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帆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创新研究院,浙江义乌 322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民众的集体智慧创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的宝贵文化记忆和文化载体。在文化的活态传承中,民众是非遗文化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际上是对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及延续,是“文化自觉”的体现。
自21 世纪以来,“文化自觉”理念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倡导在中国被相继提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文化事项,其中“文化自觉”理念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自觉”理念由费孝通先生最先提出,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最终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初,梁启超先生在《欧游心影录》中倡导:“‘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同时也要吸纳西洋的成就,‘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一个新文化系统’。”[2]这是对“文化自觉”理念的最早论述。之后费孝通先生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提到了“民族自省”,“民族自省”实际上就是民族的“文化自省”。1997 年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社会学和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正式采用了“文化自觉”这个名词并加以详细阐述,“文化自觉”从此成为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民俗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遗产”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最早则来自20 世纪日本、韩国、非洲及拉美等一些非西方主流国家,实际上它是非西方国家文化自觉的开始[3]。2006 年,国内学术界提出非遗保护中贯彻“文化自觉”的理念,代表性人物有高丙中、刘铁梁、高小康等。“其中一些文化,我们内心里认为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它们是我们自我认同的内容,我们把它们看做是和我们的生命互为表里的”[4],这是“文化自觉”在非遗保护中的最早描述。方李莉(2011)提出了非遗保护的新高度,强调要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新起点[3]。高丙中(2012)提出“非遗的文化生态建设需要社会整体的文化自觉,而非遗保护的社会过程正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5]。马伟华(2016)指出“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非遗保护问题进行梳理,将会提升非遗保护问题的整体水平”[6]。鲁可荣、金菁(2016)认为“只有国家、社会和村民等多元主体有共同的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7]。
“文化自觉”理念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上的倡导,可以让民众自觉意识到身边传统文化的价值,获得文化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只有传承主体对非遗本身具有责任感和珍惜感,才能让非遗成为百姓身边活着的传统。
作为2008 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赶茶场”是为了纪念晋代“茶神”许逊而形成的茶场庙会,盛行于浙中玉山一带。在全国唯一现存的古代茶叶交易市场上,当地百姓将茶叶贸易和乡风民俗活动结合起来,世代相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赶茶场”民俗文化活动。
“赶茶场”原始形态始于唐,活动成形于宋,明代是成熟和鼎盛时期,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两个重要庙会节日——春社和秋社,并一直延续至今。对“茶神”许逊的崇拜是“赶茶场”民俗活动的核心,“祭茶神”“演社戏”“迎大旗”“迎亭阁花灯”“迎大凉伞”“乌龟端茶”等都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茶场庙现存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十分罕见的具有市场交易功能的古建筑。
春社、秋社是“赶茶场”的两个重要庙会,庙会的地点均在玉山古茶场。春社举行于农历正月十五,祭拜“茶神”是春社的主要内容,同时会举行演社戏、迎龙灯等民俗文化活动,祈求一年的五谷丰登。秋社(农历十月十五)的活动更为隆重,有着庙会和物资交流的双重特点。秋收之后,老百姓带着丰收的喜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茶场庙赶集,当然还有各种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节目,热热闹闹的茶场庙会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赶茶场”的特点在于“赶”字。无论是春社和秋社,当地及周边的人、货物、民间习俗、民间艺术表演等都“赶”到古茶场来聚会[8]。这是民众自发组织参与的文化集会,农民通过这种隆重而热闹的活动,在不断回忆中构建集体记忆。在共同的文化仪式中创造出共同的文化价值,和睦、协作、孝道、勤劳等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以这种方式得以千年存续。
每一个文化事项的产生都有其核心价值,庙会的核心文化内容是信仰,“集体性民间信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文化共同体的组织和运行”[9]。
“赶茶场”的文化信仰是当地民众对“茶神”许逊的崇拜。相传晋朝年间,许逊游历玉山,见山野茶树遍布,质量上乘;但玉山偏僻闭塞,当地山民不懂茶叶加工炒制技术,茶叶卖不出去。许逊心中十分惋惜,他帮助茶农种茶制茶、利用高山云雾茶叶特色,制成“婺州东白”,茶叶贸易从此兴盛,古茶场从此成了当时官府的贡茶和榷茶之地。几千年来,茶叶种植加工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茶农对许逊的感激和崇拜是发自内心的。“赶茶场”活动中对茶神的祭拜和尊崇是当地民众的共同信仰,更是他们的心灵依托,对当地民众的乡土情感认同形塑具有很大的意义。
“赶茶场”对当地村民而言,是和春节一样重要的大节日。赶茶场期间,庙会周边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的人提前几天就到亲朋好友家做客。参加民间传统艺术节目表演的人包括演员和香客,茶场庙会免费招待一日三餐,费用由村民捐助;其他的观众和客人则由附近村民接待,这已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家家都以客多为荣。这种超越地缘血缘关系的热情好客,正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精神。
庙会期间的特色民俗活动,如“迎花灯”“迎大旗”等是村落集体性活动,需要极强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迎大旗”。大旗制作工艺十分精良,旗头有1.5米高,旗杆长约33米,旗面需要300丈的白底色绸,上面绘有龙、虎、祥云、花鸟等彩色图案。大旗的迎竖需要80 至100 个壮汉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方能竖起,整个过程惊心动魄,稍有不慎就会旗毁人伤。这种大型的集体性活动,需要团队成员高度的信任和默契配合。在活动的过程中,群体内部精神和情感的纽带得到增强,特定的价值和观念得以传递下去。这种文化凝聚力是村民之间地域认同和感情联络的纽带,也是“赶茶场”有着持久生命力和存续力的内在原因。
国家级非遗“赶茶场”的生态存续是非遗传承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赶茶场”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研究,笔者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有以下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作为乡土文化符号,映射了村民共同的乡土情感认同和地域认同观念,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赶茶场”的研究来看,它的活动内容既有对“茶神”的祭祀,又有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活动,还兼备物资交流集会的功能。既能满足民众宗教性崇拜的需求,又能满足文化生活娱乐的需要,是当地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感情调节器”。在历史传承的长河中,“赶茶场”已经深深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成了民众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存在。这些传统文化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是活着的文化,是活着的传统。这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性以及在百姓生活中体现出的与传统文化的自然交融,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础。
非遗是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它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流变应该是民众自主选择的结果。
以“赶茶场”为例,“赶茶场”作为社会自组织的民间传统文化,它的管理组织由各乡村的村委会和族长共同组成。在特殊时期,“赶茶场”曾经一度中断,茶场庙宇被合作社占用。1992 年,村民自主筹建了茶场庙会委员会,募集资金,赎回庙宇并加以修缮,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也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步恢复,“赶茶场”重新焕发生机。所有这些都是村民的自觉行动,并没有政府或者其他外在力量的推动。“赶茶场”走过千年历史,对“茶神”的崇拜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仍然是当地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贸易仍然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并且在茶叶贸易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茶旅文化生态小镇。“赶茶场”的活态传承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民众的自主选择,这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因素。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传承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一同前进,和社会发展一起进步。《2018 互联网用户非遗认知与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在当代社会,我国有80%的人不会主动去关注非遗,“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碎片式的简单的知识组合”[10],这就要求通过创新性转化赋予非遗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魅力,在不偏离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非遗传承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应时而变,创意出新。在对非遗创新性传承的探索上,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非遗文化的跨媒介再现;可以开发非遗民俗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改造非遗手工艺品,应用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和融合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非遗精神,体会非遗魅力,热爱它并愿意去保护、传承它。非遗传承的创新过程,是集体记忆和文化价值观的再塑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的过程。它可以重新焕发非遗文化的魅力,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非遗传承的关键。
总之,非遗是民众的非遗,我们要把非遗变成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使这种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活态传承中得到创新和发展,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民众的“文化自觉”,民众对非遗文化的感情回归和自主选择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