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小英
批注式阅读,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批注纳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地写批注,比如写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白式批注、欣赏式批注等。写批注,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力。
批注是我国传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切中肯綮、较少迂回。所谓批注,就是指批语、注释、注解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随手将自己的思考用线条、符号、文字、图表等多样化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自我阅读感悟、思想和情感的真实的、真切的表达。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批注纳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地撰写批注,从而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思考、探究。
批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眉批、旁批、尾批、总批等。批注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多元的,可以是感想、质疑、总结、赏析等。在批注式阅读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批注符号,从而让学生的批注规范化、符号化、统一化、标准化。比如“○”表示要掌握的生字,比如双横线表示重要的句子,比如曲线表示优美的句子等。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感想式批注,也就是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字性、符号性批注。
感想式批注是最为常见的批注形式,是一种个体化、个性化的批注形式。感想式批注表明,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以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是沉入文本之中,有着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文本中的一些吸引人的情节、人物形象等,都能给予学生的批注以启发。
如教学《将相和》(五年级上册)一文,学生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等很感兴趣,同时对蔺相如赞赏有加。如有学生读到“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时,写下了这样的批注:“蔺相如,好样的!”有学生在读到“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是不会信守承诺的……就叫手下人化了妆,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时,这样写道:“蔺相如,你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如果穿越时空回到现代,你一定是一个出色的特工。”有学生在读到“秦王双手捧住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时,这样写道:“秦王,你出尔反尔,无耻至极,你根本不得人心。”……尽管学生的批注充满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但这样的批注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是学生阅读思想、情感的真切表达,因而读来还是很入心的。感想式批注,彰显着学生语文阅读的别样眼光和情怀。
在阅读过程中,当学生领略到字词的准确生动、修辞的灵动应用的时候,就能自然地生发一些感想,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批注。对于学生来说,批注不应当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强加,而应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批注式阅读丰富了学生阅读感受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个性,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求。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思考,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出现一些阅读的障碍……这些障碍、困难等会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提出一些思考,提出相关的质疑。质疑式批注彰显着学生独特的阅读思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质疑,利用学生的质疑,进而让阅读教学更有方向,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的整体效能。
如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四年级下册)一文时,有学生在课文的旁边标注了自己的诸多质疑和思考,如:“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恐龙演化成鸟儿,仅仅凭借着有羽毛的恐龙就能断定吗?”“人和猿猴是同一个祖先吗?”“人和其他的动物是否也是同一个祖先呢?”……学生的批注反映着学生独特、深刻的思考。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现代网络,对批注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从而助推学生阅读思考走向深刻。在阅读中,学生不仅根据课文中的相关依据来解疑释疑,更积极、主动地寻找证据。这样的阅读不再是一种被动、肤浅的阅读,而是一种主动、深刻的阅读。同时,这样的一种批注式阅读,让学生超越了语文教材、超越了有限的时空——课堂,而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跨学科、跨界阅读,走向了无限的时空——课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批注进行梳理、总结,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质疑式批注体现着学生的主体精神,体现着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质疑、评价、批判,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真正的主体阅读。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尊重、呵护,而不能嘲笑,更不能呵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激发学生写批注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写批注的创造性。
学生的阅读不是机械的、肤浅的、被动的阅读,而是伴随着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评价,并会积极展开彼此间的交流。在反思性的评价批注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融入文本,进而抵达自主、深入、敞亮的学习境界。评价式批注阅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如教学《桂花雨》(五年级上册)时,笔者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写上批注,从而捕捉学生的初步感悟;在细读课文时再次让学生写上批注,从而洞察学生的阅读思考。比如在初次阅读课文时,有学生在“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一句旁边做了批注。学生的批注各不相同、丰富多彩。如有学生写道:“这一句话的情感很丰富,有期盼、有撒娇、有疑问等等,作者写得精妙。”比如在细读、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有学生在文本中的“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一句旁写了这样的批注:“这一句话中的‘浸’字用得好,我仿佛都能嗅到桂花的香气,作者琦君真善于用词啊!”有学生在文中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一句旁写了这样的批注:“母亲是一个怀乡之情的人哪!”也有学生这样批注:“家乡的桂花含着深深的邻里亲情,所以虽然说杭州的桂花香飘十里,也比不上作者家乡院子里的那一棵,表现了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怀念。”评价式批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积极的点拨、启发,全面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进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知、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探究。阅读是一种对话,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逐渐走向深刻时,学生自然能对文本展开积极的反省,自然能对文本展开积极的对话,因而自然能进行评价批注。
评价式批注,是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能动的阅读者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阅读搭建支架,从而让学生能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交流。评价式批注能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锤炼学生的阅读语言,从而能助推学生在阅读中自悟自得。
批注式阅读,可以作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的重要载体、媒介、方式、路径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式批注、对话式批注、联想式批注以及欣赏式批注等。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批注中进行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