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军
(舞钢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舞钢 462599)
羊肉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肉类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居民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在我国各类养殖扶持政策落实下,羊养殖业不断优化发展,传统放养模式向圈舍饲养模式转变,标准化养殖成为趋势。结合自身养殖实践,笔者整理部分羊圈舍饲养技术仅供参考借鉴。
羊作为喜欢干燥环境的群居动物,圈舍的选址适宜在地势高燥,具备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等基本条件,利于空气流通、污水排放,临近水源和草源,利于节约养殖成本。圈舍的建设要符合畜牧兽医防疫条件,同时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有利于疫病的预防和减少疫病的发生或传播。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活动场地,在场地建设上可以选择沙砖铺地,进行基本硬化,种植树木,利于夏日遮阴,并保证空间足够大,充裕的活动场地不仅能保证羊只肌肉充分运动,提高羊只活力,还能有效提升羊肉品质。
羊作为饲草类动物,能够有效保障充足草料是进行圈舍饲养的前提,才能保障羊群育肥生长。在养殖过程中,适时根据羊的不同生长阶段,搭配不同的草料进行喂养,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喂养引起的羊厌食或食欲下降。可以储存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等草料,不同季节搭配进行喂养,比如夏季搭配紫花苜蓿,可以促进羊群发汗,避免中暑;冬季添加黑麦草,增加饲料热量,抵御严寒。
在养殖过程中,青年羊、壮年羊在羊群结构中保持合理比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羊群整体质量、提高羊群活力,还能保障养殖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做好母羊饲养工作,主要是在母羊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三个阶段调整母羊饲喂量和营养结构,满足母羊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入,促进母羊生产机能。在空怀期,主要保证母羊维持正常机体代谢,搭配饲喂精料和粗饲料,补充青绿饲料,更好储备能量,提升母羊发情及受孕质量,提高双羔概率。在妊娠期,应适时调整饲喂量和营养成分,满足胎儿在不同阶段发育需求,同时注意避免母羊受到惊吓等导致流产。母羊在妊娠前期机体代谢和能量需求变化不大,但随着胎儿不断发育成形,在妊娠中后期,母体会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求增大,伴随胎儿对母体胃部压迫越来越大,应逐步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合理调整饲喂程序和饲养量,最好采取定时定量、多次少量的投喂方式,保障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摄入,对于保障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尤其重要。在妊娠后期,母羊临近分娩的表现有:出现腹部下垂、乳房肿大、阴道充血、黏液流出,伴随母羊极不安定,时卧时起,发出鸣叫等,一旦出现这些表现,就要及时将母羊送入产房待产。注意提前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对产房、母子间及所需工具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保证产房卫生干净,避免羔羊受病菌感染。在分娩时,无论是羔羊两后蹄或是嘴和两前蹄先露出阴户,均说明是顺产,这种情况不必惊动母羊,让母羊安静生产,如出现其他情况,需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待羊羔产下后,应立即将羔羊口鼻内黏液掏出、擦拭干净或由母羊舔舐干净,防止羔羊吞入羊水引起异物性肺炎,同时在距脐部4~5 cm 处将脐带剪断,并用碘酊消毒处理。羔羊出生后应尽快吃上初乳,一般是在24 h 内,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母源抗体,能够为羔羊提供充足能量和蛋白质,还能增加羔羊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羔羊成活率。在哺乳期,母羊分娩后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应先饲喂优质干草、麸皮汤等,待膘情恢复,饲喂以优质干草为主,辅以具有催奶作用的青贮饲料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确保母羊奶汁充足。后期随着羔羊不再依赖母羊喂乳,可逐渐降低母羊饲喂标准,恢复正常饲喂水平。
在圈舍饲养过程中,疫病防控是保障羊群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应适时接种羊口蹄疫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布鲁菌病疫苗等疫苗,且建立养殖档案,避免遗漏或重复接种,一旦出现规模疫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对圈舍、活动场所做好消毒工作。对于圈舍消毒,利用漂白粉、草木灰等对养殖用具进行消毒,并定期对圈舍内进行全面消毒,及时清理羊群粪污,保证养殖环境卫生、清洁,避免蚊蝇滋生,病菌传播。平时做好驱虫工作,根据寄生虫种类针对性用药,对于驱除线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虫可使用敌百虫、吡喹酮等药物,注意驱虫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用量规程进行,避免出现中毒,尤其是进行药浴驱虫时,更要提前给羊群喂饱饲料和清水,保障羊群药浴时不会误食药水中毒,一旦出现中毒,要采取相应措施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