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生态环境局辰溪分局 宋泽规
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进步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也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但如何应对挑战,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大气中有一层臭氧,它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然而,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球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1]。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的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已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酸雨不仅侵蚀建筑物,也损害地球上的生物,改变了土壤结构,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如CO2、甲烷等因吸收地面的长波热辐射线,造成地球不能向外太空散发热量,从而引起地球环境气温上升,引发各种地球自然灾害。
大气污染防治对环境的破坏是全球性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气环境质量就会得以持续改善,可大幅降低大气污染风险,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发生率,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从严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于有效控制空气污染非常重要。目前,在国家推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应加强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企业生产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利用先进治理技术有效防治污染,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鼓励人们广泛使用环保材料,比如聚乙烯可以用来装饰建筑,在隔热、防火、防潮、环保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颗粒物大量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强对颗粒污染物的控制。采用先进高效的除尘技术,如各种静电除尘、湿式除尘等。湿式除尘技术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的湿度,通过与其他类似的液体物质进行亲水性处理,湿颗粒更容易捕捉和处理。例如,一个热电厂在脱硫吸收器后面配备一个湿式静电除尘器,以净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液滴和烟气粉尘颗粒等固体污染物[2]。
工业企业应采用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如企业在SO2处理过程中,必须采用双塔喷淋技术,串联吸收塔和二元U型塔,实现分离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碱性溶液和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物理吸附是针对气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可通过溶液从大气中吸收有害气体,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以实现气体达标排放。
各类企业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认真分析区域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类型、排放方式和空间分布,进而制订科学的防治计划。建设单位在环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科学选址,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制订应急预案,防范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事故发生。另外,建造大型集中供暖设施来提供住宅供暖,提高热效率,并通过使用除尘器来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是产生废气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工业生产过程必须严格管理,确保操作的各个环节符合规范;第二,为了优化和改善生产方式,企业应加强生产技术研究,合理生产,综合控制污染物排放;第三,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合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保证工业生产良好的市场秩序,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最后,要合理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确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利于环境治理。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晚,缺乏控制空气污染的经验,污染防治制度还不完善,许多法规仍有缺陷,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的实施存在许多问题。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发展程度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国民经济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一个长期协调过程,在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独特,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3]。
大气污染的防治不仅需要该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还需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媒体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要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公众对污染情况的反馈,落实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健康评估,提高其技术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防止大气污染。
有些企业的废气、废水、废弃物随意排放、堆放和丢弃,不遵守法律法规,不积极配合改进。主管部门按照“双随机”要求,加大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一家,严惩一家,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鼓励公众参与监管机构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通过网络平台让公众及时反馈,完善大气污染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明确各单位、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定期检查企业的生产和排放情况,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责令违反规定的企业纠正并给予严厉处罚。建立监督制度,鼓励公众举报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并给予物质奖励。
空气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污染源主要有:一是汽车尾气,在尾气处理方面,要保证被检测车辆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二是工业源废气,工业企业要提高废气资源化回收利用水平,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环境效益,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硫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生产硫酸。其他如农业生产中应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燃煤做燃料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要积极鼓励使用可替代清洁能源。
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有效监督,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及时调整,使其符合实际情况,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立法的有效性。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应受到经济制裁,情节严重的,必须吊销执照,坚决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防治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林地面积和适当种植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净化空气的最好方法。低经济成本可以对城市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满足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大部分尘埃和颗粒留在树木周围,被植物吸收形成光合作用。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改善整体空气质量[4]。
雾霾治理也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雾霾控制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提高对粉尘和各种气体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加大处理过程综合管理力度。制定管理清单,合理分类实施,提高治理的整体效果。
在处理车辆尾气时,必须考虑彻底淘汰黄标车辆、老旧车辆和柴油车辆,特别是柴油、石油产品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燃油标准。此外,防治扬尘污染也是防治雾霾的一个关键因素。要严格控制扬尘污染的来源,确保建设和发展不会过度污染环境。
在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大气污染防治队伍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大气环境保护的课程和活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向居民派发大气污染防治宣传资料,增强市民的大气污染防治意识,限制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让每一个居民都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倡导者。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的能源供应仍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深刻认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改进和淘汰传统生产企业,严格落实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是有效推进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