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医药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2021-12-31 17:33卢莉敏郑东海
前进 2021年12期
关键词:香囊华佗中草药

卢莉敏 郑东海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2020 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彰显了中医药的智慧和力量。笔者在思考如何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医药、走近中医药,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笔者通过“传统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以中草药知识生活化小课题的探究活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实践,目的就是要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感知中医药文化,体验生活中的中医药,培养其亲近自然,建立其主动健康及自主健康意识。

“传统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经典名著聊中医;耕种百草园一隅;生活中的药膳制作;从桑蚕话丝绸之路;端午习俗文化与香囊制作等课程实践。同时,课程还设计了丰富的中医动手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医药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文学名著里话中医

中医药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足见其有广阔的普适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四大名著在描述精彩故事的同时,也把传统医学知识、古代辩证哲理、人体生理病理等巧妙加以结合,使人读起来更加回味无穷。课程实践从经典名著入手,增进与同学们的交流,使文化融入课程实践中。立足小学生阅读特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故事里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浅显易懂的中医文化哲理,给孩子们播撒兴趣的种子。

麻醉剂在欧洲开始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是十八世纪,但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有应用麻醉剂的记载。中医外科手术鼻祖华佗早在公元二三世纪就发明了“麻沸散”并用于临床。《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提到《青囊书》,这是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书籍,作者是华佗。三国时期曹操头疼,请华佗看病,当华佗打算给曹操打开脑壳引出“风涎”,根治他的偏头痛,曹操却误以为华佗将要害他,将其关入大牢。华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由自己的平生经验所做的《青囊书》传授给牢头,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以中药名为诗:石打鸟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巧妙地用中药乌头、沙飞、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当归等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读来饶有趣味。

2.亲耕百草园一隅

新课程改革把“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根植生活,润养生命”,学校设置了中草药文化特色课程,建立校园百草园一隅,种植一些常见中草药,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为学生植下勤耕理念。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同学们熟悉的四季景观、自然现象、物理常识入手,不断设问,引导他们思考环境、气候、生态的平衡,进而联想到中医的“平”与“和”。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从主动健康的角度尝试解决问题。

“清热解毒有良药,鬼针草、鱼腥草准见效”,从学生的常见健康问题中,引导亲近自然,打开认知中草药的兴趣钥匙。“孩子们,日常中你们最常遇见的身体不舒服有哪些?”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感冒、咽痛等不适。针对这一话题,引发他们种植些鬼针草、鱼腥草、薄荷等中草药。通过移苗、培土、浇水、观察其成长,让学生通过种植亲身体验和接触中草药。有了中草药知识后,学生如果有一些身体的小不适还可以找到自我调理的方法。

3.舌尖上的美食养生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将探究活动引入科学课,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思路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拉近学生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距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对于预防疾病,食疗是科学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药膳特点体现为四季养生:春季可食用花叶枝芽等辛甘的食物;夏季可食用苦瓜等清滋的食物;秋季喜酸,可食用根茎果实等食物;冬季适宜食用温补的食物。

从小培养其健康生活的理念,并通过学生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传递给每一户家庭,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

4.采桑养蚕传承华夏文明

农桑立国孕育了华夏文明,中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蚕丝利用、野蚕驯化、种桑养蚕,皆起源于我国,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国蚕桑业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造就了闻名于世的古代丝绸之路。李时珍《本草纲目》上称桑树为“东方神树”。桑叶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5%,1 亩桑树桑叶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3 亩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此外桑树浑身都是宝,桑叶是很好的茶饮料,桑葚能滋阴养血,桑柴灰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同学们养春蚕,收集蚕砂,了解蚕砂的药理药性。

5.巧手制香囊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古时候,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给小孩子佩戴香囊,辟瘟除秽、祈求健康。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佩戴香囊也是一种驱邪解毒预防瘟疫的方法,具有预防流感、芳香辟秽、防蚊驱虫、醒神开窍的作用。其作用是扶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通过中药的挥发性物质,如苍术、佩兰、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芳香避秽,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由来、传统习俗以及“端午节”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巧手制香囊,中医药文化沁童心”活动,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端午节民俗活动——做香囊的乐趣,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中医药文化既蕴含着生命科学,也蕴含着治国理政思想,特别是中医药文化倡导的医道同源、药食同源理念,更适合于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更适用于今天的道德和素质教育。中医药文化的校本课程实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包括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使学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学生由课堂的聆听与执行者,转变为各类活动的领衔者和实践者,为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个性化的成长。同时,通过课程传播中草药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传播中医药知识。

猜你喜欢
香囊华佗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少年华佗拜师
TREASURE TRAIL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