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图书馆,北京 1022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何在新形势下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如何实现图书借还、查找、盘点、定位等智能化管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图书馆使用了RFID技术,通过RFID技术和图书管理业务的结合运用,从而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读者带来便利。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无须接触就可以对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和扫描,同时还能实现相关数据收集,它由标签、读写器、天线3个部分组成。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多年历史,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采用RFID技术比较早且应用比较广泛的图书馆之一,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接待读者,新馆引入了RFID技术,并将传统服务和数字服务相融合,标志着RFID技术已经逐渐在中国开始普及。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文档追踪 /图书馆管理、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食品安全溯源、道路自动收费等。
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当RFID标签在读写器发射天线发送射频信号区域内时,将会把RFID标签自身编码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射给读写器的接收天线,读写器经调解和解码后将RFID标签信息发送给后台主机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发出信号。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目前,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与图书管理系统、标签转换软件、馆员工作站、图书标签、图书智能盘点设备、单通道门禁等相结合,分别运用于图书标签转换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图书定位与馆藏盘点系统、图书防盗系统中。
将RFID技术应用在图书标签转换过程中时,首先在每本书的前十几页贴上RFID标签,然后通过馆员工作站和标签转换软件将标签中自身编码信息绑定到图书中以进行标签的转换并对此图书加磁。在标签转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将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存储在RFID芯片之中,这对于信息的读取以及存储十分有利,RFID技术的应用值得每个图书馆重视。
与传统的人工借阅相比,RFID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能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为读者借还图书带来方便。RFID 同时具备了身份识别和安全防盗的功能,把带有RFID图书标签的书放在自助借还设备进行借还图书时,会自动识别图书信息并进行加销磁,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设置最多借还5本,整个过程不到10s,大大缩短了借还书时间。读者在使用自助借还设备时,可以查看自己借阅信息,对将要到期图书进行归还或者续借,自助借还设备对读者隐私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由于读者自行操作完成RFID自助借还设备,只需留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帮助或引导,其他员工可以进行图书库室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在这种自由的借阅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增加了馆藏文献的使用率和流通量,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质量。
在传统条形码技术下,由于图书馆馆藏数量庞大,文献种类多样,工作人员在馆藏盘点和读者查找图书时都具有一定的困难。RFID技术使用能够快速定位每本图书的位置,即工作人员需要在每个书架的每一层贴上带有RFID的层架标。图书馆人员在盘点时利用RFID读写设备读取所在该层位的层架标信息和该层位所有在架图书信息,并找出信息不符的图书。盘点过程中,系统会对错架、没有在架和没有定位图书给出提示,工作人员需对这些有问题图书确认其问题原因之后,再对问题图书做相应的处理以方便读者查询。利用RFID书架定位导航系统,读者在OPAC检索时不仅能查询到图书的馆藏架位信息,还可以看到在这个架位的三维立体导航图,它形象展示了图书位于整个书库的某个具体位置,极大方便了读者查找图书。RFID技术在图书定位和馆藏盘点中的应用提升了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也有利于进行更加多元化的整合信息传播,为图书馆的内容服务提供了拓展可能性。
RFID 技术本身具有防盗功能,在大多数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在每本书中贴入RIFD磁条标签,图书馆出入口装有能够检测磁条信息的装置,当标签进入图书馆出入口时,天线检测到防盗信息解除的信号,不会触发报警,是图书馆馆藏防盗的一种方法。
读者在自助借还设备上借还图书时,提示:“图书标签未找到”。主要原因:①图书位置放置不正确,自助借还设备在借还图书时面板都有一定感应区域,读者在借还图书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RFID自助借还设备不能读取图书标签信息。②RFID标签被读者故意撕毁、破坏或者由于图书馆人员的疏忽一些图书被贴上不达标的标签或者没贴图书电子标签,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重新贴上RFID图书标签,然后在标签转换应用系统中把新的RFID图书标签信息写入到系统中。
自助借还设备在读者自主借阅图书时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极易出现图书漏借或借错的问题。读者利用该设备借还图书时,需要在完成操作后点击完成按钮退出自己的借阅账户信息。即当前面一位读者完成图书借阅后没有及时退出自己借阅账户,而后面读者在借阅图书时,很有可能会进入到前面读者账户中,在前面读者账户未借满的情况下会发生图书借错的情况。
读者在借还图书时,提示“数据失败”。 主要原因:①自助借还设备无法处理超期罚款。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图书馆的自助借还设备目前只有借书、还书、续借和查询这4项功能可供读者使用,读者在超期时无法自动在自动借还设备上自主交罚款,需在人工服务台操作完成后才能自由使用自助借还设备。②网络的不稳定,造成RFID自助借还设备和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SIP2端口掉线,这时需要重新启动SIP2后台端口服务,在SIP2端口服务连接服务器成功后才能正常使用RFID自助借还设备。
由于 RFID射频信号不稳定性和图书的不断流通,造成工作人员在馆藏盘点或图书定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寒暑假或者一个库室一个库室的完成,这样既不影响工作也不影响读者借阅。在实际操作中,RFID读写设备反应比较灵敏,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调试设备的频率或者用一层铝箔纸将读写设备包起来,这样操作起来读写设备不会将其他层架标的图书信息扫描进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RFID技术在防盗门禁中存在一定的误报警情况:①由于RFID 无线电信号容易受水和金属的屏蔽,使 RFID标签失效;②RFID 信号读取的范围太广会导致门禁周围的图书标签错误报警,而防盗门禁信号角度、方向也会影响其探测能力而造成漏报;③标签物理损坏、标签重叠等,会破坏读取性能。对于这些情况,工作人员一方面要不断地调试使 RFID系统的各项性能更接近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 RFID 标签上再贴上一张本馆标识纸,隐藏 RFID 图书标签,或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提醒,告知读者毁坏RFID标签的后果。
RFID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利于其工作职能的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传播着图书馆的各种信息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随着RFID技术的出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教育培训、组织活动、综合业务、专题咨询等工作需要较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需要以人工服务的形式,通过工作人员与读者的沟通来实现。为使读者满意,工作人员也应当授予一定的自主权和决断力的决策权,从而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RFID 技术应用后,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将完全从“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RFID技术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快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各个部门将会不断优化发挥最大的潜能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团队协作能力,以更为精准的高质量为用户服务。
RFID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改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RFID技术在图书标签转换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图书定位与馆藏盘点系统、图书防盗系统的应用,才能使图书馆有更好的发展,才能使图书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