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型高职农业类留学生培养途径研究

2022-01-01 00:26韦庆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型留学生一带

韦庆翠 李 霞 许 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近90%为发展中国家,而且多把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到目前已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中来,构建起的国际环境让全球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在这些发展机遇中起的作用是举足亲重的。而高职教育作为肩负着职业领军重任的一颗璀璨之星,在这些机遇浪花的冲击下突显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与光芒。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教育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现有人力资源水平尚未达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而且缺乏“泛国际化”特征。同时伴随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可,来华留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数量迅速增加,职业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越南、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安哥拉等农业主产国的来华留学生,多选择农学类专业作为他们留学的主修专业类别。当前,我们农业高职教育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支持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养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下国家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在此背景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明确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应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凝练创新型农业类留学生人才内涵,剖析创新型农业类留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型农业类留学生培养路径,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创新型高职农业留学生的人才内涵

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产业需求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内涵。“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内涵必须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以及对农业人才规格的现实需求。首先,高职农业留学生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掌握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农业技术、工艺、规范,能够立足各国实际情况,将新模式、新品种在“一带一路”农业中落地生根;其次,高职农业留学生培养必须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批判性地创新与应用先进农业研究成果;再次,他们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应立足国际视野,关注多语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高度认同我国文化意识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和经济的沟通与交流;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农业人才,必须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劳动价值观进和劳动素养。

2 创新型农业类留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专业规划和发展调研,农业类来华留学生普遍暴露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汉语言沟通能力不够、技术技能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普遍达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农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需求。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出的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缺乏显著的辨识度,人才培养规格中缺乏国际视野和跨国沟通能力的定向培养。

2.2 “三教”改革缺乏动力

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三教”改革没有引起各方足够重视,目前,拥有来华留学生的高职院校普遍站位不高,没有将留学生招生与教育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认为农业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不具备彰显“大国农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三教”改革中缺乏源动力和紧迫感,出现与国内学生培养路径趋同的状况,致使培养目标达成度上远未达到“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毕业生的期待。

2.3 校企双元育人不够深入

校企双元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形式,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在农业类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中,由于国家制度限制和安全考虑等多种因素,校企合作育人普遍存在不深入、表面化的问题,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即便部分院校引进企业合作,也大多停留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短期体验,合作形式流于表面,基本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学生在就业之前对行业对岗位知之甚少,难以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无法在毕业前练就过硬专业技术技能。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型高职农业类留学生培养途径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实际需求,按照国际化标准开展来华留学生培养,努力提升我国农业高职人才产出度和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国际认可度。

3.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高职类院校留学生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不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用人需求,其中最大的短板便是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国际视野,不具备扎实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在“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立足农业国际化标准和创新型人才需求,更科学地制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制定完成之后,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科学稳健的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经过调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农业人才市场需求,根据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来分析国际化农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而确定高职农业类来华留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3.2 积极推进“三教”改革

3.2.1 采用趋同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生源类型多样,各国教育基础与教育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除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教育特色,采用“趋同管理”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生源地的留学生“个性”需求,针对性开展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尽最大努力提高留学生教育投入,聚焦留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和人才产出度。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农业类留学生,积极新型、实用教学方式,通过有效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来促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薄弱的问题,在大一新生来校后立即开设一年的汉语课程,并且督促学生必须取得HSK4证书,实行学历证书和HSK证书“双证书”制度。同时,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定期开展汉语角活动,鼓励中外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主题交流。组织中外学生组成“混编话剧团”开展话剧社活动,提升留学生的汉语表达和文化理解水平,加强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关注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好外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师引导下多种渠道开展自学。

3.2.2 强调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紧扣创新型高职农业类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上应强调“多元化+个性化”,建设留学生优秀课程和教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一带一路”留学生培养方面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开设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普通话培训和心理辅导培训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和个性化辅导。通过不断努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逐年得以提升,学生对江苏农牧的教育满意度亦在不断提升。另外,创新型高职农业类留学生培养更要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和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内容丰富、文理交融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拓展课程。

3.2.3 鼓励过程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留学生学习考核多延用与国内学生考核方式,致使考核方式与考核目标不匹配,无法真实反映留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因此,需要根据留学生特点创新考核方式,考核目标注重培养实效,聚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和实践考核为主。积极深化学分制改革,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奖项、科学研究成果、社团活动、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等内容纳入学分转换,推动留学生考核从关注知识体系构建向反映学习效果和技术技能开发应用能力转变。

3.2.4 推行共享化和专属化的实践教学

聚焦农业类留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实训资源共享化和专属化相结合,在充分利用国内学生现有实训资源的同时,积极开拓留学生专属实训资源,与省内涉外农业企业合作,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或项目,将“研”融入留学生培养全过程,以留学生参与教师教科研项目为抓手,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统筹组织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3.3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来华留学生

强化与涉外农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开设“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班,创新农业类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到涉外农业企业海外公司顶岗实习。通过“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班的教育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国际标准和涉外企业文化的融入,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已经熟悉涉外农业企业的工作流程、行业标准,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相应岗位独当一面,既减少了企业的再教育成本,又缩短了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磨合时间。

猜你喜欢
创新型留学生一带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