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芳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汉语词汇从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复音词为主,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为研究复音词发展演变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百家争鸣”使汉语词汇涌现大量新词,诸子所使用的“雅言”,为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在汉语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国先秦口语用词和一般词汇的特点。对《论语》一书的专书词汇进行研究,可以使先秦词汇的整体概貌与发展态势在特定阶段更为清楚、鲜明,有利于我们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深入探寻。虽然《论语》一书中的单音词数量及使用频率都占据优势,但是,与《论语》之前的著作中的词汇相比,《论语》中的复音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复音化的程度已经比较成熟,复音词在组成结构上也相对稳定,在内涵阐释上也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表达。选取《论语》复音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专书中复音词的定量定性分析,来更为客观地描写一个时期词汇发展具体而真实的面貌,为整个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价值。
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它们所包含的一个义项相同,而在其他含义、色彩或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这个定义,我们认为在界定是不是同义词时,只要看有一个义项是否相同。另外,词的含义在使用频率上,也会有高频使用和极少使用之分。我们认为,只要有一个义项相同,不管这个义项是否常用,都可以界定为同义词。本文以此作为同义词界定标准,描写《论语》复音词的词义状况。
在《论语》复音词的同义词中,有一类同义词所反映的对象和内涵是完全相同的。例如:
(1)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为政篇第二)
(2)多见阙殆,慎行其余。 (为政篇第二)
(3)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泰伯篇第八)
(4)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卫灵公篇第十五)
“阙疑”“阙殆”都是指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不做判断。“疑”和“殆”同义。“笾”“豆”“俎”都是古代用来盛东西的器皿,行礼时用它,“笾豆”“俎豆”都是表示礼仪之事。
《论语》复音词中的同义词,各组成员所反映的内涵并非完全相同的,很多都是大致相同。池昌海在他的《〈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指出:“具有同义关系的同义词,除了少量等义词外,绝大多数的词语间应该有一项或若干项特征将它们区别开来,这便是同义词的区别特征。”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一些同义词,其中有一个或若干个组成成员词义的全部区别特征与其他成员的部分区别特征完全相同,但它们不具有其他成员所具有的其他区别特征,这一个或若干个组成成员与其他成员所形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种属关系,即其他成员所指称的事物或对象是这一个或若干个成员所指称的事物或对象的一部分。例如:
(1)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公冶长篇第五)
(2)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泰伯篇第八)
(3)朝服而立于阼阶。 (乡党篇第十)
(4)斋,必有明衣,布。 (乡党篇第十)
(5)凶服者式之。 (乡党篇第十)
(6)非惟裳,必杀之。 (乡党篇第十)
“衣裘” “衣服” “黻冕” “朝服” “明衣” “凶服”“惟裳”是《论语》中的一组同义词,“衣裘”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黻冕”指古代祭服,“朝服”指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明衣”指斋戒时的浴衣,“凶服”指的是送死之衣物,“惟裳”指的是用整幅布做的裙子,都只是“衣服”的一部分。
2.一些同义词,各组成成员体现理性意义的区别特征相同,体现色彩意义的区别特征不同。例如:
(1)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雍也篇第六)
(2)乡人饮酒。 (乡党篇第十)
(3)乡愿,德之贼也。 (阳货篇第十七)
在“乡人” “乡愿” “乡党” “邻里”这组同义词中,“乡愿”指地方上的好好先生,是贬义词,“乡人”“乡党” “邻里”指本地方的人,同乡里的人,是中性词。
3.一些同义词,各组成成员的理性意义中,其主要区别特征相同,而其他的一个或若干个区别特征不同。
(1)动容貌。 (泰伯篇第八)
(2)正颜色。 (泰伯篇第八)
(3)享礼,有容色。 (乡党篇第十)
在“容貌” “颜色” “容色”这组同义词中,都有“面色”之义,但是“颜色” “容色”还包含一种“气色”,“容貌”更注重整体的仪容情貌。
两个词的某一义项相反或相对,就构成了反义词。《论语》复音词中共有4组反义词,都是由名词组成的。举例如下:
1.先生——后生
(1)有酒食,先生馔。 (为政篇第二)
(2)后生可畏。 (子罕篇第九)
“先生”指年长的人,“后生”指年少的人。
2.君子、圣人——小人、鄙夫
(1)君子务本。 (学而篇第一)
(2)小人周而不比。 (为政篇第二)
(3)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述而篇第七)
(4)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阳货篇第十七)
“君子”“圣人”指有高尚品德的人,“小人”指无德之人,“鄙夫”指轻贱之人。
3.野人、鄙夫——大人
(1)有鄙夫问于我。 (子罕篇第九)
(2)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先进篇第十一)
(3)畏大人。 (季氏篇第十六)
“鄙夫”义为野人,“野人”指未曾做官得过俸禄的人,“大人”指官在高位的人。
4.终日——终夜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卫灵公篇第十五)
“终日”指整天,“终夜”指通宵,彻夜。
《论语》中278个复音词,其词义大部分都比较单一。有近一半的复音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复存在,还有一些意义比较固定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沿用下来,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有的事物、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伴随这一现象在语言学界就会发生《论语》中有些复音词会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消失。比如“陪臣”(陪臣执国命《季氏篇第十六》)一词,“陪臣”指的是大夫的家臣,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都称为“陪臣”。随着封建制度灭亡,这一职位也就消失了,所以,《现代汉语词典》也就不收录这个词了。再比如“俎豆”“笾豆”(俎豆之事《卫灵公篇第十五》笾豆之事《泰伯篇第八》), “笾”“俎”“豆”都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行礼时用它们,所以“笾豆”“俎豆”用以表示礼仪之事。后来随着朝代的发展,这些器皿也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礼仪之事也逐渐淡化,继而消失。因此,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词也就随之消亡。
《论语》中有一部分复音词虽然现在仍以词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汉语词典》中,但它们大都作为历史词语存留在各类学术著作中,而很少被运用于交际。这是因为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对社会的发展最灵敏,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人们观念的改变往往在词汇中得到反映。那些历史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和观念早已不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自然很少被运用。如“诸侯”(桓公九合诸侯《宪问篇第十四》),“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现在“诸侯”一词一般活跃于历史著作中。
有的复音词呈现一种反向发展趋势,由形式和含义都相对固定的复音词变为复音词组。但是这不影响整个词汇复音化发展的大趋势,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上古汉语的词汇复音化还处于初级发展状态,很多复音组合的结构还相当松散,多用于临时组合。以“辞气”(出辞气《泰伯篇第八》)为例,“辞气”是谈吐的意思,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辞气”已不存在,我们运用现代构词法结构分析“辞气”,它更偏向于一个由“辞”和“气”构成的偏正词组“词语的风格”。
有些同义词虽然构成它们的成分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意思不管在理性意义上还是在色彩意义、附加意义上都具有宏观相同性和微观相似性,在现代汉语里为了避免这种重复性,我们往往会对这些词进行筛选,有的被移出《现代汉语词典》,有的被录用。例如:
1.三军可夺帅。 (述而篇第七)
2.加之以师旅。 (先进篇第十一)
3.王孙贾治军旅。 (宪问篇第十四)
“三军”被沿用至今,“师旅”“军旅”被淘汰。
1.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为政篇第二)
2.多见阙殆,慎行其余。 (为政篇第二)
“阙疑”被沿用至今,“阙殆”被淘汰。
1.动容貌。 (泰伯篇第八)
2.享礼,有容色。 (乡党篇第十)
“容貌”被沿用至今,“容色”被淘汰。
1.譬如北辰。 (为政篇第二)
2.譬诸小人。 (阳货篇第十七)
3.譬之宫墙。 (子张篇第十九)
“譬如”沿用至今,“譬之”“譬诸”被淘汰。
1.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雍也篇第六)
2.乡人饮酒。 (乡党篇第十)
“邻里”被沿用至今,“乡人”“乡党”被淘汰。
还有一些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复存在,是因为它们在词序的组合上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临时性”的构成使得词义也不稳定。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复音词从词序组合上来看都是非常稳定的。如“民人”(有民人焉《先进篇第十一》),在《孟子》《庄子》《荀子》等著作中均以“人民”的见次率高,现代汉语择取“人民”为词,摒弃“民人”。
《论语》中有许多复音词沿用至今,并且词义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也有一部分词义发生变化。有的是词义的扩大,有的是词义完全发生了转化,有的是词义的色彩发生了转变,有的是词性发生了转变,有的是词义的缩小。
1.先生 有酒食,先生馔。 (为政篇第二)
“先生”在《论语》中的意思是:年长的人。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先生”还指:对知识分子的称呼;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有些方言里还指医生。
2.颜色 正颜色,斯近信矣。 (泰伯篇第八)
“颜色”在《论语》中义为脸色。《现代汉语词典》还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料或染料。
1.大人 畏天命,畏大人。 (季氏篇第十六)
“大人”在《论语》中指在高位的人,如王公贵族。由于词所指称的事物、现象发生了转化,词义内容也就有所改变。《现代汉语词典》将“大人”释为“成人”,即发育成熟之后的成年人。
2.行人 行人子羽修饰之。 (宪问篇第十四)
《论语》中“行人”是指外交官。《现代汉语词典》里“行人”指的是路上行走的人。
小人
1.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第二)
2.小人之德草。 (颜渊篇第十二)
例1的“小人”指的是平民百姓,地位低的人,从色彩上看它是中性的。例2的“小人”意指人格卑劣的人。在《论语》中,“小人”一词有中性的色彩,也有贬义色彩。《现代汉语词典》释“小人”为人格卑鄙的人,是贬义词。
会同
宗庙会同。 (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中“会同”指盟会,是名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跟有关方面联合起来(办事),是动词。
这些词义发生变化的复音词,有些词的变化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如“小人”既是词义的色彩发生了转变,也是词义的缩小,它原来指“老百姓”一义,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成人”既是词义的完全转化,也是词性的变化,“成人”在现代汉语里还指发育成熟,是动词。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词汇的演变是语言发展变化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词义发展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也最为灵敏。本文对《论语》中的复音词词义状况做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的比较研究,旨在从专书词汇的研究做起,为勾画出各个历史时期汉语词汇史的轮廓提供一定的语料价值,使汉语史词汇研究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