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贤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的人文学科,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智慧的语文教学智慧的独特性。“智慧语文”观主张以思想引领课堂,以课堂表达思想,探寻语文的本质和规律,寻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路径,让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扎实、丰美。
毫无疑义,教是服务于学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方法和人生发展的智慧。因此,我们追求“智慧语文”的教育观,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如其所是”。
何为“智慧语文”教育观?教育是让人变得聪明的。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学生须自能读书,须自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课之本并非教师讲一篇一课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智慧语文”教育观要求老师站在人生的高度看语文教育,站在语文教育的高度看每一节课的教学,立足每一节课观照学生的人生,同时追求语文学习过程中方法的获得和自我构建能力的提升,聚焦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提升关乎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发展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自我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等。
何为“服务于学”?所有的“教”都应该是为了促进学。语文教学看重学生的获得,指向学生的获得感、提升度和成长值。故而,笔者以语文兴趣和思想的魅力来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以快速提高的成绩来促进语文学习,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来增强课堂灵动性。全素养的课堂交流、高效率的语文活动、高质量的专项训练,都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
服务于学的智慧语文,主张语文教学必须科学地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出匹配的语文能力。
教育是有思考的行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智慧语文”教育观有其符合学习规律的路径和策略。服务于学的“智慧语文”观,立足学情,服务学生,基于当下,着眼于将来,追求语文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一般学科,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相同的,语文学科则不然;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差别很大。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教师的理念和能力。“智慧语文”教育观主张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文本的核心价值,注意学生的兴趣点和问题点,并追求两者的有机统一。文本的课堂价值是多方面的,如认知价值、语言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思想价值、思维价值、写作借鉴价值乃至考试价值等。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侧重何种价值都有其合理性。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核心价值——语言价值和思维价值。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是语文教学,才能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
“怎么教”向无定论,“教” 是为了“ 不教”已成定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指导,无论是考点训练还是口语训练,善于化“个”为“类”,由教学内容的“这一个”提升到学生学习的“这一类”是“智慧语文”教法的根本。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需要学什么,能学到什么。教学过程中当讲则讲,当问则问,当导则导,当练则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做“乘法”,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迁移到同一类教学内容上去。一篇课文的学习要实现能阅读同一类课文的目标,一道试题的训练达到此类试题融会贯通的目的,一部书阅读完成进而学会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日常教学以语文活动、语文情境、语文任务来实施综合性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具化为“教学点”,“教学点”转化为“学习点”,“学习点”设计为一个个系列化的语文活动。善于设计一个个切合学生体验情境或认知情境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发展语文能力;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这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路径。
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必须合乎实际,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对话——生成”型阅读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主要要素——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有多重对话: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深层次推进离不开教师的艺术介入,生生对话的有效展开更离不开教师的艺术引导。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的对话能否促进动态的生成最能显示教师的调控艺术。这方面无须举例。另外,在学生忽视、曲解或难以深入理解的地方,教师要适时点拨,发挥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就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
课程、教学与评价三者要尽可能一致地指向同一素养框架,建立起这三个部分间的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推动素养的有效落实。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程思维),要求学习目标、活动和学习效果的关联,目标导向、学生活动、评价促学的统一。即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为达到这几个目标,在课堂上要完成哪几项学习任务,通过什么活动来完成这几项任务,怎么评估是否达到等。关键是任务群目标的具体化确定,核心素养具体化,以确保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
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策略)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各种具体阅读的方法等。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如我们学习写景散文时,可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景物特点的方法,分析赏析意境的方法等。当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实效时,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上好语文引导课,让学生对语文有积极的认识,悦纳语文,明确语文之用,能更好地促进语文学习。语文引导课主要要上好三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疏导,方法引导,心理调适。
善于营造语文学习场,更能放大语文学习的效果。语文教学场的实质是语文学习场,它主要包括教师引导下而形成的师生场,学生之间相生相长、互促互进的生生场,师生文一体化的和谐场。师生场即教师学生和谐的情谊场,它是由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语文魅力、亲和力形成的一种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钦佩,对语文的喜爱乃至痴迷,最终形成的师生良性互动的氛围。生生场是指学生用语文的视角、方式交流,用语文的特长相互影响,用对语文的热爱而激起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师生文一体场,是语文场的最高境界,教师、学生、语文及文本四位一体,彼此相得益彰,师生陶醉于其中,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需、生命成长的乐园。达到这种境界,语文学习何需论方法、谈技巧,一切皆由学生主动完成,教师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要把课堂变成思维的碰撞所,把每节课上成问题课,激发学生在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延展到课外了。结合课文有意识地开拓阅读教学的新空间,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应通过交流展示等形式把课外阅读转化为可控的高效的课内阅读。大量的阅读使学生获得大容量的“库存”,必能启发心智,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对文字的敏感。
“双减”背景下,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来促进语文素养提升,是课堂的必要延伸。我们应建立新的作业观:减负提质,减量增质;引导主动学习,提高思维品质。语文作业设计应该纳入“教学评一体化”的框架中,作业与教学一体化设计,发挥诊断、巩固、提升的功能,为提升核心素养助力。
作业体系化设计,系统化构建,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成功体验和进步。丰富作业类型,如基础巩固型、提升型、拓展型,活动型、阅读型、书面型等等。基础作业少而精,拓展作业精而活。不仅作业类型丰富,更要突出情境。每日、每周、每个单元、每个任务群作业要统筹规划,把一个任务群的目标分解为每周每日,形成学习进阶路线图。突出作业的趣味性和价值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个学习任务完成或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我们会引导学生整理学习内容,让所学内容显性化呈现。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所学成果,更促进内化,在内化过程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方法体系。没有纳入学生自己已有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成果,大都是碎片化,经由自我构建后的语文学习,更扎实有效。
服务于学的“智慧语文”教育,呼唤智慧型老师,呼吁聚焦学法研究和语文素养科学提升的研究。近年来,笔者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语文的学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只有立足于语文素养的科学提升这一原点,真正观照学生的当下和未来,语文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有崇高信念的“人师”,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新时代的教师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只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才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崇高信念的“人师”,也必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翟小宁、刘红梅《中国教育报》2022 年10 月13 日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