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惠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指引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我们要感悟党的百年伟大成就,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坚定继续前进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因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说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有了中国工人运动,两者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践行者。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就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革命要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枪杆子”要始终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笔杆子”要始终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服务。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才能在近代以后中国政治舞台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才能披荆斩棘、一路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好”的理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是“行”的理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70多年来发展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了丰硕果实。我们必须坚持好、应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有媒体称,西方领导人只考虑眼前一两年,最长不过5年,而中国领导人的维度是50年、100年、甚至200年。习近平总书记联系5000多年中化文明史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联系10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正因此,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致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和国家事业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人民至上,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只红船聚人心,半条被子暖人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斗争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新时代,党团结带领我们,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坚持和发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我们要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认清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并将其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立足实际做好各项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发挥好自身优势,努力推动山西省社科理论学术创新。扎实开展创新研究,提出新方法、探索新路径,形成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要准确把脉山西软实力提升,做创新文化理论的先行者、倡导者。要以国际视野、前瞻思维、实用导向,推动社科理论研究出新成果、出标志性成果,服务山西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之一的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服务社会发展、建设先进大学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有责任研究好、总结好、发扬好中国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创新生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努力培养更多政治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培养一批“大国良师、时代骄子”,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大学”和“高质量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