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古文四法

2022-01-01 07:07葛晓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字字女娃王戎

文|葛晓敏

统编本教材中小古文的比例明显增加,小古文的教学也逐渐得到教师们的关注。学生看到古文往往会出现畏难情绪,其实这些小古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怎样教学小古文会让学生们容易接受,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呢?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总结出教学小古文四法。

一、熟读成诵,读出意韵

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音韵和谐,适宜朗读。教学小古文最根本的策略应该是读,“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智慧。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囊萤夜读》中“萤”“恭”是后鼻音,“胤”“勤”是前鼻音,“盛”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chéng”,要做到字字标准,字字饱满,字字响亮,读准读通。

再读,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如《囊萤夜读》中,师读“胤”,生接读“恭勤不倦”,师生共读中渗透了主谓之间停顿的规律。

三读,边读边思,读出深意。无须多解释,读着读着,意思就出来了,意韵就出来了,对古文的内容就慢慢有了理解。《囊萤夜读》中读到“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时,让学生思考这件事印证了文中的哪个词语,学生深刻体会到车胤“恭勤不倦”的品质。

二、借助注释,读懂古文

阅读小古文的关键一步就是看注释,注释既有文章的出处,作者的介绍,还有关键字词的解释。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对“尝”“竞走”“信然”等关键字词都有注释,可以说学生自己阅读了注释,就很容易完成课后习题“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结合插图,领会内容

教材中的小古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从古人的发型、古人的服饰、古人用的器物可以看出古人的年龄,所在的朝代,也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容。如在《司马光》一课的插图中,有一个大大的“瓮”,是口小腹部大的陶器,和我们现在的“缸”的样子就不太一样,为后文营救小孩难度大埋下伏笔。《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的插图中,可以看到李子多得把枝条都压弯了,就很容易理解“李树多子折枝”这句话。

四、对比探究,加深理解

1.古今内容对照

教材中选取的小古文,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囊萤夜读》《铁杵磨针》《学弈》等,都有与之对应的现代白话文小故事,把现代文与古文对照着读,阅读现代文可以对小古文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体会文言文语言的凝练之美。

古今内容对照着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古今词语意思的不同。比如古文中的“走”的意思与现在“跑”的意思相同;古文中“女娃游于东海”的意思是“女娃在东海游泳”,与现在的语序也不一样。在对照中感受古今语言的异同和表达上的差异。

2.前后知识对照

学习小古文在于积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入辨析,进行探究。比如《精卫填海》“名曰女娃”中“曰”是“叫作”的意思,而《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答曰”中的“曰”是“说”的意思。学生在前后知识的对照中,可以不断巩固旧知识,同时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3.上下文对照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诸儿竞走取之”写出了其他学生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这样的对比描写,引导学生思考,更能让他们体会到王戎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在对比中,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感。

小古文孕育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在教学小古文时,让学生在诵读中悟出意韵,用注释理解文意,借插图领会内容,在对比中加深理解,相信学生会对小古文更加喜爱,理解会不断深化,并能从中感受到小古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字字女娃王戎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吝啬的王戎
读扶贫日志
王戎识李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字际关系例释
吟诗品母爱,字字见真情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