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述礼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唐肃宗李亨(711-762),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唐史文献记载,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十二日,大唐年龄最大46岁皇太子李亨,在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弃城逃跑,二京陷落,唐朝国家处于危亡的严峻时刻,在百姓呼吁太子李亨“为之主”,特别是,在众人多次劝进,“让不获已”的情况下,“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于灵武”,扛起了领导平叛的大旗,给唐朝的兴复带来了希望。唐肃宗《即位大赦文》作“即皇帝位于灵州”,[1]说明唐肃宗即位的灵武,不是灵武县,是灵武郡,即古灵州城(今宁夏吴忠市古城)。唐肃宗即位后,领导平叛,扭转了唐朝抗战群龙无首的局面,迅速取得收复二京的平叛胜利。
唐肃宗即位,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平定叛乱,带来国家兴复希望,利国利民,唐人赞为“中兴主”,平叛之功,应予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是中国古代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宁夏古代重大的历史事件。
唐肃宗同时代人诗圣杜甫(712-770),安史之乱开始,在《哀王孙》诗中就第一个宣称:“窃闻天子已传位,贤德北服南单于”。[2]诗人杜甫说,我听说了天子已经传位给太子,明确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是“天子”唐玄宗“传位”给了太子李亨;并且,在《北征》诗中,杜甫又称赞灵武即位领导平叛的唐肃宗是“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3]杜甫的“天子”即唐玄宗给皇位合法继承者太子李亨“传位”以及他赞肃宗为兴复唐朝的“中兴主”的观点,证明杜甫肯定唐肃宗即位的合理合法并予以赞颂。同时,唐玄宗本人评价肃宗即位“我儿嗣位,顺天应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4]而且玄宗本人有三次传位,有言在先,因此,肃宗即位,顺从天意,顺应民心,名正言顺。杜甫的观点以及唐玄宗本人的观点,是代表唐朝同时代人对肃宗灵武即位的肯定,唐人普遍未见异议。
然而,过了三百年后,宋朝有学者范祖禹(1041-1098),却反杜甫唐人的观点,提出所谓肃宗即位是“叛父”“自立”“不孝”之说[5];过了五百年后,明朝的学者王夫之(1619-1692),又步范祖禹后尘,说什么“肃宗自立于灵武”是“欺其父”“罪不可辞也”。不过,王夫之与范祖禹观点又有不同:他又说“肃宗亟立,天下乃定归一,西收凉、陇,北抚朔、夏,以身当贼”,“肃宗自立之罪不可辞,而犹可原也。”他说肃宗“以身当贼”即领导平叛,因此,他能原谅“肃宗自立”。[6]当代,则又有更多论著,特别是有大量的网文,说什么唐肃宗即位是“篡位”、“自立为帝”、“未经唐玄宗许可的擅立”、“抢班夺权”、“不孝”等等类同范、王的异说,不一而足,无法一一列举。
本文借用陈寅恪先生评唐肃宗即位评语,题为:《唐肃宗即位“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陈先生肯定肃宗即位是“内禅”传位的观点,与杜甫“天子已传位”肯定唐玄宗传位给太子李亨的观点一致,与本人唐肃宗受命即位兴复唐朝观点不谋而合,而陈先生提出的“别开”“新局”说明唐肃宗“内禅”又有与其他皇帝内禅不同的特点。本文写作的目的要为唐肃宗受命即位正名,表明赞成杜甫为代表的唐人肯定唐肃宗即位的评价,赞成陈寅恪先生唐肃宗即位“内禅”的观点,不敢苟同范、王等后人以及有关当代一些学者对唐肃宗即位持异议的观点。
陈寅恪先生在距今80年前的1941年,撰写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书中指出:“惟肃宗既立为皇太子之后,其皇位继承权甚不固定,故乘安禄山叛乱玄宗仓促幸蜀之际,分兵北走,自取帝位,不仅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而李辅国因是为拥戴之元勋,遂特创后来阉寺拥戴或废黜储君之先例,此甚可注意也。”[7]陈老先生这段专门论述唐肃宗灵武即位的评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陈先生的评价,首先承认唐肃宗是唐玄宗亲自“既立为皇太子”。皇太子是“储君”,就是皇位合法继承人。李亨大唐皇太子,必然有唐朝皇位的继承权,太子李亨灵武即位,合理合法。
更重要的是,陈先生承认,唐肃宗即位是“内禅”,内禅,就是传位,就是古代皇帝把皇位禅让给皇位合法继承者。
具体到当时,就是唐玄宗传位给他亲自选定的皇位合法继承人太子李亨。既然是内禅,唐肃宗灵武即位,就绝对不是“叛父自立”,不是“自立为帝”,更不是“篡权”!
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古代文献中经常使用,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晋干宝(字令升)《晋纪论晋武帝革命》记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8]唐颜真卿《天下放生池碑铭》:“历选内禅,生人以来,振古及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9]”《旧唐书·杨贵妃传》同样记载“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10]“帝遂不行内禅”,证明唐玄宗准备实行“内禅”给太子李亨,只因为诸杨反对,未能实行内禅。
陈先生指出,肃宗身边宦官李辅国因为拥戴肃宗即位,深受肃宗过分重用,开创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先例,“甚可注意也”。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肃宗执政的最大过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注意到肃宗重用宦官的危害问题,在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指出:为了防止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军立功会“功高盖主”,肃宗“使宦官为观军容使”,宦官鱼朝恩瞎指挥,“结果却招致六十万人崩溃的大失败。”[11]
陈老先生的评价,也有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陈先生承认唐玄宗是“内禅”太子李亨,另一方面陈先生又说唐肃宗“乘安禄山叛乱玄宗仓促幸蜀之际,分兵北走,自取帝位”,“自取帝位”观点与范王观点雷同,与陈先生本人的“内禅”观点,互相矛盾,应不可取。一方面,太子李亨并非“乘安禄山叛乱玄宗仓促幸蜀之际,分兵北走”,而是玄宗本人“乃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马从太子”,是唐玄宗分兵,命太子率军北上,统军抗敌;另一方面,唐肃宗灵武即位,也并非“自取帝位”,而是在马嵬驿唐玄宗“宣旨欲传位,太子不受”。在“马嵬涂地”情况下,“太子不受”,完全可以理解。到灵武,太子李亨开始还是再三推辞不受,后来,在“万人劝进,让不获已”的情况下,才遵唐玄宗马嵬之命即皇帝位的,并非什么“自取帝位”。
陈老先生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是“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的评价,使用“内禅”,我认为这是陈老先生已经给了唐肃宗灵武即位合理合法的定性。为什么说是“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呢?唐肃宗是受命即位,是“内禅”,但是,唐肃宗的“内禅”又与众不同,唐肃宗内禅即位有三个“别开”“新局”的特点:
第一,帝王皇宫在京师,内禅一般都在京师皇宫进行。唐肃宗内禅即位,不在京师长安皇宫,而在远离长安千里的塞北古城灵州的南门城楼进行。所以,是“别开唐代内禅的又一新局”。
第二,帝王传位,帝王本人自然知情。但是,七月十二日肃宗即位,唐玄宗本人不知情,因为此时玄宗已经逃到成都,不在灵州,唐肃宗即位,玄宗不在当面,自然玄宗不知情,而是在一个月后,见到肃宗派出的报信使者,才知道肃宗受命即位,玄宗表态,承认受命内禅的太子李亨即位。所以是与其他唐朝其他皇帝内禅不同的“别开唐代内禅的又一新局”。
第三,唐肃宗即位,并不轻松,肩负领导平叛重任,在位七年,平叛七年,基本平息安史之乱。范文澜先生高度评价唐肃宗灵武即位,领导全国抗战,展开了一个统一与割据斗争的新局面:范老指出,“唐朝以唐肃宗为首,展开了统一与割据间斗争的新局面。”[12]范老所说,也是诠释了陈老“唐代内禅”的“别开唐代内禅的又一新局”,也是“统一于割据斗争的新局面”。
历史研究需要让事实说话,什么是事实?后人写史,只能是依据史料,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两个方面。历史研究,一般都是后代研究前代历史,依据呢?二十五史等历史文献,都是后代史官依据前代实录记述、评论前代历史。我们今天研究唐代历史,需要依据唐史文献,不能凭想象、似乎、或许、推测等主观的臆测,来研究历史。考唐史文献记载,太子李亨是玄宗钦定皇太子是大唐皇位合法继承人。在安史之乱、玄宗弃城逃跑背景下,国家处于危亡关键时刻,只有平叛才能挽救国家,平叛是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在马嵬驿,玄宗继续西逃,百姓呼吁太子留下来“为之主”,带领全国军民抗战,而唐玄宗事先已经三次内禅,有言在先,加上众人多次劝进,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大唐太子李亨受命即位,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绝非什么“叛父自立”、“自取帝位”、“篡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是一位出色的英明皇帝,他励精图治,创建“开元盛世”,国富民强,与“贞观之治”并列。后期,唐玄宗却迷恋女色,不理朝政,奸臣当道,土地兼并,农民痛苦。天宝末载,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手忙脚乱,指挥错误,唐军节节败退。唐玄宗在奸相杨国忠唆使下,又犯兵家大忌,听信谗言,临阵连斩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不听名将郭子仪等坚守潼关的忠告,逼哥舒翰贸然出击,结果兵败被俘,招致叛军迅速占领京师大门潼关。唐玄宗选择放弃守土职责,弃城逃跑。在这种情况下,唐朝连失洛阳、长安两京,百姓流离失所,随扈禁军怨声载道。为拯救国家,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发动“马嵬兵谏”,[13]逼迫唐玄宗,诛杨氏一族。玄宗继续西逃,唐朝上下群龙无首,无人领导全国抗战,金城百姓遮道请留太子,喊出全国百姓的呼声:“至尊(唐玄宗)既不肯留,某等愿帅子弟从殿下(太子)东破贼,取长安。若殿下与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谁为之主?”[14]
唐朝需要有人站出来为“中原百姓之主”,领导全国抗战,平定安史之乱,这就是唐肃宗灵武受命即位、杜甫所称赞的“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的大背景,而平叛是当时唐朝压倒一切的任务。
唐肃宗李亨,即位前,是唐玄宗亲自确定的大唐皇太子,皇太子就是“储君”,储君就是古代的皇位合法继承人。既然唐玄宗逃跑四川,全国无主,百姓呼吁太子为民做主,领导全国抗战,在这种国家危亡的历史关键时刻,太子李亨经过一再推让之后,在“万人劝进,让不获已”情况下,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十二日,皇太子李亨作为大唐皇位合法继承人,“遵马嵬之命”,受命即位,“即皇帝位于灵武(灵州)”,应民所求,扛起领导平叛的大旗,尊逃亡成都的唐玄宗为太上皇,未敢丝毫怠慢,当日,即派出使者去成都向太上皇禀报。这正是遵父亲之命即位,是陈寅恪先生指出的大唐皇太子李亨灵武受命即位,“别开唐代内禅的又一新局。”
唐肃宗同时代人杨炎撰《灵武受命宫颂并序》,指出:“皇曰内禅,于再于三”。[15]杨炎强调,唐肃宗灵武内禅即位,事先,唐玄宗曾经一而再,再而三的三次宣旨“内禅”,欲传位给太子李亨。包括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唐史文献多处记载,与杨炎记述“于再于三”完全一致,是三次内禅传位:
第一次传位:往十三年 已欲传位
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上议亲征,辛丑(十六日),制太子监国,谓宰相曰:“朕在位垂五十载,倦于忧劝,去秋已欲传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余灾遗子孙,淹留俟稍丰。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且使之监国。事平之日,朕将高枕无为矣。”[16]
按此话,唐玄宗在“去秋”,即天宝十三载(754)秋季,就已经想要传位给太子李亨。这是唐玄宗本人第一次明确宣布“已欲传位太子”。
《旧唐书·韦见素传》同样记载,天宝十五载(756)八月十六日:
上皇谓见素等曰:“皇帝自幼仁孝,与诸子有异,朕岂不知。往十三年,已有传位之意,属其岁水旱,左右劝朕且俟丰年。尔来便属禄山构逆,方隅震扰,未遂此心。”[17]
《旧唐书·韦见素传》记载,再次强调,“往十三年,已有传位之意”。“往十三年”就是天宝十三载。可见,并非仅仅是《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去秋”传位,《旧唐书》同样记载,证明“往十三年,已有传位之意”完全属实。只是因为天灾,未能实现传位而已。第一次传位,因天灾,未能实行。
第二次传位:十四载末 再次内禅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二十七日,唐玄宗议亲征,命太子监国,实行内禅、禅位。《旧唐书·杨贵妃传》:
借助区块链这一全新技术,我们将电子数据的“数字指纹”存储在区块链上,并利用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容错编码、多属性决策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数据存证系统。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属性,保证了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唯一性。此外,本系统针对用户还制订了积分制度,以保证系统能吸引更多用户,继而提高本存证系统的可靠性。
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18]
请读者特别注意《旧唐书》记载的“帝遂不行内禅”,证明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玄宗皇帝本人是准备实行内禅,只因杨氏一族拼死阻挠才未能实现“内禅”。
《新唐书·杨贵妃传》同样记载:
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19]
“禅位”就是“内禅”,可见玄宗宣布太子监国一事,就是要“内禅”,就是要“禅位”,监国、传位是一码事,并非两码事。这是唐玄宗第二次要传位给太子李亨。第二次传位,因人祸,最终未能实现“禅位”给太子李亨,并非有书上写的“唐玄宗根本没有传位之心”。
第三次传位:可奉宗庙 宣旨传位
《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五日,玄宗分兵,同时,宣旨传位:
乃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从太子,且传谕将士云:“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等直善辅之。”太子南向号泣而已。又使送东宫内人于太子,且宣旨欲传位,太子不受。[20]
首先,唐玄宗宣布:“太子仁孝,可奉宗庙”,就是说太子李亨可以即位当皇帝。因为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有资格供奉皇家祖先宗庙。丁佳伟撰文指出:“在西汉的诏令文本中,皇帝多以‘奉宗庙’的身份呈现。”[21]
其次,上述《旧唐书·韦见素传》唐玄宗再次重复强调“昨发马嵬,亦有处分”:
“昨发马嵬,亦有处分。今皇帝受命,朕心顿如释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多难兴王,自古皆有,卿等乃心王室,以宗社为念,早定中原,吾之望也。”见素等悲泣不自胜。[22]
“昨发马嵬,亦有处分”。“昨”指上个月即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五日唐玄宗在马嵬驿“宣旨欲传位”,宣布了传位太子的“马嵬之命”。
然而,第三次传位,又因太子不受,而未能实行。为什么太子不受?道理非常简单,马嵬驿是一个什么场合?马嵬驿是个杀人的场合、血肉横飞的场合,在这样的血腥的场合,适合登基大典吗?搁谁也不可敢接受内禅传位。《旧唐书》也说:“马嵬涂地,太子不敢西行”,说的是,马嵬兵谏后,百姓遮道请留,太子心里也不敢继续西行。不敢西行,自然更不敢受命即位。
但是,玄宗事先,确有三次传位,特别是唐肃宗同时代唐人杨炎撰《灵武受命宫颂》记述:“我圣皇天帝探命历之数,启龙图作受命之书,付与我皇帝。”明确证实唐玄宗给唐肃宗有“受命之书”,并且是“皇曰内禅,于再于三”,一而再,再而三,明确有三次传位;又一位唐肃宗同时代人元载撰《故相杜鸿渐神道碑》记述同样证实玄宗传位:“强胡犯关,长戟指阙,元宗西巡巴蜀,驻跸槐里,俾肃宗不从,诏马下受辞,征兵朔方,东向问罪,付以神器之重,勖以兴复之谋。肃宗承命感咽,”明确记载唐玄宗给太子李亨“付以神器之重,勖以兴复之谋。肃宗承命感咽”“肃宗虽受传国之诰、平戎之约,谦让未发”。证明唐玄宗确有内禅:有“受命之书”,有“付以神器”,有言在先,太子李亨“承命感咽”,因此,太子李亨至灵武,受命即位,名正言顺,绝非叛父。
唐肃宗灵武即位,一是安史之乱背景下,唐朝群龙无首,需要有人站出来率领军民抗战,二是唐玄宗先有三次传位旨意,有言在先;三是经过众人多次劝进 ,先是太子仍然“谦让未发”,一再推辞,最后,在“让不获已”情况下,才受命即位。关于杜鸿渐、裴冕等众人劝进、太子一再推辞的情况,唐史文献多处记载。《旧唐书·肃宗本纪》:“冕等凡六上笺。辞情激切,上不获已,乃从。”[23]《新唐书·肃宗本纪》:“裴冕等请皇太子即皇帝位”。[24]《资治通鉴》:“裴冕、杜鸿渐等上太子笺,请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太子不许。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笺五上,太子乃许之。”[25]《旧唐书·裴冕传》详细记载裴冕等劝进太子即位过程:“亟入灵武,冕与杜鸿渐、崔漪等劝进曰:‘主上厌勤大位,南幸蜀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天意人事,不可固违。若逡巡退让,失亿兆心,则大势去矣!臣等犹知之,况贤智乎!’太子曰:‘南平寇逆,奉迎銮舆,退居储贰,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也?’冕与杜鸿渐又进曰:‘殿下借累圣之资, 有天下之表。元贞万国,二十余年,殷忧启圣,正在今日。所从殿下六军将士,皆关辅百姓,日夜思归。大军一散,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从众,臣等敢以死请。’ 凡劝进五上,乃依。”[26]
《新唐书·裴冕传》同样详细记载:“遂从至灵武,与杜鸿渐、崔漪同辞进曰:‘主上厌于勤,且南狩蜀,宗社神器,要须有归。今天意人事,属在殿下,宜正位号。有如逡巡,失亿兆心,则大势去矣。’太子曰:‘我平寇逆,奉迎乘舆还京师,退居凉贰,以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对曰:‘殿下居东宫二十年,今多难启圣,以安社稷,而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太子固让,凡五请,卒见听。”[27]《旧唐书·杜鸿渐传》:“及至灵武,鸿渐与裴冕等劝即皇帝位,以归中外之望,五上表,乃从。”[28]唐肃宗同时代唐人元载撰《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则详细记载朔方留后杜鸿渐“顿首劝进”、“封章十上”劝进肃宗即位实情:“肃宗虽受传国之诰、平戎之约,谦让未发,守持益固,愿以抚军讨贼,贼尽归报,遥禀威略,不正位号。公与御史中丞裴冕率呼韩单于、羌戎君长、校尉部曲、塞翁老将顿首劝进,封章十上。肃宗深自闭绝,留中寝答。公独排闼及溜,披诚见意,哀辞扣玉,沥血酒地。以为命不得废,仇不可玩。”“上亦踌躇感动,回虑迁思,公乃陈仪撰吉,登帝大位。”[29]而唐肃宗又一位同时代唐人郭湜撰《高力士外传》,则记载为“万人劝进,让不获已,乃即皇帝位于灵武”。[30]总之,应该是众人一再劝进,太子一再推辞不许,最后,在“让不获已”的情况下,方才答应受命,唐朝一个46岁年龄最大的皇太子,接受一个等了18年而并不轻松的帝位。当时,灵武新朝廷非常简陋,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灵武拥兵也就几千人,唐肃宗却面临平叛重任,身上担子并不轻松。
天宝十五载(756)八月十二日,灵武使至成都,玄宗始知肃宗即位,立即表态,对高力士说:“我儿嗣位,顺天应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卿之与我,亦有何忧?”玄宗颁布诏书《令皇太子即皇帝位诏》,明确宣布:“况我元子,某睿哲聪明,恪慎克孝,才备文武,量吞海岳,付之神器,曰宜然。”“令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31]确认皇太子李亨灵武受命即位为大唐第七任新皇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诏书有五个字:“令即皇帝位”,再次证明肃宗灵武即位是“受命即位”,而且,经过唐玄宗认可。后来唐玄宗再次颁布《肃宗即位册文》。特意派韦见素、房琯、崔涣三宰相为“册礼使”,奉册文赴灵武。
马嵬玄宗分兵,太子李亨奉命北上,正因为唐肃宗在灵武是受命即位,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因此,得到举国拥戴,全国文臣武将、抗敌军民都寄希望于灵武唐肃宗。早在叛军占领区百姓得到太子北上朔方治兵的消息,三辅百姓欢欣鼓舞,惊呼:“太子大军至矣!”叛军则见北方风尘起,便吓得立即逃跑。
《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
辛丑(六月十九日),至平凉郡,搜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匹,官军益振。时贼据长安,知上治兵河西。三辅百姓皆曰:“吾太子大军即至!”贼望西北尘起,有时奔走。[32]
《资治通鉴》更详细记载:
自上离马嵬北行,民间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长安民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则皆走,市里为空。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欲走。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诛而复起,相继不绝,贼不能制。其始自京畿、坊至于岐、陇皆附之,至是西门之外率为敌垒,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33]
建宁王李倓(?~757):肃宗三子,是马嵬首唱建议太子留下、北上朔方、劝进并拥戴肃宗即位第一功臣。沿路“典亲兵”随扈太子,英勇作战。太子身边随时操心太子冷暖。肃宗即位,“更诏倓典亲军”。正是这位最坚定拥戴肃宗的建宁王,因遭张皇后、李辅国诬陷,被肃宗赐死。天宝十五载(756)“是年八月,薨于行在(灵州)”。 唐代宗即位追赠齐王,后再追谥为“承天皇帝”,命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谥曰“恭顺皇后”,改葬顺陵。
广平王李俶(727-779):唐玄宗百余孙之嫡长孙、肃宗李亨长子,后改名李豫。随唐玄宗、太子李亨西逃。支持建宁王北上朔方建议,与李倓一起“典亲兵”随扈太子到灵武,拥戴肃宗即位。王妃崔氏“母党尽诛,妃从至灵武”。肃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 统帅唐军平叛,收复二京,立为皇太子。肃宗病逝,即位唐代宗,最后完成平息安史之乱。
太子妃张良娣(?-762):肃宗皇后。祖母窦氏,为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后的妹妹。初为太子妃,授良娣,随扈肃宗,支持建宁王北上朔方建议。肃宗即位,与肃宗夫妻共患难,有“寝前御寇”、“产后缝衣”、“刺血写经 为帝祈福”肃宗贤淑良妻佳话。
南阳王李系(约728-762):肃宗二子,本名李儋,初封南阳郡王,授正二品“特进”之官职。随太子李亨北上朔方,拥戴肃宗即位。封赵王。
奉节王李适(742-805):唐玄宗长玄孙、唐肃宗长孙、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任皇帝唐德宗。十五岁的李适,随祖父太子李亨北上,与叔叔建宁王李倓、父王广平王李俶等,共同拥戴祖父太子李亨即位。
新城王李仅(?-783):肃宗第五子。本名李儋。随至灵武,以拥戴太子即位之功,至德二载(757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之官职,“进封彭王”,乾元三年,遥领河西节度使官职。建中四年(783年)十一月二日),泾源兵变时被杀。
颍川王李僴(?-762):肃宗第六子。“天宝中封颍川郡王,授太子詹事同正员。”随至灵武,拥戴肃宗,至德二载,封兗王。后领北庭节度大使。宝应元年(762年)薨。
东阳王李侹(?-784):肃宗第七子。“天宝中,封东阳郡王,光禄卿同正员”。随至灵武,拥戴肃宗,至德二载(757),封泾王。后领陇右节度大使官职。
延王李玢(?-784):唐玄宗第二十子,肃宗弟。初名李洄,后改名李玢。玄宗幸蜀,李玢家人男女三十六人,不忍弃于道路,数日不及行在所,玄宗怒之;赖让皇帝李宪之子玄宗封为汉中王的李瑀,抗疏救之,听归于灵武,随肃宗。”
此外,太子李亨还有第8至第13子封王,年龄小未封官者有6人,应该也随太子至灵武,其中,第13子定王李侗就是张良娣在灵武所生。
在肃宗北上、灵武即位中立拥戴首功的宦官,人数众多。唐玄宗时的宦官,“品官黄衣已上三千人,衣朱紫者千余人”。宦官一般都封有文武官职,见诸史书记载的唐肃宗的宦官有11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邢延恩、朱光辉、段恒俊、李遵骤、马英俊、啖庭瑶、陈仙甫、马尚言。肃宗身边著名宦官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3人:
李辅国(704-762):宦官李辅国,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少为阉,貌陋,粗知书计,为仆,事高力士,年且四十余,令掌厩中簿籍。天宝中,闲厩使五鉷嘉其畜牧之能,荐入东宫。随唐玄宗、太子李亨西逃,“侍太子扈从”,陈玄礼曾通过他报告太子欲诛杀杨国忠。支持建宁王劝进太子北上朔方建议,劝进拥戴肃宗即位,立首功。赐名护国,改辅国。因功拜元帅府行军司马,掌兵权。先后害死皇后、建宁王李倓、越王系。把持朝政,权倾朝野。曾嚣张地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佞宦李辅国,后被唐代宗处死。
程元振(?—764):程元振,京兆三原人(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少以宦人直内侍省,迁内射生使、飞龙厩副使,是李辅国的副手,随太子北上,拥戴肃宗即位。宝应末年(762年),张良娣准备引越王李系监国取代太子李豫,程元振得知密告李辅国,挟太子,诛越王并其党与。是时元振之权,甚于辅国,军中呼为“十郎”。宦官专权,甚于李辅国。后被代宗诛杀剪除。
鱼朝恩722年-770年:鱼朝恩,天宝末,以宦者入内侍省,初为品官,黄给事门。唐肃宗即位,曾派鱼朝恩为监军使。 乾元元年(758)九月,相州之战,肃宗不设九军统帅,以身边亲信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诸将,唐朝观军容使之官职,自鱼朝恩始。鱼朝恩权力越大,更加专横跋扈,肃宗不满。大历五年(770年),鱼朝恩“雉经而卒”,自缢而死。
除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外,宦官拥戴侍奉肃宗,见于史书肃宗朝的还有:朱光辉、段恒俊、李遵骤、马英俊、啖庭瑶、陈仙甫、马尚言等7人。
上述肃宗宦官朱光辉等7人,史书记载,朱光辉、李遵骤事迹在灵武,其余5人不在,5人是不是都是“从至灵武”?无从考证。但肯定7宦官都是肃宗朝宦官,都拥戴肃宗。
唐玄宗设置的朔方节度使的大本营驻地在灵州,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任命的朔方节度使是郭子仪,率军前线抗击安禄山的叛军。郭子仪委派支度副使、大理司直杜鸿渐,为朔方节度使留后,全权代表朔方军统帅郭子仪,坐镇灵武,他同崔漪、魏少游、卢简金、李涵朔方军留守,五位留守衷心迎驾太子李亨到朔方军驻地灵武,朔方军全体衷心支持、拥戴太子李亨灵武即位,领导平叛大业。五位朔方边镇将领拥戴功都升为朝廷大臣。
朔方留后杜鸿渐(709-769):杜鸿渐,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的侄子,安州刺史杜鹏举之子。作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全权代表朔方节度副使杜鸿渐,肃宗即位拥戴首功三件大功:
第一,朔方将领,商议迎驾:当得知太子李亨北上至平凉时,杜鸿渐先与朔方留守同僚魏少游、崔漪、崔简金、李涵商议,一致决定效忠太子,迎驾太子至灵武,派李涵为朔方军将领代表持迎驾表章书函,前往平凉汇报朔方情况,敬献忠心。太子大喜,决定赴朔方。
第二,鸿渐率军,亲迎太子:杜鸿渐派魏少游、崔简金留守灵武,准备宫室,他本人亲自与崔漪等率朔方军数千人至平凉北白草顿亲迎太子李亨,面陈朔方军平叛优势。太子高兴地赞扬杜鸿渐“武我之闗中,卿乃吾萧何也。”唐代宗时出任宰相。
第三,五次进表,太子即位:太子至灵武,杜鸿渐等与大臣裴冕五次上表劝进太子即位。拥戴肃宗即位首功将领。肃宗即位,以劝进拥戴首功,封杜鸿渐为兵部郎中,中书舍人,后升任兵部侍郎。 唐代宗时拜宰相。
朔方支度判官崔漪(624-685):朔方留守之一,朔方节度判官。崔漪曾经陪同杜鸿渐等到白草顿亲迎太子,北上朔方。太子即位,以拥戴肃宗首功,拜吏部郎中、知中书舍人,文部侍郎。
朔方水陆转运副使魏少游(?—771):魏少游在拥戴肃宗即位中也同样十分尽力。第一,杜鸿渐等赴平凉北白草顿迎驾太子,安排魏少游留后,让魏少游事先为太子李亨到灵武即位准备了殿宇幄帟,皆像宫阙,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拟穷水陆,类似皇宫。第二,太子一行过丰宁后,魏少游率骑卒千余,在灵州鸣沙县列队,迎接太子,举行隆重的迎驾仪式。肃宗即位以拥戴功,由边镇官员封为朝廷大臣从六品的左司郎中。曾四任京兆尹。
支度判官卢简金(崔简金):卢简金参与杜鸿渐等朔方留守官迎驾太子北上朔方,后,随杜鸿渐一致拥戴肃宗即位。
闗内盐池判官李涵(?-784),李涵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六世孙,高平郡王李道立曾孙。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上表推荐,李涵出任闗内盐池判官,住朔方,李涵为人简朴忠谨,有俊才之称。与杜鸿渐等一起,劝进、拥戴肃宗灵武即位。肃宗至平凉,未知所从。杜鸿渐等使涵奉笺驰谒肃宗。涵既见,敷奏明辨,肃宗悦,除左司员外郎,再迁宗正少卿。因拥戴功,唐肃宗封李涵为尚书左司员外郎。
文臣武将“从至灵武”、拥戴肃宗即位的,史载仅三人:平凉相遇随至灵武、肃宗在灵武任命的第一个宰相裴冕,“从至灵武”的李勉和管崇嗣一文一武。
肃宗第一宰相裴冕(703-770年):裴冕是河中府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初任渭南县尉。京畿采访使王鉷表为判官。后升为迁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行军司马,累迁员外郎中玄宗幸蜀,至益昌郡,遥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之副,授御史中丞,诏赴朝廷。遇太子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亟入灵武。又与杜鸿渐五次上表,劝进太子即位。肃宗即位,以定策功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倚以为政。考肃宗朝总共有宰相16位: 裴冕、韦见素、崔圆、房琯、崔涣、李麟、苗晋卿、张镐、王玙、吕諲、李岘、第五琦、李揆、萧华、裴遵庆、元载。其中,裴冕是肃宗即位当天在灵武任命的辅佐肃宗第一位宰相。韦见素、崔圆、房琯、崔涣、李麟5人为玄宗任命的宰相。
大唐正直宰相李勉(717-788年):李勉,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至德初,从至灵武,以拥戴肃宗即位功,拜监察御史。时,灵武朝廷初创,为平叛需靠武将,朝廷右武,勋臣恃宠,多不知礼。随从肃宗至灵武的大将管崇嗣,居然在灵武行在朝堂之上,“背阙而坐,言笑自若”,李勉看不惯,立即弹劾管崇嗣,拘捕于有司,肃宗却原谅了管崇嗣,感叹地说:“我这个朝廷有了李勉,才知道什么叫尊严”。提升李勉为司膳员外郎。唐代宗朝拜为宰相。
背阙朝堂大将管崇嗣:管崇嗣赵州人。天宝十五载(756年),为哥舒翰裨将,潼关兵败,至灵武行在,为广平王都虞侯,是“从至灵武”拥戴肃宗即位的唯一武将。也是肃宗即位朝堂之上,不知礼仪“背阙朝堂”的武将。但平叛需要武将,肃宗颇为器重。
唐肃宗新朝初建,急需辅佐人才,玄宗到成都将身边四个宰相韦见素、房琯、崔焕以及崔圆,全都派往灵武,辅佐肃宗。韦见素、房琯、崔焕为玄宗确认肃宗即位的册礼使。后来,四宰相后全部被肃宗罢免。随同四宰相赴灵武的,还有韦谔、贾至为册礼使官。
肃宗即位以朔方军、河西、陇西为主力后盾。下令河西、陇西出兵灵武勤王。
河西李段,五千勤王: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肃宗命河西将兵五千到灵武,节度副使李嗣业发兵五千人,以段秀实为副使,同率河西大军速赴肃宗灵武勤王。“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史书评价李嗣业力赞中兴,终殁王事,未可伦而拟也。”“力赞中兴”,极力赞颂肃宗中兴。段秀实拥戴肃宗,效忠玄、肃、代、德四朝,朱泚之乱被害,被赞为“忠烈”。
安西栖筠,七千勤王: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到灵武勤王。李栖筠(719年-776年),赵郡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名臣,宰相李吉甫之父、宰相、太尉李德裕之祖父。肃宗重用李栖筠,“人为刻石颂德”,再迁浙西都团练观察使。
全国各地文臣武将缙绅﹑士大夫等,心向灵武,坚定地拥戴灵武即位的唐肃宗。衣冠士庶归顺于灵武郡者,继于道路。闻肃宗治兵于灵武,人心益坚矣。河北颜真卿兄弟,张巡、许远等忠烈志士,在抗击叛军最前线,誓死捍卫大唐统一。长安崔光远、苏震打击叛军奔赴灵武,拥戴肃宗。侍御史吕湮、奉天令崔器、右拾遗杨绾、张镐等,先后奔赴灵武或凤翔行在投奔肃宗,受到肃宗重用。
奔赴行在 衣袖露肘:肃宗同时代人杜甫,初,避乱鄜州三川县(今陕西延安市富县西南三川驿)。天宝十五载(756)六月,杜甫听说马嵬兵谏、玄宗传位,七月,得知肃宗即位灵武,杜甫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今陕西省靖边县天赐湾乡楼关梁,原名芦关梁)往西,奔赴肃宗行在之所灵武。遗憾的是,途中被叛军扣留,押送至长安。九月,在叛军占领的长安,路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而作《哀王孙》,诗中宣布:“窃闻天子已传位”,[34]杜甫明确表述唐肃宗灵武即位是唐玄宗“天子”的“传位”。后来,至德二载(757)五月,杜甫从长安再次逃脱,投奔肃宗行在凤翔,拥戴肃宗。《述怀》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感慨“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35]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湮驰行在 擢任宰相:吕湮是传说中神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高祖。安史乱,哥舒翰败,肃宗即位于灵武,吕諲驰赴行在。内官朱光辉、李遵骤荐有才,帝深遇之,超拜御史中丞,进奏无不允从。后擢吕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披榛求食 冒难杨绾:安史乱,肃宗灵武即位,杨绾自贼中冒难,披榛求食,以赴行在。时朝廷方急贤,及绾至,众心咸悦,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掌诰如故。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再迁礼部侍郎。
县令崔器 北走灵武: 安史乱,奉先县令崔器曾陷叛军,仍守奉先。渭上义兵起,一朝聚徒数万,崔器惧,所受贼文牒符敕,一时焚之,榜召义师,欲应渭上军。及渭上军破,贼将崔乾祐先镇蒲、同,使麾下骑三十人捉拿崔器,崔器遂北走灵武。好友吕諲引见为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从肃宗至凤翔,加礼仪使。克复二京,为三司使。
玄宗派镐 辅佐肃宗:安史乱,玄宗左拾遗张镐,徒步随玄宗,玄宗派张镐辅佐肃宗。“玄宗幸蜀,镐自山谷徒步扈从。肃宗即位,玄宗遣镐赴行在所。镐至凤翔,奏识多有弘益,拜谏议大夫,寻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诗人高适 辅佐肃宗:安史乱,高适随玄宗在成都,曾论谏不可诸王分镇。永王果叛,派赴江南平乱。上皇以诸王分镇,高适切谏不可。及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高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高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高适与江东节度来瑱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乱,会于安州。高适极力拥戴肃宗,多次出征平蜀中、梓州叛乱。高适歌颂肃宗中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
颜公真卿 蜡丸陈事:颜真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时秘书监著名历史学家颜师古五世从孙。公冠四朝助唐中兴的名臣、著名书法家。创“颜体”楷书,与柳公权称““颜柳”,“颜筋柳骨”。禄山反,颜真卿高举平叛义旗,成为河北诸郡抗击叛军的领袖,河北十七郡同日归顺,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横绝燕、赵。诏加真卿户部侍郎,依前平原太守。肃宗即位,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拥戴肃宗,肃宗晋升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使。并致赦书,亦以蜡丸达之。真卿颁下河北诸郡,又遣人颁于河南、江、淮。由是诸道始知上即位于灵武,殉国之心益坚矣。至德二载(757年)夏四月,至凤翔,终于朝见肃宗,肃宗升宪部尚书。乾元二年(759年),命颜真卿任浙西节度使。后晋升刑部侍郎。颜真卿亲书元结撰《大唐中兴颂》,歌颂肃宗中兴。
光远苏震 奔赴灵武:崔光远(?—761年),滑州灵昌人。天宝末,安史之乱,玄宗幸蜀,诏留崔光远为京兆尹、兼御史中丞,充西京留守采访使。崔光远与长安令苏震等同出长安,领府县官十余人,于京西号令百姓,赴召者百余人,夜过咸阳,遂达灵武。肃宗大喜,晋升崔光远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仍使崔光远于渭北召集人吏之归顺者。崔光远发现叛军剽掠泾阳县界,率马步二千讨伐,崔光远亲领百余骑持满扼其要,分命骁勇持陌刀呼而斩之,杀贼徒二千余人,虏马千匹,俘其渠酋一人。叛军知其勇敢,常避其锋。与崔光远同时奔灵武拥戴肃宗的长安令玄宗真阳公主驸马苏震,肃宗同以拥戴功拜为御史中丞、文部侍郎。同样受到肃宗重用。
张睢阳齿 颜常山舌:文天祥《正气歌》赞曰: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指唐朝反击安史之乱叛军的两位忠烈。张睢阳指张巡,颜常山指常山太守颜杲卿,抗击安史叛军的两位唐朝忠烈。
睢阳太守张巡(708年-757年):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朝先后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雍丘之战”击败叛军。肃宗任命张巡为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载,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退守睢阳。“睢阳之战”张巡许远率唐军7000士兵战胜18万的叛军。十月城破。张巡与姚摐、霁云姚门言、雷万春、南霁云等36人先后遇害。
颜真卿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692年-756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太宗时秘书监、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颜真卿堂兄。安史之乱,颜杲卿为常山太守属安禄山辖区。颜杲卿与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平原太守颜真卿守平原,跟他抗击叛军,计杀叛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初八日,常山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均殉难。颜真卿与堂兄颜杲卿,都是大唐忠烈。
肃宗即位 瑊赴行在:浑瑊,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乔治鸣沙县,今宁夏吴忠市南),父浑释之,袭封皋兰都督,从朔方军,与吐蕃战,薨于灵武。子继父业,浑瑊从安思顺勇冠三军。后从李光弼。肃宗即位灵武,浑瑊奔赴行在。途中,击败入寇蕃军,保卫了肃宗行在灵武。后从郭子仪,收复二京。
陈仓县令 景仙立功:薛景仙,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玄宗末陈仓县(今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县令。坚决支持马嵬兵谏,当杨氏一族的杨国忠妻子裴柔与她的小儿子杨晞、虢国夫人与她的儿子裴徽逃到陈仓县,陈仓县令薛景仙,迅速率领官吏抓获杨氏一族,一个个杀掉。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二十七日,扶风郡百姓康景龙等人自动组织起来攻打叛军所任命的宣慰使薛总,杀死叛军二百余人。二十九日,陈仓县县令薛景仙杀掉扶风郡叛军守将,攻克了扶风郡而率兵镇守。薛景仙打击叛军,支持太子北上朔方,拥戴肃宗灵武即位。薛景仙攻占扶风意义重大,扶风是重用南北交通要冲,“江、淮奏请贡献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薛景仙之功也。”[36]肃宗即位,升薛景仙县令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至德元载(756年)十月,为关内道节度副使。
唐肃宗灵武即位,主要依靠朔方军的支持。正如唐肃宗总结房琯陈涛兵败时下决心平定安史之乱:“唯依朔方军为根本”。④灵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郭子仪曾说“朔方(灵州),国之北门”。“朔方兵精闻天下”。朔方军兵强马壮,开元、天宝期间,战士十万,战马三万。我在《大唐灵州镇将》一书中考证,唐朝派驻灵州的镇将,先后有113人。其中先后“出将入相”或“宰相出将”出任大唐宰相者约30人。[37]肃宗即位,首要任务是平叛,收复二京,八月初一,诏郭子仪、李光弼灵武勤王,《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上以治兵收京城,诏子仪等旋师,子仪、光弼率所统步骑五万至自河北”。[38]
中兴名将 再造唐朝: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身高七尺二寸,约合1.82米,身材高大魁梧。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唐玄宗任命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诏以本军东讨叛军。《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肃宗即位于灵武,立即“以贼据两京,方谋收复,诏子仪班师。”“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斩贼守者以迎王师。子仪将北图范阳,军声大振。”“诏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肃宗大阅六军,南趋关辅。”[38]潼关失陷,玄宗西逃,郭子仪留守朔方的副使朔方留后杜鸿渐,迎太子李亨,治兵灵武,与裴冕等劝进太子遵马嵬之命即皇帝位。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底 ,“郭子仪将兵五万自至灵武,灵武军威始盛,人有兴复之望矣。“八月,壬午朔(初一日),以子仪为武部尚书(即兵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余如故。”[39]诗圣杜甫在《送灵州李判官》诗中写道:“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40]杜甫兴奋地赞扬郭、李统帅的朔方十万大军为“神兵”。至德二载(757年)九月,肃宗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李光弼为副元帅。收复二京,肃宗回长安,诏郭子仪进京,派人隆重欢迎,诏见郭子仪时感激涕零地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41]由此,历史上的郭子仪就被尊为“再造唐朝”的功臣。“再造”二字,出自唐肃宗的原话。郭子仪活了85岁,八子七婿,再造唐朝,功劳盖世。杜甫《洗兵马》诗,评价郭子仪“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42]
中兴第一 番将光弼: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人,契丹族。作为少数民族的朔方军统帅,与郭子仪齐名,人称“李郭”,衷心拥戴唐肃宗,平息叛乱。天宝八载(749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天宝十五载(756年),郭子仪荐李光弼任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参与平叛。肃宗即位,诏灵武勤王。肃宗即位,灵武接见,封李光弼户部尚书、同中书平章事,节度如故,即拜使相。李光弼率军五千赴太原。至德二载(757)正月“太原之战”,叛将史思明十万进攻太原,李光弼一万人,歼敌八万,以少甚多,是平叛第一次大胜。捷报传到灵武,肃宗大喜,进李光弼司空、兵部尚书,仍同中书平章事,封魏国公。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新唐书》评价:“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43]
唐肃宗灵武即位,举起平叛大旗,给全国臣民带来唐朝“中兴”的希望,因此,受到全国臣民军队各界人士,包括寺庙佛僧的一致拥戴。灵州城,是中原与西域佛僧来往的中转站。有唐一代,灵州有龙兴寺、广福寺、永福寺、津梁寺、念定院等佛教寺庙以及灵州贺兰山白草院白草谷道场等佛教寺庙。古灵州今吴忠仍然有兴教寺、石佛寺、白塔寺、清凉寺以及牛首寺的东寺和西寺两大寺庙群。古灵州之地今灵武市仍然有甘露寺,相传始建于唐代罗通扫北战后。唐代灵州佛教高僧,先后有薛怀义、辩才、不空、无住、无迹(灵州人)、无漏、含光、元皎(灵州人)、道平、道舟(灵州人)、增忍、无彻、后唐归文等十多位。肃宗时期,有高僧辩才、无漏及弟子含光、元皎,武僧道平等辅佐、拥戴肃宗。受到肃宗重用。
肃宗北上至平凉(今宁夏固原市),就有佛僧资助。《大唐荷恩寺故大德敕谥号法律禅师墓志铭》载:“及肃宗抚军北巡大德平凉扈跸,累进衣马,襄助王师”。肃宗灵武即位之初,因为叛军寇难方盛,有人劝帝宜凭佛佑,唐肃宗诏沙门百人入(灵武)行宫讽呗。”[44]念诵佛经祈求佛祖保佑。彰显了唐肃宗时期的灵武(灵州)佛教文化发展昌盛的历史。
唐肃宗诏加龙兴高僧寺辩才“朔方管内教授大德”,命辩才“碑其训励。革验犹之风。循毗尼之道”。之后,又命辩才在灵州“为国建法华道场”。后“累降玺书”。[45]
唐肃宗在灵武,夜梦神僧无漏,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亲自去请。无漏见郭帅亲至,奉诏而来灵武。肃宗在灵武行宫召见无漏,见面之后,大悦,道:“正是我梦中所见之僧也。”不空三藏法师也来灵武行宫相见,肃宗将二师一并留下,由不空和无漏率领一百位僧人,在灵州行在为国祈镶。[46]
释元皎是劝进太子李亨灵武即位的灵州籍僧人。《宋高僧传》记载:“释元皎,灵武人也。自幼有志操,高出于众。以持明与佛有缘。天宝末载(756年)玄宗幸蜀。肃皇于灵武训兵,计划克复京师。为物议攸同。请帝即位。改元至德。”[47]由此可见,元皎应该是最先拥戴肃宗即位的高僧。
西北大学佛学所李永斌博士《不空的政治交往》一文指出:天宝十四载(755)七月,“不空选择了拥兵北上的皇太子而不是幸蜀的玄宗,其一是因为不空弟子含光等人随侍在肃宗左右。”[48]至德初,銮驾在灵武、凤翔。不空常密奉表起居。肃宗亦密遣使者求秘密法。
唐肃宗灵武即位,十分罕见地册封一位武僧道平为“金吾大将军”,命他奔赴前方杀敌,帮助大唐军队平息叛乱。唐代武僧道平,陇州(今陕西陇县)人,居奉天(今陕西乾县)兴国寺,马嵬兵谏,“百姓请留太子东破贼室,金城沙门道平,力劝议兵灵武,以图收复。遂以平为金吾大将军,至临皋,遇反贼,大破之。事定行封,平固辞。乃敕住崇福、兴庆二寺,赐紫衣金箔。”[49]
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十二日,唐肃宗灵武即位,扛起平叛大旗,在位七年,平叛七年。尽管唐肃宗指挥战争存在多次失误、干扰、战败,延误平叛进程;尽管,唐肃宗执政存在宠幸张后,出现宫廷叛乱,重用宦官,不相信军队将帅,派宦官为观军容使当统帅,宦官当监军,不懂军事的宦官指挥平叛战争,必遭惨败。从唐肃宗开始,唐朝后期长期宦官专权,宦官甚至随意废立皇帝。但是,经过七年平叛,到肃宗辞世卸任前,平叛战争取得决定性成果,安史叛军,大势已去,安史之乱的四个祸首,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三人,都已经命丧黄泉,只剩史朝义一人,苟延残喘。唐肃宗在位基本上平息了安史之乱,他维护了国家统一,给割据势力巨大打击,使大唐王朝得以继续延续了长达152年之久。平叛之功,这是唐肃宗执政的主流,得到古今名人,一致肯定。
唐肃宗同时代人诗圣杜甫,马嵬兵谏,禁军将士以武逼迫玄宗听从军民的呼声,诛杀杨氏一族,马嵬分兵,玄宗宣布“太子仁孝,可奉宗庙”,太子李亨很仁义孝顺,可以即位当皇帝,同时,“宣旨欲传位”,杜甫在叛军占领的长安“听说”以后立即直接从陕北奔赴灵武投奔肃宗,不幸被叛军抓住押回长安。于是,在八月《哀王孙》诗中宣布:“窃闻天子已传位”!窃闻”意思是听说。杜甫“天子已传位”证明唐人认为唐肃宗是唐玄宗传位内禅给太子李亨,并非自立为帝。并且,在至德二载(757)夏五月,杜甫再次从长安狼狈逃脱,不顾衣衫破烂,径直投奔肃宗驻晔的新的行在凤翔,肃宗愉快地接见了杜甫,并任命杜甫为左拾遗,杜甫在《述怀》一诗写道:“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他高兴地称赞唐肃宗即位是“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而在随后的《北征》中,进一步称赞马嵬兵谏的陈玄礼禁军领导禁军兵谏救活了唐朝:“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赞唐肃宗“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49]杜甫是最早赞唐肃宗为“中兴主”的唐人。
唐肃宗另一位同时代人唐德宗宰相杨炎,撰《灵武受命宫颂》,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是“受命”即位,明确指出:“我圣皇天帝探命历之数,启龙图作受命之书,付与我皇帝。”“圣皇”指唐玄宗,“我皇”指唐肃宗,“受命之书”正是《资治通鉴》记载的“马嵬之命”。肯定玄宗传位旨意“皇曰内禅,于再于三。”[50]与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三次传位一致。
还是唐肃宗同时代人元结、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直接歌颂唐肃宗即位领导平叛,是唐朝“中兴”!“歌颂大业,刻之金石”。[51]
颜真卿《皇帝即位贺上皇表》肯定唐肃宗是受命即位,“蹈舞抃跃”拥戴肃宗:“奉皇帝七月十二日敕,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臣及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蹈舞抃跃,不胜感咽。”称赞唐肃宗:“今皇帝抚军,苍生贾勇,丰镐河洛,指期可平。”[52]
唐肃宗同时代人元载撰写《故相杜鸿渐神道碑》有:“付以神器之重,勖以兴复之谋。肃宗承命感咽”。[53]
又一位唐肃宗同时代人郭湜,据高力士亲授撰《高力士传》写道:唐肃宗是“万人劝进,让不获已,即皇帝位于灵武。”“绝不是什么抢班夺权”!并且,记述唐玄宗得知唐肃宗灵武即位信息以后,唐玄宗亲口给高力士说:“我儿嗣位,应天顺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卿之与朕,亦有何忧?”[54]
前述陈寅恪先生肯定唐肃宗即位是“别开”“又一新局”的“内禅”,即肯定唐玄宗禅位给太子李亨,太子李亨是受命即位。新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中,肯定唐肃宗即位,并对其领导平叛,给予高度评价:“太子李亨在马嵬被民众留下,主持军事。李亨到灵武,朔方镇留守官劝进,李亨即皇帝位(唐肃宗)。唐朝以唐肃宗为首,展开了统一与割据间斗争的新局面。”[55]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著《中国史纲要》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唐太子李亨从马嵬回军北上,在灵武(今宁夏吴忠)即位,是为唐肃宗。”[56]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抗战时期著《中国通史》同样肯定唐肃宗灵武即位:“玄宗逃向成都,于路留太子讨贼,太子西北走向灵武”“即位,是为肃宗。”[57]
综上所述,本文依据大量史料,探讨唐肃宗灵武即位前因后果,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唐肃宗即位前的身份是唐玄宗亲自选定的大唐太子,而太子的身份是皇位合法继承人。因此,唐肃宗即位,合理合法,绝非“篡位”。
第二,唐肃宗即位前,唐史文献记载,唐玄宗有三次传位旨意,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但是父皇唐玄宗三次传位旨意,有言在先,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唐肃宗即位是玄宗内禅,绝非“叛父自立”。
第三,唐肃宗即位,是在安史之乱国家危亡百姓需要有人“为之主”的特殊背景下,经众人一再劝进,让不获已情况下,才在灵武遵‘马嵬之命’即位。绝不是“自立”、“欺父”。
第四,唐肃宗即位,唐玄宗宣布“顺天应人”,举国拥戴,证明唐肃宗即位确实是名正言顺,绝非“抢班夺权”。
第五,古今学界,唐史文献,评价唐玄宗有言在先,唐肃宗灵武受命即位,领导平叛,收复二京,兴复唐朝,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利国利民。唐肃宗同时代人著名学者杜甫、元结、颜真卿、杨炎、郭湜等为代表,一致肯定、拥戴。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范文澜先生、翦伯赞先生、吕思勉先生等老一辈历史学家为代表,一致肯定。因此,唐肃宗不在京城在灵武受命即位,的确是玄宗“内禅”,唐玄宗当时不在场,事后颁诏承认新皇即位,只能说明肃宗灵武即位,是陈寅恪先生说的特殊情况下的“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因此,应为唐肃宗的受命合法即位正名。
今天,我们国家仍然遇到某些国家有人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分裂我们国家领土。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优良历史传统,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土的行为和主张,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附记:
本文介绍作者第7部专著《唐肃宗灵武即位》(陕西人民出版社,42万字,近期出版),应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之约所作。
——89岁白述礼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