,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指导着方向。考核评价要求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积极利用多种方式完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可以分为开卷、闭卷、实操考核、理论考核等多元化形式,并结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测试成绩,关于道德理论的认知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来完善考核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采用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并明确分配好各个考核要点成绩的占比,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通过考核评定,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合德育教育元素,有利于实现教书育人一体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高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们道德素养的形成,并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的全面性,积极为学生们宣扬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目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德育教育工作焕发无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