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体系的繁荣发展,社会各领域都以互联网为基础落实了创新。因此,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也需要向智能化及数据化方向转型。那么在高校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教学体系的智能化特点,利用互联网营造多元教学空间,不仅能够增强人才的创新创业质量,也可以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为后续的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院校,与社会各领域之间都有了极强的接壤。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500所,行政管理专业院校387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89所。发展至今,这一数据依旧在不断提升。这也表明,公共管理专业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同时,随着整体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
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高校建设体系中存留的时间较短,部分院校自身的公共管理师资力量及学科平台建立得还不够完善,导致不同学科的资源配置及基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比如,教师来源于院校的其他专业,自身的公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林院校在设置公共管理课程的过程中,偏重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这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够明确,专业性较弱,同时,学生也未能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这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就业。
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极强服务性质的专业体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实践融合到理论中去。但是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时占据了50%,实践类课时占据的比例却不满足20%,其余的校外实践项目也存在着形式化问题。产生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公共管理类专业之间存在差异性,专门专业并不单纯地依靠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原有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导致当前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近些年,各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重理论和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导致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化程度较弱,被大众认为是冷门专业,这导致实际的志愿填报率不高。而通过调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对于该专业的相关背景及未来发展方向不够了解,这也为教学管理制造了较多难题。
总体来讲,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现状处于迈克尔波特地雷分析框架的核心现象中,即“进入壁垒很低而退出壁垒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不够明确。
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体系也逐步成熟,并且借助互联网打造了多元联动式的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便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场景。
图1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场景
这一场景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加强管理部门、服务商、企业用户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打造多级门户服务平台及服务体系。这种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公共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还能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大量的参考素材及相关资源体系,这对于构建高质量立体化的公共管理服务模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校必须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发展目标,认识到公共管理的各个内容,并且将人才培养计划与院校的战略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对教学体系的组织和引导力度,明确具体的专业发展架构。
其次,高校必须要及时抓住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便利条件理清专业发展思路,在突出专业特色优势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调研,鼓励全员参与到教学科研及专业改革中去,在提升决策透明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确保专业设置及具体规划方案具有可行性。
最后,要落实好相关人员团队的思想意识培养。着重针对教务管理人员及教师,落实思想意识塑造并确保相关人员团队的思想意识培养,明确互联网优势,了解公共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能够打造创新性的教学管理体系及教务管理体系,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在保障。
原有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照本宣科为主,那么在互联网融合之后,教师可以构建多元化的互动性教学体系,在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当前应用优势较大的对分易课堂、亮考帮等交互式教学平台,便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空间及自主学习空间,如图2所示,便是常见的智能化讨论体系。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微博、Twitter等交互工具让学生先行预习,在课中通过智能大屏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项目和案例,在课后通过教师总结及学生总结来升华知识点。除此之外,院校也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公共管理类的实验室及虚拟实验场所。确保理论、实践、总结、理论生成这几项能够实现闭环。
图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存在进一步拓展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力度,尤其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体系,同时,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也需要明确的实践方向,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够打造线上虚拟实践案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院校需要及时把握互联网的优势,落实好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性,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专业竞争环境,还可以为人才的未来就业和输送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