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2-01-01 13:41:52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于子倩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审判权保障制度法官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 于子倩

一、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概述

(一)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定义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是指法院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法官职业保障体系并确定合理流畅的职业保障运行机制,全面保障法官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及其他合法利益,从制度上确保法官可以顺利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职权,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1]。

(二)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容

目前学术界对于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派学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内涵包括法官的职业权力保障、法官的职业地位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保障、法官的职业安全保障、法官的职业教育保障和法官的职业监督保障等内容[2]。

法官的职业权力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权力的保障,具体是指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干扰;法官的职业地位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地位的保障,具体是指法官的身份一经授予未经合法程序不受非法剥夺,如不合理的降职、免职、处分等,以及通过各种手段保障法官的社会地位,保持公民对于法官的敬畏之心;法官的职业收入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收入的保障,具体是指保障法官获得工资报酬的权利,确保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以及其他应有的待遇;法官的职业安全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安全的保障,具体是指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住房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确保其不因职务行为而受到打击报复;法官的职业教育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学习的保障,具体是指保障法官学习的权利,确保法官入职之后能够继续参加培训以及通过各种其他途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法官的职业监督保障是指对于法官的监督的保障,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对法官行使职权行为的监督,确保其正确行使权力,避免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保证其廉洁性。

二、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设立的目的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实现法官的职业化建设,确保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行使审判权,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为实现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设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案件的过程中不受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干预,也不受上级法院以及法院内部的干预,有利于提高法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法官严格依法审判案件,早日实现司法体制改革[3]。

2.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促进廉洁司法

通过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法官的合法收入,法官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抵御住外界的诱惑,减少腐败,实现廉洁司法,促进司法公正[4]。而加强对法官的监督则会对司法人员尤其是法官有一定程度上的牵制,有助于法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审判案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作出判决,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有利于提高司法质量,减少冤假错案

通过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加强法官的继续教育,使法官能够不停学习新鲜的理论,不断以最新的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学无止境。这不仅体现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还体现在对断案经验的积累上。拓宽法官的学习渠道,比如开展案例研讨会、法律宣讲会等,有利于法官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司法质量,减少冤假错案,提高司法公信力。

4.有利于扩大高素质法律人才队伍,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通过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法官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法律行业,扩大法律人才队伍。保障法官的身份一经授予未经合法程序不受非法剥夺和降职处分等,会给高素质人才一剂强心针,使其对于法官这一职业的安定性不抱怀疑。

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护法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住宅安全等,使其及其亲属不因其行使职权而受打击报复,保障其生活安宁,这有利于打消高素质人才的最后顾虑,有望使其毫无顾虑地投身现代化法治建设中,为国家的法治发展作出贡献。

三、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对于法官的职业保障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具体表现为,国家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国家保障法官的职权和工作条件,保障法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调离、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受到不公待遇可以提出申诉或者控告。国家保障法官履行法官职责应当享有的职业保障和福利待遇。国家保障法官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设立专门的保障法官权益的机构——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来维护法官合法权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

(二)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现实情况

除去法律规定之外,国家还采用了许多其他的手段来进行法官职业保障。比如对法官职务行为的监督,国家设立了监察委员会来对所有法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打击违法乱纪行为。在实践中,还形成了一套对法官行为的监督体系,比如国家机关的监督有来自人大的监督、来自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来自检察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则包含来自社会团体的监督、来自政党的监督、来自媒体的监督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等。虽然我国对于法官的权力、地位、收入、安全、教育以及监督的保障都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但目前我国对于法官的职业保障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四、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官职业安全保障

目前我国对于法官的职业安全保障措施仍不完善。新闻中,法官因对犯罪分子作出合法的判决而被打击报复的报道屡见不鲜,有时还会牵扯到妻儿的安全,甚至会因为民事纠纷而惨遭报复。人民法院本是神圣而庄重的地方,是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的正义的代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法官所面临的安全隐患,让法官不必因为自己遵照法律所作出的判决而惴惴不安,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二)法官职业教育保障

目前,我国法官群体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高低不一,存在争议的案件近年来逐渐浮出水面[5]。若是冤假错案,多年之后案件平反,但当事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已经失去,是多少赔偿都换不回的;若只是因为存在缺陷而由于疑罪从无,疑罪从轻的原则而被释放的,对于被害人来说又是另一种意义的不公平。如何提高法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案件一经审判便无疑点无争议,是法官的职业教育应该做到的。此外,目前我国有些法官虽然学历较高,但都是纸上谈兵,缺乏经验,没有深入了解民生,所以常常作出平常公民无法理解的判决,这些违反常理的判决和想法常常引起轩然大波和网友的广泛讨论,产生巨大争议。怎样拓宽法官学习的渠道,使其深入民生,作出接地气的判决,使人民满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法官职业监督保障

目前我国对于法官职权的监督还存在欠缺。法官贪污受贿巨额款项的新闻屡见不鲜,若对于法官的监督到位,那么可能法官便不会贪污受贿,即使未经受住诱惑犯了错误,也会在刚开始的时候被制止,不至于受贿到巨大的金额才被发现、处理,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巨额财产损失。虽然为了对法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我们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于法官职务行为的监督,将监督落到实处,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法官职业权力保障

目前我国法官的审判权还不能实现独立,虽然国家有法律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力量干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官行使审判权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方政府对法院审判权的干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权的干预,最重要的是舆论对于司法的干预[6]。诚然,有些舆论对于司法是有益的,会对法条的合理运用以及法律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比如舆论的压力使法院考虑正当防卫的可能,又是舆论使法院正确使用了正当防卫条款,使这一条款真正得到了运用,也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普通公民未受法律教育,对于法律并不了解,判断事情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所以在有些案件中当舆论过分影响司法时,会限制国家司法权,挑战法律的权威,会使犯罪嫌疑人突破法律的规定,破格减少刑罚,使法律丧失其应有的作用。为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尤其避免舆论影响司法,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的立法

为了加强法官职业保障,首先我们要做到立法先行,以法律的方式保障法官的职业权力,能进一步为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法律依据,并严格依法办事,严格依法判案,减少舆论对于司法的不当影响,将法律规定真正实行,避免法律变成一纸空文。要保障法官的职业地位,对于受到不当处理、处分的法官,要采取积极的救济措施,除去恢复其应有的地位之外,还应对其在受处分期间所受到的经济损失给予弥补,尤其要注重对法官名誉、声望的恢复。

(二)保障法官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

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就要确保法官能够正当行使其司法权力,可以通过加强法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监督来实现这一点。通过拓展法官的学习渠道,积极鼓励法官参与法律讲座,参加培训等有利于增长法官法律知识的活动,来提高法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尽可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公民的权利。通过健全法官下基层制度,使法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群众,了解民生,作出接地气的判决,尽可能地使绝大多数公民满意。要进一步健全对法官的监督,避免腐败,实现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的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三)保障法官的正当权益

加强法官职业保障,要保障法官的正当利益,比如,法官的职业安全、收入安全等。保障法官的合法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采用多样化激励机制等都可以提高法官的幸福度,让法官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通过提高法官的职业待遇如退休待遇等,让法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之后还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最后,针对于法官的安全,可以加强法院的安保工作,最起码让法官在法院内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可以安心工作。

六、结语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深刻地影响了法官的职业生涯,关乎国家法治的稳定和法治社会建设。我国目前的法律虽然对于法官的职业保障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规定的范围仍不完善,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在法官的职业安全、职业教育、职业监督以及职业权力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希望该制度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成熟,维护好法官的权益。

猜你喜欢
审判权保障制度法官
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设计
上海房地(2021年12期)2021-05-23 12:36:26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06
对我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思考
社会建设(2016年4期)2016-12-01 04:34:20
探寻审判权与执行权实质分离的现实路径——基干S省H市10个县区法院的实证考察
东南法学(2016年2期)2016-07-01 16:42:34
中日生活保护制度比较及对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启示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2-02 02:45:32
法官分类的行政化与司法化:从助理审判员的“审判权”说起
审判权运行在阳光下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