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握价值取向 问题引领学生阅读
——例谈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

2022-01-01 07:07鲍宗武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圆明园战士革命

文 鲍宗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中,精准把握价值取向,以问导学,可以改变当前教学起点不明、泛泛阅读的现状,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

一、于学生认知空白处提问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中,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等限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对文本的内容产生认知上的空白。教师在学生认知空白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产生的心理隔阂,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情,以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主要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遭受到了英法联军的烧杀抢掠等,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惋惜之情和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之情。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后很容易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以及作者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但是他们不明白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教师在学生的认知空白处进行提问,很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顺着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让学生借助纪录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前世今生”。有了影视资源的介入,学生的视觉自然会受到很大冲击,他们与作者同喜同悲,与历史共融,情感得到了升华,更加真实地汲取到了文本所传递的精神力量。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认知空白处巧设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认知空白得到填补。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纪录片《圆明园》,使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前因后果有了清楚的认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历史的烙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于文本情节冲突处提问

许多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常常会有一些冲突的地方,这为学生的思辨阅读提供了契机。教师在故事情节冲突的地方进行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深刻认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处,还可以使学生在思辨阅读中走进阅读的深处。

五年级上册《小岛》一文,讲述了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所管辖的无名岛的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表明了小岛上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战士们对小岛的热爱、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是无法动摇的,赞扬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第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主要人物都有谁。这个问题紧扣文本核心人物,为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厘清文本内容,说说文章围绕将军和士兵写了哪些事情。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本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第三个环节,聚焦文中的情节冲突处,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教师提出问题:将军定下规矩,为了减轻小岛的负担,必须返回军舰吃饭,可是他为什么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规矩,决定不仅要在岛上吃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这不是出尔反尔吗?你如何看待将军的这种行为?再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就故事情节冲突提问,使学生明白了将军是一位关心战士、不搞特殊、不给海岛添麻烦的人。战士们种菜的土和种子都是从自己家乡里带来的,岛上蔬菜的种植不易,他改变自己决定的目的是想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从将军离岛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对战士们的崇高敬意。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将军与战士们平等的精神感受得也更为深刻。

在《小岛》教学中,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就文本情节冲突处进行提问,使学生对将军与战士们的精神品质感受得更加深刻,凸显了课文的主旨,把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价值落到了实处。

三、于文本留白处提问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中,作者根据事情发展或者表达的需要,经常会设计一些留白之处,以至于学生对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留白处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升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语文要素,促进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多元感知。

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文第3 自然段中写了朱德同志白天与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常常整夜整夜研究怎样与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很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这部分的描写会给学生一种很突然的感觉,这显然是作者有意的留白。在文本留白处教师可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大家在藏朱德扁担之前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大家在藏朱德扁担之前肯定已经对他进行了多次劝说,可他不听,大家才只好想出了把朱德扁担藏起来的方法,这样对留白之处提问补白,使得文本内容更加丰富。又如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描写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和母亲多次劝他离开,可他仍然坚持工作,不肯离开北京。教学时许多学生会对李大钊的这种做法不甚了解。局势越来越严峻,严峻到了什么程度?李大钊为什么仍然不愿意离开?这些文中并没有细说,只是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带过。教师就文本留白处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主动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李大钊被害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落实了“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语文要素,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留白处进行提问,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让学生学会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于学生价值认同处提问

价值认同指的是人们对于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也指学生的信念、理想和追求等共同的价值观。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中,这里的价值认同主要是指学生对于革命传统教育类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或者事件的认知、情感等形成的意义共识。教师在学生对文本的价值认同处进行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成为对学生渗透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描写了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不同情怀。教学时教师在文本的价值认同点处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毛岸英遗体是否需要运回祖国的看法。在价值点处进行提问,学生从作为父亲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立场上进行分析,真正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五年级下册《清贫》一文主要记叙了方志敏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贵品质。在这篇课文里,方志敏与两个国民党军官的对话表现了共产党员的清贫。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价值认同处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说说对清贫的理解,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方志敏的精神品质感受得更加深刻。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教育?教师对文本的价值认同处展开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是根植“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准把握价值取向,以问题来驱动学生的阅读。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落实语文要素,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圆明园战士革命
朱彦夫:永远的战士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印象·圆明园
沙漠中的“战士”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游圆明园有感
鸡蛋战士
中国的出行革命
圆明园里过大年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