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正蕾
仿佛“知天命”的年纪还在眼前,又似500 期的纪念日就在昨天,白驹过隙一般,《前进论坛》已到了耳顺之年。一甲子的时光即使之于一本杂志,也不可谓不长,幸而岁月换来的是理论的积淀,更是从头迈的底气和决心,更甚幸者,岁月换来的是越来越多忠实的读者,是坚守初心、再接再厉的鼓劲。
了解《前进论坛》,得益于带教我的前辈,由于从事党派市委会宣传部的工作,她经常要撰写人物专访,《前进论坛》中时有收录她的文章,她也每每会把获得的优秀通讯员奖状细心收纳在一处,对于她来说,文章见诸报端,就好像观点宣之于口,让更多人及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所感所悟。
她常说,描写人物,不能只当作任务,有些人要写出原汁原味,有些人要写个特定视角,其实普通人身上都会有值得提笔去写的地方,她经常会有感而发,去写一些奔波在工作基层默默无闻的普通党员。在她的指导下,我写的第一篇人物稿件是2004 年底印尼海啸发生时,前往普吉受灾区进行卫生救援的农工党党员冷培恩。在他驰援灾区的日子里,我会时常短信联络他,他虽然姓氏上挂了个冷字,却是真实地在传递温情,所以我们或许觉得自己在写人物,其实我们在写的是温情,是至善,是理想,是未来。杂志亦然,《前进论坛》每一期的信息量很大,收录的文章很多,虽不至于做到至全至臻,但是坚持的初心和理念从未更改,60 年来杂志的执着坚守我们都看在眼里,它在无声地讲好农工党的故事。
《前进论坛》创刊于1961 年4 月,那一年,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社论,号召中共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想《前进论坛》的初心正与之不谋而合,60 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发挥着参政党宣传阵地的作用。
2007 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委员会,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同年,创设以全体党员为对象的《前进讲坛》,以讲座的方式开辟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理论传播新领域。从创设之初,《前进讲坛》就锚定时事热点,专注于广大党员关切关心的话题和问题。我想《前进讲坛》的得名和初衷与《前进论坛》杂志是颇为契合的吧,都是在守阵地,展形象,也都是在各自的领域用好话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 2007 年3 月16 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 年5 月18 日,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前进讲坛》及时举办以“物权法”的法源、法理和实施为题的首次讲座。之后,《前进讲坛》以时政分析为着眼点,聚焦当前热点适时推出讲座。2011 年是医改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围绕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特邀我党党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深入解读“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011 年底,为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出台,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前进讲坛》就特别邀请文新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缪国琴做题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学习报告辅导。
我记得有人说过,《前进论坛》是留给后来人的关于农工党的足迹,我想这足迹也是一种激励。理论研究还要往纵深挖掘,参政党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创新,也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参政议政还要往大局中心上聚焦与服务,党派的“智库”力量的汇智最大化、集智进行时,民主党派才能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脱贫攻坚无缝对接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工作继续在服务社会上做大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不断加强,才能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征途漫漫,惟有“前进”。2021 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可以预见的,60 年对于《前进论坛》是新征程上的又一个起步。从历史的角度看,560 期的杂志积攒而成的前进方向,积蓄着60 年厚积薄发的力量会继续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