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明确了到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下,经过7 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 多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 万以上,832 个贫困县到2020 年年底全部摘帽,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决定性胜利的独特法宝。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梳理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显著优势,这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有数千万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为了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了让消除绝对贫困这一人类千年梦想成真,中共中央向全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 年,让中国所有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随后,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中共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消除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十三五”规划把“两个确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要求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反贫困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科学有效、环环相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展现出超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一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构建起了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中西部22 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共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先后两次出台最高规格文件,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部委出台一百多个政策文件配套,各地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三是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在财政投入上,“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续5 年每年新增安排200 亿元,2020 年达到1461 亿元。四是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中共中央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巡查。各民主党派中央对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八个省份对口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五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体系。中共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从2016 年到2020 年每年开展考核,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如此上下联动、雷厉风行的硬核举措,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没有的。为打好这场歼灭战,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都转动起来了。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番话指出了当今中国所具有的一大独特优势,即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共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举全党全国之力,全民动员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三大社会扶贫框架:一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9 个省(市)和9 个大城市对口帮扶西部10 个省(区、市)以及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二是定点扶贫,320 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 个贫困开发重点县。三是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这三项工作一直在社会扶贫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现在,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又成为社会扶贫的新亮点。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持续参与,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脱贫攻坚大环境,2014 年起国家将每年10 月17 日设为中国“扶贫日”。这一天,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隆重举办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
脱贫攻坚是和平年代发起的一场“人民战争”。“总攻令”一经发出,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东西部协作扶贫、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集聚了四面八方各种力量的强大合力。仅就贵州省大方县的帮扶力量而言,就有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恒大集团社会力量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改革创新,贯穿了我们国家几乎全部重要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方略,这也是脱贫攻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制胜法宝。
以前,我们的扶贫工作虽然成绩斐然,但是也陷于一个悖论困境——政府的投入虽然越来越多,减贫效益却没有明显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过去多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的成败得失,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在习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精准扶贫方略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四看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办法。特别是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粗放式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历史性转折。
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各种创造性的脱贫攻坚方法,推动了“老大难”问题破解。从输血到造血,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到选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等层出不穷。通过改革创新,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这场决战决胜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我们正在把自身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创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