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莹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çoise Dolto,1908-1988年)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教育家,一生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发展于弗洛伊德基础之上,将精神分析的主体对象推向了医学与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越了弗洛伊德,享有“精神分析之母”的盛誉。一直接受传统教育的多尔多为自己向母亲争取了女性学习的权力,使得她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获得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惊愕与坚持,她一生都致力于儿童的发展,将单纯的医学护理转向个体病人再转向个体病人的预防教育,出版了大量关于儿童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多尔多强调社会关系对儿童健康心理的作用,不仅运用生活案例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路径的一般规律,而且她所倡导的预防性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她关于儿童的“身体的无意识”理论在社会关系中得到更好的阐释。她的理论走向了世界千万户家庭,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更让我们贴近科学、生活,对儿童的生长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及思想上的一些启示。
身体的无意识形象是多尔多的一个重要概念,甚至可以说涵盖了多尔多的临床概念,身体的无意识形象概念的运用使得之前弗洛伊德伊德无法解答的问题得以解决。她以敏锐的眼光,通过多年反复观察临床事实的实践,认为需要治疗儿童的身体是由身体维度和情感维度所构成,治疗的方法不是像维果斯基强调对缺陷儿童的诊断和后期的社会性补偿,突出让缺陷的儿童克服当前的困境,而是将如何解决问题移置“如何预防”之后,强调效果的长期性,身体的无意识概念是多尔多在多次的临床实践和自己作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经历中不断修改、完善的,最初出现在多尔多名为《人格学与身体的形象》的文章,后又在《欲望的游戏》中根据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进行反复斟酌,多尔多认为儿童从生命之初就存在身体的无意识形象,发生在儿童的镜像阶段之前,即三岁左右。她将儿童运用自身的感知觉(多尔多所说的身体形象)“处理”包围在身边的社会关系,即儿童在自身与他人关系中的生长,称之为“身体的无意识形象”。她认为儿童的身体是会表达情感的躯体,包括导致疾病的产生,身体、心理与无意识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情感最初是来源于母亲的妊娠期,母亲是否与它相交流、对话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影响儿童身体所反映出来的“疾病”。
从这可以看出,身体的无意识形象实质上是由身体形象和身体图示构成,两者相互转化、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在此发展过程中,家庭对儿童的照料关系、社区文化对儿童的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从出生开始,是处于众多“关系”之中,而“关系”是通过成人用语言向儿童传输它所在的环境信息,不断获得自身身体形象的自我表象以及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即身体图式,通过于周围关系的不断接触、发展,将外部的活动逐渐内化,在每个阶段形成稳定的身体形象,从而为接触下一个阶段的到来而准备,如儿童要从脐带阉割顺利过渡到口腔阉割。多尔多所阐述的身体的无意识形象是从妊娠期开始,她通过生命最起源的地点探究、尝试解释儿童身体在生长中出现的任何现象,并努力用语言与她们交流,对于现在的儿童的而言,她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学校的关怀与教育,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对于幼小的她们的成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儿童对话、尊重她们,用语言来说解释她们的行为正是多尔多初步构建身体的无意识形象理论的核心。
多尔多将精神分析的“门槛”对象下移到了儿童,对身体出现疾病的儿童以及儿童教育问题用生活的案例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多尔多一系列的远见卓识。
首先,她一生受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按照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海平面下的巨大冰山是被抑制的无意识,人的行为是无意识的体现。多尔多认为儿童所呈现出的紊乱,只有通过儿童无意识语言的倾听,寻找紊乱发生的意义,才能帮助儿童恢复身体的状态,由躁动转为平静。儿童的哭闹、厌食、神经症等所产生的痛苦并非像成人所看到的简单的表象那样:她只是身体器官出现毛病了,看医生就可以,不需要担心。产生身体疾病的儿童对多尔多而言是需要倾听平等的人群,她们需要成人通过倾听她们无意识,阐释儿童复现表象的意义。通过复现表象以帮助她们去解码,让儿童本身用言语去表达自我感受,这种言语可以是肢体语言、也可以是绘画、沙盘。多尔多认为身体的病变是身体通过无意识表达了某些东西,关键不在于事实是什么,而是这些事实被他人所感知的方式。多尔多的结论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不是儿童身体器官的病变,而是它的“发生机制”,它的“发生”是需要被倾听的痛苦。
其次,认为预防是儿童疾病产生的主要路线。多尔多认为“我们必须和孩子们一起工作,去预防将来会在成年期发作的不可逆转的精神症状。”其中父母照料方式是预防儿童疾病产生的主要领域。在儿童成长直到成熟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关注的只是儿童的身体,照料的也是他的身体,也不考虑自身的言行与态度对儿童产生的作用。当他的身体出现毛病时,很少有人主动意识到儿童因为某件事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却最终以身体疾病的方式暴露出来:他病了。其实并非儿童的身体产生了器质性的病变,而是儿童与他的监护者关系紊乱(由于某些经历所引发情绪的波动)而引起了儿童身体的反应,忽视了婴幼儿也会有和成人一样会产生致命的低落地情绪,这些却被习惯性的遗漏与忽视。从事儿科学研究的于连·可昂索拉尔医生认为这些疾病产生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儿童的情感受到忽视;二是监护者的过度保护;三是儿童与监护者关系出现断裂。与之相对应地解决办法,多尔多认为满足儿童交流地欲望则是最好的办法,她指出人们会经常地谈论儿童,但却不怎么和他交流,特别是那些患有残疾和智力发育不全的儿童来说与他们交流是有用且必需的。
最后,主张儿童的教育本质上是关系化的教育。在多尔多眼里哺乳在母亲乳头上的婴儿嘴唇的形象是婴儿的身体无意识形象,他与母亲的关系则是身体形象,即“嘴唇——乳房”,这种关系不仅是生理上的欲望,也是带有情感的欲望,这种情感一旦被异化、出现断裂,儿童的生长会出现缓慢,甚至停滞。而治疗儿童疾病的药方多尔多也明确指出来了,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并非简易的一问一答或者拒绝式的问答,而是关注儿童的欲望与情感需要,将自身身段与儿童的世界尝试放在一个频道,用可延续性的语言经营监护者与儿童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具有辐射性的,如果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来说他更愿意将自己敞开去面对、好奇这个世界,反之,则会将会使自身坠入自我矛盾、自我怀疑的深渊。然而,现在的生活状态使我们都活在焦虑中,父母为儿童的未来焦虑,儿童为考试分数焦虑,儿童的身体无意识形象被焦虑所禁锢。无论如何,父亲、母亲与儿童需要在相互价值平等的话语关系,“人身上最重要的还不是肉体,让他活着的是他和与他交流的那个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在长达十几个世纪中人们常常将儿童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情绪发泄的通道。在西方,只有在画家将裸体的婴儿展示众人面前时,儿童才得以关注,甚至带有欣赏的意味,而同样也作为人之为人的儿童本身来说,没有人在意她们脆弱的心灵,没有人关注她们内在感受的表达方式。长久事实说明,儿童全身心发育从妊娠期开始就需要预防,需要他的父母营造与这个生命相互依恋、安全、能表达自己身体情绪的关系氛围,而且多尔多的这个“定律”,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性,对每个个体都适用。
多尔多关于从自身成长环境、身体无意识形象的案例分析,无外乎是想说明儿童与周围世界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现在、未来的生活样态,最主要的是掌握“权力”的父母要学会像亲密朋友那样与儿童真实的交流。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还是现代处于焦虑父母的全世界儿童,他们在寻找内心自由空间的行为会马不停蹄地受到关爱他们父母的禁锢,“不、应该是这样”,他们自以为爱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囚禁了儿童,得到了乖巧,被驯服的“奴隶”,剥夺了儿童长期的生活能力,包括好奇心、冒险精神、坚持与忍耐等等。从对儿童教育这个关注度来看,父母与儿童的关系经历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即过度缺乏关注到过度保护儿童,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给予儿童一定生长空间的时间,把焦虑的心暂且收一收,让儿童自己去体验时间,去感受并建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时,多尔多的身体无意识实践也说明,父母不应该只关注儿童行为的表象,应该主动的与他平等的交流,去真实的感受他的情绪波动背后的原因,如,当一个要工作的母亲离开还在摇篮床绝望哭泣的婴儿时,母亲这时候需要用语言让他感受到你的离去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离去,你的离去是否是抛弃还是时间的等待会再见到,这种时间的经验,会让儿童理解你,让他本身处在一个心理的安全期,这种安全期是需要时间等待的一种有完整事件的心理准备状态。
多尔多的身体无意识形象首先是强调身体存在的客观事实,其次身体无意识形象是建立在至少有两方关系的基础之上,处在关系健康的儿童会比较顺利地迎接下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反之成人就会看到儿童的身体出现了器质性的病变,这种发生是复杂的,根据多尔多的实践,她强调儿童身体的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恰恰儿童的认知就是在两者作用中不断形成,这种身体体验构成了认知过程的基本素材,多尔多强调地这种“关系”正是想让父母抓住儿童发展的心理敏感而又脆弱地阶段,用语言的方式将自身的想法、感受与之交流,这种经验并非是实实在在的想让儿童掌握某些知识或者技能,而是父母、周围与儿童有社会关系的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与焦虑,可以是肢体的、语言的,这种有温度的交流能让儿童亲近的人离开时仍然保留情感的经验支持。
总的来说,多尔多一生致力于儿童的利益,她的身体无意识形象所折射出来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来说是史无前例和特立独行的,她着重强调儿童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预防第一”的思想,当今来看,前者开始“生根发芽”,后者已是“遍地开花”。令人惊奇的是,近年来,学术界热衷于“具身认知”思想的研究,竟然都可以从多尔多为儿童利益出发的视角找到异曲同工之妙的相似之处。当下,虽然各种育儿教育指导手册随处可见,但大多数父母却是照葫芦画瓢,顾得了书本,却顾不了还未说话、未学全话的儿童的内在情绪的欲望需求与表达。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低姿态,从他们的眼里看世界,为他们能自己面对世界是给予充足的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