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2-01-01 14:39琼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大学银河专业课程

王 琼马 胜 沈 立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3)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重要讲话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 现状与问题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纲要》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强调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四是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五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

1.1 国内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现状

上海市各高校走在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前列。2014年起,上海市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会后,复旦大学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程,目前已构筑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目前复旦大学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并向理工科院系持续延伸。上海市其他高校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8年,由复旦大学等14所上海市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入耳入脑入心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创设与实践”获二等奖[2]。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率先在全军开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首批立项20门学科核心课作为试点,2020年立项第二批试点课程并对首批立项课程进行中期检查,评选出《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等5门示范课程。海军潜艇学院对军队院校课程思政的规范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2 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尽管高校针对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在如何体现专业特色、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怎样覆盖育人全过程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地方,需要深入研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来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怎样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首先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育人目标明确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在计算机领域,我国长期处于“追赶者”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应用等方向取得国际一流水平科研成果,我国开始在这些方向成为“并跑者”,但在更多的方向仍然落后,甚至还面临着“中芯事件”“华为事件”所反映出的卡脖子问题。

其次,怎样将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类专业各门课程、各项教学活动中?现有的课程思政大都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将思政元素(如代表人物、典型事件、重大成果等)封装为教学案例并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给学生。这种方式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案例描述容易浅表化,与专业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一个案例可以在多门课程中使用,极端情况下学生会在一个学期反复听到同一案例。二是从思政案例的使用效果来看,课堂教学往往优于实践教学。

第三,怎样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格局?课程思政要求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多个教学目标的统一。但现在很多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将这三者进行了割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正是对这三者重新统一的一种回归。

2 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案例和分析

本文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为案例,阐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

2.1 实施途径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始终活跃在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前沿,研制出代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最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学院根据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使命任务指导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此外,学院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提出并实践多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最后,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实施“星汉灿烂”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工程,构建了政工人员、教员、科研人员、队干部、学员全员参与,覆盖学员整个培养周期和全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育人格局。具体如下。

2.1.1 统筹规划思政教育,实施全员全程育人

将课程思政纳入学院思政教育规划,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四个一”工程等活动紧密衔接,实施“星汉灿烂”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工程,从示范课程出发,逐渐覆盖计算机类专业全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解决专业课教员不熟悉思政教育方法特点、需要政工干部指导,政工干部又不熟悉专业课教学这一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实现教员和政工干部的全员育人。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施“四个一”工程,每年编写一本学院年鉴、出版一本银河故事集、举办一台“银河之光”计算机文化节晚会、组织一场银河故事会。银河故事作为案例提供给专业课教员。学员队组织学员采访银河老兵、撰写银河故事、讲银河故事、组织“银河之光”晚会,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

2.1.2 遵循同行同向要求,凝练课程思政目标

遵循同行同向要求,结合学院历史沿革和专业特色凝练课程思政目标。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起源于1964年军事工程学院成立的军用计算机专业,是国内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始终活跃在国际国内计算机前沿,研制出各个历史时期、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计算机系统,取得了以“银河”系列巨型机、“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水平科研成果。建设了国内一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在历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第四轮均排名A+),2017年双双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3]。

在艰苦的“银河”系列巨型机攻关经历中,国防科技大学凝练出“胸怀祖国、志在高峰、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精神名录。进入21世纪,在“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历程中,又凝练出“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天河文化,传承了银河人的红色基因。

“银河精神”“天河文化”完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因此,学院以“弘扬银河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作为培养矢志不渝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银河传人的重要环节,既符合与思政教育同行同向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和专业的特色。

2.1.3 多种形式开展实施,全面覆盖各类课程

采用多种形式实施课程思政,全面覆盖学院各类专业课程。学院探索多种课程思政实施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院科研工程经历中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案例,实现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无声”地将“银河精神”“天河文化”的形成,各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传递给学员。初步建成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坚持一流科研支撑一流教学,科研教学协同育人,使学员近距离接触科研团队、体会银河精神。在“并行程序设计”等实践课程中,选择来自科研的实际案例作为实践内容,并由科研团队成员亲自指导和评价;在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等活动中,安排学员进入“银河”“天河”“飞腾”“麒麟”等科研团队,由各团队选派优秀老师指导学员完成实习,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天河”装机等重大任务。

邀请院士走进本科课堂。2020年秋季学期,先后邀请卢锡城、杨学军、宋君强、王怀民四位院士进课堂[4],结合“并行计算导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等新生研讨课和公共基础课,为本科生讲述银河故事,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力。

邀请一线科研人员走进课堂。“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级操作系统”等研究生课程坚持邀请“飞腾”“麒麟”团队的科研骨干,其中既有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团队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也有新近留校的博士生。他们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讲述专业知识和科研案例,或介绍自己在毕业后选择加入科研团队的初衷与梦想,引起研究生学员深入思考。

2.2 实践评估

学院采用问卷调查、课程论文、研究生课题和毕业生跟踪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从学院的课程思政实践来看,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只要教学设计合理,不管是从形式还是效果都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以2020年秋季学期“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为例,在教学效果方面,83.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好。把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政融合在一起。”;针对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活动,7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活动“完全可以。特别是计算机学院长期从事银河、天河这样的重点型号工程项目。”,22.6%的学生认为“部分可以。”

3 案例特色与成果

3.1 课程思政实践特色

首先,提出了体现计算机类学科专业特色和学院特色的课程思政总体规划。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期从事计算机领域重大工程型号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代表了我国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学院以“弘扬银河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银河传人”作为课程思政目标,体现了计算机学科专业特色和学院的历史沿革及特色。

其次,将课程思政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课程思政模式。本项目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纳入计算机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主题教育”“四个一工程”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素材,有力地支撑了课程思政建设,既保持了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的同行同向,又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第三,提出了适合不同类型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本项目探索了案例教学、项目实习实践、科教协同育人、院士进课堂、一线科研骨干进课堂等多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本项目尝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2 课程思政实践成果

3.2.1 “星汉灿烂”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群

学院建设了“星汉灿烂”课程思政课程群,覆盖了计算机类全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其中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该课程群的规划和建设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2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

学院结合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学院长期从事国家重大型号工程项目的攻关经历中凝练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3.2.3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强调一流科研支撑一流教学,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预期未来将建设一支高水平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若干教学名师。

4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现状,具体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入手,分析提出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覆盖多种专业课程,全员全程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大学银河专业课程
“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雷达技术专刊”编者按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介绍
国防科技大学办学70周年雷达技术专刊征文通知
银河
问银河
去银河洗澡
银河升起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