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宝芹
《观潮》是写景类的经典课文,被统编本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观看钱塘江大潮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之情。针对第二学段学生的特点,教师秉承教材编者的编排用意,精准解读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紧扣语言,感受自然之美和鲜明画面,洞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总是依循着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回归整体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在脉络,建构起学生阅读的初步体验,使学生形成整体认知,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为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先从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的基本定位入手,先后拓展古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语句。如王在晋《望江台》中“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刘禹锡《浪淘沙》中“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苏轼《观浙江涛》中“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些古典诗词中的语句,形象鲜明,语言也相对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大潮气势,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朗读中蓄积情感,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妙用。
纵观整篇课文,作者始终以“观”为线索,以“奇”为着力点,层次鲜明,结构严谨,依照潮水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的顺序来写。这些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本操作,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并不算难,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即可。但仅仅停留于此,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就只能搭建相应的骨架。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文本的整体感知不能停留在划分层次、梳理段落的层面上,而需要将思维伸向每个部分的内容中,与所梳理的层次结构形成巧妙的对比。如在“潮来之前”,笔者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初步感受观潮人数之多,兴趣之大,从反面衬托出大潮之“奇”;“潮来之时”,笔者则根据潮来的远近变化,加强学生之间的描述,通过视觉层面的景象与听觉层面的声音进行多维交织,感受大潮势不可挡的壮观气势,帮助学生强化大潮汹涌澎湃的奇特之势;“潮来之后”,则是借助于时间之长和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等,再现了大潮虽然退却,但气势犹在,再次凸显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
这一板块的教学,基于整体感知的视角,不仅从骨架层面梳理了作者的创作思路,还展现了每个板块的核心内容,明晰了各部分描写的着力点和具体内容的不同。
写景类课文并不是对景物的客观再现,而是作者融入了自身的认知情感,将独特的认知体验融入其中。因此,教师要紧扣文本语言描写的信息,采用移情体验的策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感受景物的特点,洞察作者写作的独特智慧。
《观潮》一文是作者视觉、听觉和感觉多维感官共同体验的成果,依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对大潮来临时的形态和声音进行了多维的认知,展现了大潮整个动态过程的变化。如学习潮水来临之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若隐若现”等,结合生活经验浮现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在大潮来临之前的宁静幽雅;学习潮来之时,就可以激活学生的原始学习经验,借助前后文字的差异对比,以静衬动,将文本语言划分成为形态和声音两个维度,感受大潮的来势凶猛,想象壮观的场景。如大潮刚来时,紧扣“闷雷滚动”感受声音的沉闷。随着声响越来越大,引导学生将关注的视角从声音转向画面,可以梳理大潮形态变化的状态,如从“一条白线”到“逐渐拉长”,从“变粗”到“横贯江面”,直至最后“两丈多高的水墙”,使学生在思维意识中再现语言中的画面。
从声音到形态,看似语段教学已经告一段落,但实际并没有真正洞察作者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纵观整个语段,作者除了描写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之外,还描写了心中所感受到的,融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感知信息,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作者从看到的、听到的而产生的联想,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些语言对作者所见和所听、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切换,紧扣潮来时的声音和样子,展现出了潮水从远到近之间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这种动态的变化是富有层次的,同时蕴藏着鲜明的画面感,形成了“文中有画”的表达特点。
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充分开掘出课文语段中所蕴藏的审美价值,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想象意识,相机培养了学生的移情能力。整个过程,教师将语言、画面和音乐进行有机匹配,引导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将文本语言理解转化为画面想象这一能力的意识。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因此,教学绝不能停留在理解文本信息、感知文本内容的层面,而需要从作者表达和言语形式的角度展开。写景类课文蕴藏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包含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和情意之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借助语言平台,借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观潮》一文,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就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教师要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如描写潮来时的第4 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依托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具体的画面,感受大潮的汹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从作者表达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为什么阅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就如身临其境?语言文字之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表达魅力呢?当学生抛开文本内容的语句,而关注作者的表达和语言所展现出来的形式之后,就不难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表达魅力:其一,多样化修辞手法的独特运用。在这一段文字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单一层面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之外,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着力感知多种修辞手法综合使用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从比喻的手法来看,作者将“大潮”比喻成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重在展现大潮声音和形态的壮观气势,让读者能够从生活中、影视剧中所看到的画面,来类比和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但同时这句话后半句中“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则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潮水奔涌过程中由远及近的动态之美,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气息。而综合起来观照,就不难发现,比喻和拟人的巧妙融合,形成了表达合力,将大潮的动态画面展现得尤为明显。其二,作者多采用短句,而且四字词语运用也非常丰富。比如语段中的第一句话“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都是以短句为主,有的分句只有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朗读起来富有极强的节奏感,而其中的四字词语,也起到了烘托气势的表达作用,比如“白浪翻滚”“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 浩 荡 荡”“山 崩 地 裂”“颤动起来”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短句和四字词语连用所形成的表达气势。
只有将学生的阅读思维从内容转向表达,写景类课文才能真正凸显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从文本的理解入手,通过品味、想象、洞察,习得语言表达的智慧,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