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1-01 14:39戴秋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艺术类管理工作院校

戴秋明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北京 101300)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规模人数在不断扩大,作为国家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树立立德树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为培养创新型专业艺术人才,加强艺术类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都互联网普及应用为学校办公、教学及学生学习平台构建等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都冲击,虽然互联网能方便、快捷、灵活,但是网络信息资源也有着负面、不健康都信息存在[1],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网络下正确引导学生、管理好学生,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网络环境下,应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关注度,结合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改变自身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团队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

1 网络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

1.1 管理层次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网络覆盖率日益增加,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可通过相应的网络社交软件,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随时关注他们的想法与生活,还应进行校园环境优化,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确保所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可以顺利落实。

1.2 管理方式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使用的学生管理方式日益增加,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完成具体工作,对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解决学生面临的各项难题,还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所制定的管理计划进行优化,提高实际管理质量[2]。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效率越来越快,传递范围越来越广,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中的消极信息会滋生学生的负面情绪,会增加实际管理难度。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以保证实际管理质量。

2 网络环境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现存问题

2.1 管理主体专业化不够

近几年,随着艺术类院校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学校对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管理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此来提高学校学生工作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但是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艺术类院校在开展具体管理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学校事务性的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实际管理人员经常是一岗多职,虽说是专职学生辅导员,但事务性工作较多,在做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难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全身心满足学生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某些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并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及学习,没有发挥网络技术的有效作用,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导致所制定管理计划缺乏针对性,实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2.2 管理工作内容较为滞后

对艺术类院校所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在之前,艺术类教师经常使用“一刀切”工作方式完成管理工作。这种管理习惯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忽略艺术生自身特性,无法了解学生思想情况,所制定管理计划属于大众化特点,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3]。同时艺术类院校为了解自身管理情况,在年底会编写属于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报告,但是对所编写管理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报告内容形式化严重,与其他高校所编写报告非常相似,并没有展示艺术类院校独有特点,限制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在当今社会,网络的普及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对管理内容进行更新,则会对实际管理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2.3 管理方式创新不足

艺术类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不要一成不变,应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选择不同管理方式,比如在艺术类院校“视觉污染”问题非常常见、学习作风懒散等等,在此时,教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高管理工作针对性。目前,虽然艺术类对所使用管理发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关注点仍为“管控”,没有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创新。除此之外,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仍然以干预为主,管理人员的引导价值没有被发挥出来,学生会也没有发挥自身实际价值,所举办各类集体活动形式化现象严重,自我管理、相互促进等价值受到了抑制。同时,在开展具体创新工作时,并没有发现网络技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网络技术自身价值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3 网络环境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存在原因

3.1 管理主体缺少专业化培训

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调研可知,学院缺少对学生管理方面设立相应的专业化培训计划,现有的培训也都是临时通知,没有形成系统性。以辅导员为例,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为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但是在具体的考核办法及队伍建设中,还是缺乏细致的量化指标,尤其对辅导员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不明确,对其自身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为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许多艺术类院校都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尤其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工作,学校都结合管理团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学生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为顺利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4]。

3.2 管理对象特殊性易被忽视

艺术类院校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有较强的创新性,因此学生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不能压抑学生个性,应确保在完成管理后,学生仍然具备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以确保学生可以在不限制自身个性的前提下完成艺术创作。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全自由者,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需要纪律与个性相互配合。并且艺术生的个性具备创作型,不属于完全无意义思想自由。即艺术类院校管理人员在开展具体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提高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关注度,使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保证学生创作能力不受影响。

3.3 人本管理模式存在漏洞

对艺术类院校传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在之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隔阂,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是凭借自身权利来限制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5]。即这种管理模式缺少服务功能。由于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问题,所制定管理制度与学生的贴合度较低,只是凭借自身经验开展实际工作,并不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后续工作进行调整,导致实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限制了学生发展。在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开发出更灵活、更丰富、针对性更强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比如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不同实践活动设计不同管理计划。

4 基于网络环境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4.1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当学生进入到艺术类院校之后,应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在网络中进行相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掌握相关网络内容辨别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网络对学生的侵害。

其次,艺术类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知识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教学效率与质量。并且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艺术类院校教师应有意识的提高与学生的沟通频率,学会合理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软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真实想法,为自己调整学生管理计划提供帮助,而且在网络中进行沟通,还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中的紧张情绪[6]。并且,教师还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搭建“匿名评论”模块,了解学生对当前管理工作的真实想法,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解决学生存在的各项问题。

4.2 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一方面,教师应改变自身固有工作观念,不要将工作模式局限在开大会、查寝室等方面,还应参考社会发展趋势,创新管理模式技术,改变自身工作习惯,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实际管理效率[7]。

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目前,绝大多数艺术类院校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观念,但是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却属于初学者,无法对相关网络技术进行合理使用,无法提高学生管理效果。因此在当今社会,艺术类院校管理人员应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提高教师网络素质,以便于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技术完成实际管理工作。

4.3 搭建良好校园网络环境

首先,艺术类院校管理人员应对校园网络环境及性能净化,消除其中的漏洞,确保校园网络环境是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避免学生接收到过多的负面信息,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学生会组织还可以召开网络比赛,比如跟专业结合的一些网页设计比赛、海报设计比赛、党史学习等等,借助比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应用观念,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确保学生可以在绿色、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成长。

4.4 改变学生管理观念

学生管理观念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管理效果,那么一定要结合社会情况研究出全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在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尝试将法制与思政相融合[8]。对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及时解决学生所提需求,维护学生权益。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标,结合学生发展情况,将网络与传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艺术类院校教师应遵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学生与教师发展需求,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反思,拉近师生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解决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4.5 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制定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可以作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这对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应对现行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提高管理制度规范性,具体做法如下:

(1)搭建舆情指导分析制度:在互联网环境中,互联网舆情可以从侧面展现学校实际情况,反映学生真实想法,伴随学生年级不断增长,出现偏激情绪的情况逐渐增加,在结合互联网的隐蔽性特点与聚合性特点,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影响学生管理质量[9]。

(2)明确互联网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此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社会热点,提高对互联网舆情的掌控力度,确保事件发展情况处于自己的掌握之内。

5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艺术类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开展具体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原有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了解自身工作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结合互联网技术制定具体解决计划,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为艺术类院校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艺术类管理工作院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