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传统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早期探索、逐步重视、弘扬与发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四个阶段。进入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秉持理性批判继承、发展创新转化的理念,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了自身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在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早期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封建糟粕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批判。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陈独秀和李大钊。陈独秀曾经讲过:“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他认为封建礼教、封建道德是蚕食国人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必须打破。中国社会要想实现发展和进步,唯有借助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作为反传统思潮中的另一位重要代表,李大钊认为封建思想文化已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直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毛泽东虽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但在革命过程中,随着政治上的不断成熟,其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有了新的认识,对封建纲常伦理、文化专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出要循序渐进地去除封建锈迹。
早期共产党人在批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秉持着理性地一分为二。陈独秀和李大钊二人并非将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他们批判的对象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思想糟粕,即被封建帝王所利用,用于统治国民、禁锢国人思想的旧礼教、旧道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孔教。陈独秀曾经多次讲道:“孔教亦非绝无可取之点”,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认为应该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孔子之道有几分合于此真理者,我则取之,否者,斥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我国传统军事文化为参考,结合当时我国具体国情,在实践中提出了运动战、游击战等战略战术。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在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以批判为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但在批判的过程中秉持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地扬弃。
从1937 年7 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56 年9 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这二十年是传统文化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客观理性。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逐步意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渊源,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泉,是凝聚民心、积蓄力量、共同抗日的最大公约数。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如何发展的思考,也是对传统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如何发展的再思考。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到:“我们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特色突出,珍宝较多。但是面对这些,我们只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我们不得割裂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全面总结,对这些遗产进行积极继承。”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就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即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我们应在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这一时期,除了毛泽东,还有很多共产党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予以正确评价。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明确提出:对于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我们既不能一概反对,也不能全盘接受,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批判地接受优秀的东西,抛弃错误的东西。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他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需要有新的文化。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具有中国特色,坚持民族独立和民族自信。毛泽东讲到,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于古代文化,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决不能无批判地全盘照收,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延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在批判继承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文化进行改造,来解决现有文化与建立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应用。1953 年,周恩来在《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一文中,强调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他讲道:“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我们批判孔子,因为要反对封建文化。现在新文化已占住了阵地,我们就有必要回过头来肯定历史文化中的一些积极的东西”。1956 年4 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思想。同时,党中央指出:“对于国外先进、优秀的文化,我们应有甄别地借鉴与吸收,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保护与继承,创设出独具特色的新文化。”1964 年9 月,毛泽东在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陈莲的回信中,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主要内涵就是选择性地借鉴吸收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从中汲取积极合理成分,摒弃消极腐朽因素。
总体来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渐重视,并且通过实践探索,找到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的恰当途径。经过改造后的传统文化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伴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再次理性回归。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邓小平通过多个场合的讲话表明了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指导,运用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方法,在“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的基础上,“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使传统文化得到批判式的继承和发展。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毛泽东所提出的“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传统文化观的反思和继承。通过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不加鉴别、完全否定的错误做法,明确了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应该继承什么、批判什么。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把传统文化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让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历史优势。在这一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最大威胁来自于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思想纷纷涌入。面对新鲜而又时尚的西方思想文化,一些人开始“从洋媚外”,主张放弃中国“旧的、落后的传统”,实现“全盘西化”。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以所谓的“民主”“人权”为幌子,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在中国实行以资本主义为目的的“社会改革”。面对西方思潮的猛烈冲击,政治上,党中央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思想文化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深化,把传统文化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之中,与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把“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竞争,我们要坚持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构建同社会主义发展相符合的思想道德体系。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一提法,进一步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
十六大以来,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新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积极运用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以创造性运用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观逐步形成。中共中央于2001 年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德育功能,切实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份《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这十年里,一系列关于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纷纷出台落地,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为理性、运用方式更为科学。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坚持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广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深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论述,为新时代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深入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而言,根本是否牢固尤为关键。摈弃传统与根本,就相当于割脉自杀。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体现于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日常行为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它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让民众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于我国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珍宝,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勇于创新的精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都蕴藏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两创”方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在对传统与历史尊重的前提下,实现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再创辉煌。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在复杂的文化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