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餐厨垃圾处理及管理现状分析

2022-01-01 13:41罗婉陈龙飞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餐厨厨余垃圾处理

罗婉,陈龙飞

1.四川省固体废弃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厨余垃圾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餐厨垃圾所占比例逐步上升,现已占生活垃圾的37%—62%[2]。

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糖、淀粉、蛋白质、盐分、油脂等,如果不加处理,极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若能有效处理,则能实现资源再利用、创造一定价值。因此,餐厨垃圾具有鲜明的资源性和废物性的双重特性[2-4]。本文概述了四川餐厨垃圾的处理、研究和管理现状,以期为我省餐厨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一、四川省餐厨垃圾处理概况

(一)基本情况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物产资源,造就了四川多样化、多元化的饮食文化,也使川菜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和《四川统计年鉴2019》:四川省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因此推断人均产生的餐厨垃圾量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省常住人口8367万人,参照李俊等人的标准,按每人每天产生0.1 kg餐厨生活垃圾计算[3,5-6],推断我省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近8400吨。另外,川菜重油、重味的特点决定了餐厨垃圾中油脂、盐分和其他化合物含量较高,极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处理过程较一般地区更为复杂。综上所述,四川餐厨垃圾具有数量多、易腐败、难处理的特点。

(二)处理现状

四川不断完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成都、绵阳、自贡、雅安等已建有餐厨垃圾处理厂,成都、绵阳、自贡、泸州等城市已基本完成餐厨垃圾处理体系构建,成都、自贡、泸州、资阳已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专业监管信息化平台。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2座,在建或拟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25个。另外,生物腐植酸肥料、微生物水解、“垃圾集运版滴滴”等新兴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已在我省逐步推广,为餐厨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新路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餐厨垃圾在饲喂牲畜中逐渐受限,餐厨垃圾的处理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管理现状

目前我省厨余垃圾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相继出台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餐厨垃圾规范处置专项行动方案》和《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等近20余项与厨余垃圾处理有关的省级法律、制度、方案、规划等。成都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七个部门关于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及文件;乐山市先后出台《乐山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乐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另外,随着成都市四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广元市朝天区“三级三分类”管理模式推广及川内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一期)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省厨余垃圾的处置。

二、四川省餐厨垃圾处理中存在问题

(一)处理能力不足,处理形式单一

我省产生的餐厨垃圾近8400吨/天,而在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省城管系统每日收运处置餐厨垃圾量已达最大(4900余吨/天),处理能力仍显不足。我省大部分地区餐厨垃圾的收集方式仍是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混收,而处理方式一般为焚烧或填埋,仅成都、绵阳、自贡、雅安等少数市州建有专业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部分地区虽有养虫、作为肥料等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案例,但这些技术还未广泛推广。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率很低,还不足10%。餐厨垃圾处理不及时也给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一定空间,省内违法生产、使用“地沟油”的案件屡禁不止。

(二)地域差距较大,覆盖面不够广

餐厨垃圾处理程度地域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城乡间存在差距。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已较为完善,部分城市已开始落实垃圾分类并实现餐厨垃圾单独处理,而广大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系统建设不足,即便是有垃圾处理措施也是将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处理,未形成独立的餐厨垃圾收集及处理体系,极大增加了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二是经济强弱地区存在差距。在全省规划建设的12个生物转化餐厨垃圾处理站中成都就有 5个,而大部分经济较弱的地方虽然重视餐厨垃圾处理,但由于缺乏资金,并不能完成相应的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覆盖面不够广主要是指现有厨余垃圾处理主要针对规模性餐饮单位,如食堂、酒店、美食街、大型餐馆等,而对小型餐馆、小吃摊位、流动摊贩、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缺乏有效及时地收集措施。参照王科林等的方法,我省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产值为1110.75亿元,其中成都市476.87亿元(数字来源于成都统计年鉴2019),按照成都市每万元住宿餐饮业产值产生餐厨垃圾0.14吨、其他地区每万元住宿餐饮业产值产生餐厨垃圾0.17吨计算,全省餐饮业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5000吨[7],而其余的3000多吨为流动摊贩或家庭产生,这些餐厨垃圾不便于收集,随生活垃圾混合后置于垃圾箱中,造成资源浪费,并使处理难度增加[8]。

(三)基础研究欠缺,宣传力度不够

收集、整理三大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论文数据分析,目前我省仅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的少数人员对餐厨垃圾有过研究,其中大部分是管理体制的研究,对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研究极少,缺乏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支撑。

通过2020年四川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调研分析显示,我省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总体辨识准确率仅为1.4%,说明我们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大多数居民还不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这也给餐厨垃圾处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四川餐厨垃圾处理对策建议

(一)完善餐厨垃圾管理制度

在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制度时,要坚持“堵”和“疏”结合原则。“堵”是指堵住厨余垃圾的来源,主要依靠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或处罚措施,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量或避免厨余垃圾的随意处理;“疏”是指疏通厨余垃圾处理的途径,主要依靠制定一系列具体制度促进厨余垃圾的处理技术、场所、方式的不断完善。通过“堵”和“疏”具体制度的制定,形成纵向有总制度、基本制度及具体制度,横向有经济制度、技术制度及管理制度的综合性管控体系。

(二)增加餐厨垃圾管理手段

充分了解餐厨垃圾处理中供需双方的现实需求,找出餐厨垃圾处理的短板和关键点,创新餐厨垃圾管理手段,如探索社会投资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厂对餐厨垃圾进行有偿处理、政府对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补贴或购买服务、或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进行补贴鼓励其进行处理。形成既有针对餐厨垃圾生产方的管理手段,也有针对处理方的手段,既有价格手段也有非价格手段,既有市场手段也有非市场手段,既有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手段,也有行政管理约束手段、经济刺激手段、信息公开手段等综合性管理方式。

(三)加强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研究

我省餐饮、气候和生态结构复杂,各地餐饮习惯、气候条件和生态结构区别很大,决定了各地餐厨垃圾处理所需的技术也有所差异。而我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我们应加大研究投入,针对各地不同饮食结构和平原、山地、高原等不同气候和生态条件,研究不同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门别类进行处理,促进餐厨垃圾无害化、专业化、资源化处理。

(四)加大餐厨垃圾处理宣传推广

一是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的辨识度,更好地促进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回收。二是加强餐厨垃圾“谁产生,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模式的宣传,提高餐厨垃圾产生主体的责任意识。三是压实政府主管部门餐厨垃圾监管责任,实现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全程指导和监督。

猜你喜欢
餐厨厨余垃圾处理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姑苏区最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 日处理能力达100吨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浅谈中国厨余垃圾商业再利用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园,解码垃圾处理的“园区模式”
吉林:全面禁止使用泔水饲养牛猪
食物废料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