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桐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23)
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班级之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一个名为“恐惧说”的电击实验验证了一个结论:合群可以减少人们的恐惧,同时他也提出:小群体是人们社会性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不能仅从个人的心理角度去探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现象。此类群体具有存在隐蔽性、结构稳定性等特征,它的重要作用往往突显在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人发展双重主体维度中:一方面它深刻影响着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关系到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其管理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这类群体的学习及身心发展状况,从而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引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当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时,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同一时期内,也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非常需要在班级中得到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产生孤独感,影响进一步发展[2]。从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心理状况,尽量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提出的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我们探讨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提供了分析视角,该理论把一个班集体比作一个大的群落,其中的非正式群体可以看作是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种群[3]。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时还要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充分考虑与非正式群体相关联的各个要素,要平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学的初中教师为主体进行调查,并对学生也进行了补充调查,试图在全面了解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以及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本次调查选取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学的部分班级师生为样本,在2019 年4~5 月之间分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发放210 份,回收205 份,有效问卷205 份;教师问卷发放210 份,回收202 份,有效问卷202 份。为了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补充,又在2019 年5 月随机对参与问卷调查的15 位教师(包括4 个初一教师,6 个初二教师,5 个初三教师)和20 位学生(包括6 个初一学生,7 个初二学生,7 个初三学生)进行了电话和微信访谈。
在研究中发现,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班级日常活动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日常活动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有38.54%的学生认为只有小部分常规的班级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甚至有11.71%的学生认为常规的班级活动无法满足其活动需求。这些数据表明,初中班级内的日常活动并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会降低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与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2)因志趣相投、情感相融而聚集在一起
调查结果显示,有42.44%的学生选择朋友的原因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当被问道“你有自己的小团体吗,你是怎么选择的”时,根据20 位学生的访谈回答,可得出如下结论: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朋友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3)非正式群体都会有一个核心人物
班级中一些学生有较强的组织力和感召力,对别的同学产生吸引力,因而就容易形成以此人为中心的班级小团体,即非正式群体。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有50.24%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在的非正式群体都存在着一个核心人物,这个核心人物是形成整个非正式群体的关键,他们的想法和言谈对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与发展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1)教师管理的态度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有56.44%的教师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甚至有少部分教师觉得没有必要进行管理,这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态度并不是主动引导的。在访谈中,当被问道“您如何看待这种小团体”以及“这些小团体对班级建设有什么影响”时,绝大部分教师都认同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普遍性,但大部分教师认为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甚至会损害到班级和他人的利益。尽管存在刻板印象,仍有51.98%的教师认为管理好非正式群体可以促进班级团结,而在平时的沟通与交流当中,大部分教师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流频率还是低于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交流频率。
(2)教师管理的策略指向
调查结果表明,有42.09%的教师管理非正式群体的方法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甚至有小部分教师会进行惩罚打骂。此种硬性的管理方法并不利于引导非正式群体向促进班级建设的积极方向发展。在管理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40.59%的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方法,然而差别并不大。但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特点不同,问题不同,采用类似的管理方法,收效甚微。同时,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管理好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非常必要。根据教师的访谈回答可以得知,在管理核心人物上很多教师都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觉得这是一个长期工作,必须先对核心人员“正三观”,再“明事理”;也有的教师认为首先要了解他们,赞赏他们,然后再做一些思想工作;还有部分教师提出要和他们平等对话,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事情,倾听他们的声音。
(3)管理过程中的合力
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在管理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要平衡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因此,家校联动对于管理此类群体非常重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74%的教师会经常与非正式群体成员家长进行沟通,大部分教师只是偶尔与其进行交流。在访谈过程中,当被问道“您会与这些同学的家长经常交流与沟通吗”时,大部分教师表示只有出现了问题才会与非正式群体成员家长进行沟通;也有些教师反映,平日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家长交流比较多,因为此类群体问题行为较多。这也体现出家校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4)管理过程中的障碍
通过调查得知,有56.44%的教师认为管理非正式群体会给日常管理班级工作增添难度。有59.41%的教师认为在管理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问题总是会反复。也有部分教师透露由于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用,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沟通存在困难。而当对教师进行访谈问道“您认为在管理过程中您还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时,有教师认为自己在教育非正式群体成员过程中还是缺乏耐心,没有和他们进行平等交流;也有一些教师反映因为班级人数比较多,有时会忽略边缘化的同学;部分教师觉得自己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其他方面的情况没有给予适当关注;有教师明确表达和学生家长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5)学生对教师管理效果的反映
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是否满意呢?本文也针对这个问题对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被指出错误时,47.32%的学生认为教师沟通时的态度对于他们能否改正错误非常重要,甚至有部分学生表明本身自制力较差,难以改正。在关注程度方面,有35.6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关注度较低,根据访谈回答进一步得知,大部分教师比较关注班级内的正式群体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通常不会干预。在管理方式上,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以尊重为前提去管理非正式群体。当在访谈中学生被具体问及“你希望教师如何管理和引导班级里的小团体,你有什么建议”时,有学生认为教师要多开展除学习外的团体活动;也有学生提出教师适当管理即可,无需刻意引导;还有学生要求教师“瓦解”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成员心理不成熟,自控力低,存在从众心理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当非正式群体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时,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坚守原则,不去跟随;当与教师沟通并被指出错误后,有部分学生承认自己自控力差,想要改正但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在一个复杂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加强,希望能够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遇事也不愿与父母教师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同时,他们比较敏感,容易冲动和兴奋,自控力低。不仅如此,作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在人生阅历、知识、财富等方面毕竟有限,难以准确定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外界的思潮、氛围具有较强的感受和模仿能力,如果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决策能力,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4]。
(2)教师掌握基本管理策略,但对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认识不够客观和充分
通过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管理非正式群体是可以促进班级团结的,也明确了管理好非正式群体核心成员的重要性。但他们潜意识里将学习优秀的学生团体直接归纳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将成绩差的学生团体归纳为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管理这类非正式群体采取的方式也是比较强硬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会令教师忽略了这部分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也无法将这类非正式群体向积极方向引导。
(3)教师以开展学习活动为主,班级活动形式单一、频率低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开展的班级活动都是以学习为主,频率也并不高,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班级活动可以满足自身日常活动需求。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品德、能力发展的一个基本环境,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团结的重要方式。然而面对各种考核和压力,教师会更加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的教师意识到开展其他类型班级活动的重要性,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策划和组织。久而久之,学生之间除了自己所在的非正式群体外与其他同学交流甚少。同时,班级活动的单一和匮乏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尤其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成员,他们不能体会到班级的温暖,缺乏集体荣誉感,渐渐会对班级呈现冷漠态度,甚至逃避集体活动。
(4)师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阻碍有效管理
从调查中看出,部分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存在与学生“难以沟通”的问题,而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由于年龄差产生的“代沟”使部分教师不能够理解学生的想法。此外,部分教师潜意识里就不愿去和学识经历都不如自己的学生进行一种平等的交流。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不成熟且极为敏感的状态,这种心理特点会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和困惑时不愿及时与教师或家长沟通,甚至在师长面前隐瞒自己的问题。
(5)家校已有沟通连结,但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调查可知,部分教师已经有和非正式群体成员家长合作管理的意识和行为,但是两方沟通频率比较低;在访谈对话中也知晓大部分教师并不会经常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只会在出现问题时与家长交流;甚至有教师透露,在管理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学生家长,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不能保持一致。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去学校,交给教师,那管理教育单纯只是教师的责任,自己对孩子便会疏于管教或者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教师一方对此感觉是在“单兵作战”,力不从心。管理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教师和家长形成了“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通过上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涉及非正式群体成员自身、教师、家长等因素。
(1)重视自我建设,积极投身班级活动
一方面,非正式群体成员身处困境时要学会理性选择求助对象,及时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本该向父母或者信赖的教师倾诉,但是由于年龄和身份的差别,导致部分学生惧怕与教师和家长沟通,此时就可以和群体内的核心人物进行交流,让其代为向教师或者家长寻求帮助。学生必须要重视自我建设,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非正式群体成员也可以通过参加班级活动,证明自己的优势所在,不仅能够提高自信,也能更好地发掘潜力;同时,参与集体活动也能扩大学生的交友圈,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加强班级凝聚力。
(2)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
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团结、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引导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除了学习活动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性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也可以通过组织体育竞技类的活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培养一种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文体类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丰富有趣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也能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拓宽班级内非正式小群体的交流圈,增强班级内部团结。
(3)师生共同努力,打破沟通障碍
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专业背景影响着沟通效果。首先,语言是沟通的载体,教师在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沟通时,要保证语言的艺术性。其次,通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沟通的局限性,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 等电子沟通媒介来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这更能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优雅的言谈举止。
(4)因材施教,发挥核心人员作用
初中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有多种类型,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面对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因其具有隐蔽性特征,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转变为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因此教师要定期与该群体成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内部动态;而在管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时,教师可以“软硬兼施”,一方面去发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对他们的问题行为及时制止并给出警告甚至惩罚。非正式群体中都会存在一个有着特殊威信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想法和言谈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以通过与这些学生保持定期交流来引导非正式群体正确发展。
(5)家校合作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非正式群体成员个性的形成是基于该成员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也是他们选择朋友、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因素之一。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好子女是家长应尽的责任,而且家长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更为了解,因此管理好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作为家长,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交友状况、情绪起伏,定期和教师进行联系沟通,在学生产生问题行为之前就把问题扼杀。学校可以建立家长联合会之类的组织,定期举办家校沟通会议,一些校园内的文体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在教师和家长充分沟通之后,家校之间可以尽量避免教育冲突,达成教育共识,互相理解配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能真正融入班级整体,积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