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再审视
——以S省为例

2021-12-31 12:44平先秉刘元发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产教校企

平先秉,刘元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绝不是诸多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简单地、毫无章法地拼凑,而是具有符合内在发展规律的价值主线。S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专业人才价值偏离的现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纠正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偏离?如何树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的实现导向?如何保障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目标实现?上述问题决定着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是亟需研究与解决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迫切需求。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再审视

对于职业教育价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他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职业教育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谋个人之生存;二是谋个人之发展;三是谋服务社会之准备。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价值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既重视个人生存与发展之需,也突出了服务社会之重任[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明确指出: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教育和产业融合,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产教融合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即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

结合目前产教融合政策与实践要义以及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价值判断,笔者认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以表述为:受高等职业教育主体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3]。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发展需求取向、企业人才需求取向以及专业发展需求取向的高度统一。学生发展的需求取向即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就业以及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取向;企业人才需求取向即企业的人才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储备需求取向;专业发展需求取向即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资源需求取向综合。三大需求取向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与价值的全面体现意愿[4]。诚然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因素很多,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会有所变化,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内容上应是人的本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在价值追求上应是充分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5]。

为深入了解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的实现状况,课题组对S 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S 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保险职业技术学院等16 所开设金融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详实调研,调研的高职院校中双高校建设单位3所、S 省骨干建设院校5 所;S 省教育厅直属院校3 所,行业、企业办学8 所,地方政府办学5 所。调研共组织专业教师座谈8 次、在校学生座谈16次,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8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752 份;组织近三年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累计3 次,毕业生参与度75.3%。本文所涉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S 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另一方面来源于实际调研所得数据。其中实际调研数据来源三个方面:一是所在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专任教师访谈与问卷填写;二是所在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填写;三是所在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最近三年毕业生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建设实际、存在问题与建议;二是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日常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建设状况;三是毕业生就业区域、服务面向、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以及职业岗位能力达成度等。调研数据归集、整理与分析显示,目前S 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价值实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行业、区域贡献度低,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弱

贡献度相关概念与运用在经济分析与管理评价中业已成熟,涉及高职专业人才对行业及其所处区域的运用显有涉及。课题组拟将高职金融管理教育人才贡献度设定为:高职金融管理毕业生对金融行业、就业区域的数量、规模以及结构与质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近2年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涵盖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与投资理财类,银行类金融机构涉足不多。另一方面,2020年S 省高职金融毕业生在本省就业率仅为58%,而从事岗位工作主要以销售类为主,一流企业(行业领先企业)就业率仅为10%左右,在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比例高达61%(2020年)。由此可见,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近2年毕业生对S 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偏低,行业领域涵盖面窄,职业特色不明显,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不足。

因此,不难发现:S 省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在社会需求取向上存在价值选择意愿的偏离。作为S 省高职院校而言,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教育供给主管部门与企业需求的价值取向。S 省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金融行业与S 省区域贡献度低,自然也导致S 省金融行业与高职院校无法更深层次地融合,出现典型的校企合作浅层化、表面化,产教融合呈现融而不合的怪圈,制约着S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偏低,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发展错位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指的是毕业生受雇的全职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其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工作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6]。

课题组对2019—2020年两届S 省金融管理毕业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管理专业近两年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2%与68%,与平均高达80%的理工类专业相比较,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造成S 省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主观判断误差,即学生从自我认知角度判定自身从事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出现了误差;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客观现实,即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发展。

S 省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偏低,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发展错位,从深层次反映出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离受教育主体基本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对金融行业或企业的需求过于单一与刚性化,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能力差异、需求个性与兴趣爱好以及在价值追求上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制约了产教融合政策在S 省高等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施与整体推进效果。

(三)能力素养达成度不高,人才培养手段与方法固化

课题组借鉴麦可思公司相关研究,将S 省高职金融管理学生的能力素养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三部分,其中通用能力涵盖“听、说、读、写、管以及科学思维”等六个方面,专业能力包括“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应用、解决主要商务能力以及经济金融分析”等4 个大项,职业能力涵盖“银行业务处理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保险实务能力以及金融衍生产品业务解决能力”等4 个大类。

调研结果表明: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2020 届毕业生通用能力达成度为86%,较2019届上升2 个百分点;2020 届专业能力达成度为82%,较2019 届上升1 个百分点;2020 届职业能力达成度为76%,与2019 届持平。综合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2019—2020年两届毕业生关于能力素养达成的实际调研来看,对比S 省《2020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文科类专业相比较,整体达成水平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不到位。

从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角度观察,能力素养达成度不高,人才培养手段与方法固化,导致专业价值取向偏离,制约了受教育主体的本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视角来考量,缺乏高质量教学条件与资源,人才培养手段传统化,教学方法陈旧僵化。培养手段单一传统与方法陈旧使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执行受阻,产教融合政策红利无法体现。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实现的基本导向

基于S 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折射出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窘境,如专业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学生就业即失业,高职的教育功能与职业功能的分离以及以学生为本与“工具人”培养目标的冲突等制约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培养目标的实现。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偏离,脱离了本质应该遵循的基本主线。要想彻底改变面临困境,首先是梳理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实现的基本导向。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离散”到“聚集”:实现教育本质与职业特征融合

教育属性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职业性是任何职业教育(涵盖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独有特征。2019年2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7],同时以国家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8]。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兼具教育与职业双重属性,教育属性是职业属性的前提,职业属性是教育属性在类型上的延伸。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遵循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实施高职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教育职业属性所在[9]。

高等职业教育应是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的有机融合,而由此所形成的教育域(教育系统)与职业域(产业系统)是一种“耦合关系”。国家层面产教融合的政策布局与整体推进,充分地体现了高职教育要凸显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高度“聚集与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为教育域(教育系统)与职业域(产业系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夯实了基础。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实际办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人为割裂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使二者处于相对“离散”状态。如在专业设置中突出强调了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核心技能,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10];在培养手段与环节中,凸显了实践性能力培养,弱化理论性知识的地位。

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再审视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实现高职教育的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由“离散”到“聚集”的回归,如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要紧贴金融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在课程设置与内容选取上要对接金融行业典型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在实习实训环节上要将传授间接知识的课堂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11]20。通过校企师资共培互享与技术开发共生互补的方式有效推进职业域与教育域内外部利益均衡。通过上述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助推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高水平、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实现高职教育的教育本质与职业特征的有机结合,进而回应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迫切需求。

(二)从“成才”到“成人”: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核心目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人”理念蕴含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价值追求的双重属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才”目标单纯地把典型工作岗位技术能力需要的培养与形成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在“成才”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高职院校自然而然地沦落为技术性劳动力培养工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通识价值荡然无存。

我国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上一直在探索、实践与总结,从1998年的实用人才培养的提出,历经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2006年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直至2011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2012—2019年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凸显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导向由“成才”向“成人”的内涵式变革[11]20。

反观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取上,往往将学生能否成才、能否顺利就业视为第一要务,并自觉转化为日常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诚然这些做法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胜任岗位作业需要,但忽略了学生从事相关职业领域所需的理解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与管理能力。这一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欠缺,导致了职业晋升通道受阻、职业面向变窄、学生职业适应度相对较低。

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具备创新精神、技能复合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必须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由“成才”向“成人”的蜕变,进一步创新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专业技术聚焦向社会需求与职业方向扩散的转变。培养目标与理念的转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一种既能胜任岗位需要,又能享受工作快乐,实现学生成为符合岗位所需之“才”,也是国家社会所需之“人”。

(三)从“博弈”到“融合”:规范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教育改革层面对产教融合的体制构建与运行机制做出了全面的制度安排[12],明确产教融合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与主体职责,洞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实意蕴。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职业院校与企业或行业的高度融合俨然是最佳选择。

梳理S 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历程,院校与企业或行业之间囿于“浅合作—高博弈”的怪圈。企业片面追求低成本,热衷于从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践中获取低廉的用工成本,减少劳务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企业固有培训成本。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角色迷失,对产教融合意蕴的前瞻性不到位,致力于学生就业率提升,校企融合课程开发、师资互培、技术共生内生动力不足。校企双方的合作仅仅局限表象层次,实质为“成本—就业”的高度“博弈”。双方在高度“博弈”潜思维的驱动下,各自应尽责任在实践中会出现偏差,合作效果大打折扣,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自然无从谈起。

实践证明,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要想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达到学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业标准,金融企业或行业要想吸收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升企业社会品牌形象,二者必须摈弃“零和博弈”思维,强调校企深度融合,明确各自主体责任,构建“双向驱动”深度合作模式。平衡利益均衡点,提升“融合”的热情与积极性,探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实现路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探索与践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理念不清、价值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专业产业契合度不高,手段与方式单一,形式大于内容等等表征,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关键在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因此,要想实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创新超越固有人才培养范式,应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使然。以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为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顶层设计,构建创新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之中,但也存在去创新化倾向,一是抄袭照搬;二是简单模仿,不重构;三是模式构建自圆其说。梳理现有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理论构建与实际运行,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超越应是必然选择。以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为例,构建创新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两方对接”

“两方对接”即高职院校与金融企业(行业)有效对接。S 省金融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发展至今,仍存在诸多瓶颈,最突出的就是校企沟通对接机制不完善,产教有效对接难。S 省开办金融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均成立有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但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专业层面基本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权限。对于大多数金融企业或行业而言,很少专门设置用于对接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产教供需对接存在严重障碍。“两方对接”的实施要求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中心下沉至专业层面,在专业和金融企业或行业均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站。这样于专业,能够简化程序,能更加便捷地与企业进行及时沟通;于企业,校企合作工作站既可以用于职工培训基地,也可以当作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前沿。“两方对接”的实施能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2.推进“四融合”

“四融合”即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融合、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教师技术研发与企业技术难题融合等四维度融合。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高、形式大于内容以及校企需求错位发展等诸多现象。在“两方对接”的基础下,实施“四融合”能解决上述问题:一是金融管理专业标准与金融行业标准的融合,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精准化”,促进学生快速适应金融企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二是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融合,不仅能解决金融管理专业教学师资规模与质量不足问题,也能使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兼具“双岗”,加速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与水平,形成更多符合金融行业实际的“项目化”“合页式”教材,整体推进“三教”改革。四是教师技术研发与企业技术难题融合,能形成校企合作项目攻关小组,协助企业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提升金融企业参与金融管理专业建设的热情。

3.实现“三提升”

实现“三提升”即力求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企融合质量提升[13]。“三提升”是“两方对接”与“四融合”的必然结果。一是金融行业或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与完善的全过程,涵盖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金融行业入职标准、岗位(岗位群)技能需求以及对应课程设置等等,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壮大与成熟,教学改革更加具有针对性,金融行业案例进入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校企合作项目攻关小组的组建,有效解决金融企业工作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补齐校内教师金融作业技能短板,实现“产教融合”双赢。

(二)以生为本,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阶段,随着国家“百万扩招计划”的逐步实施,以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学生年龄跨度大;二是生源复杂;三是学生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四是学生就业需求多样化。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源与个性差异,传统的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教学管理方式、实习实训条件、师资队伍配置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针对现有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课题组认为S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遵循两个基本理念:一是以学生为本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二是全方案凸显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

1.学生本源

要求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做到“个性化”,教育供给“精准化”,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化与便利化”。以学生为本源的人才培养方案要能满足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来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真正落实弹性学制与弹性授课时制,对于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半工半读的学生可以采用周日制、晚间制等多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线下集中授课、线上教学与信息咨询、互动交流、线上答疑、作业批阅、课程考核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

要求在正确职业理念、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共同培育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与学习能力,建立以“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的生源、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与就业倾向,开设具有差异性、实用性的课程与项目,并进行相应考核。对于学习能力突出、有继续攻读本科院校的学生,突出理论知识的铺垫;对于职业能力个性突出、有积极投身职场的学生,强化职业从业资格的考试与认证;对于有工作经历,并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突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强化,助推学生快速涉入相关行业或领域。对于上述分门别类的学生,其学习成果的考核也相应略有差异;对于升本意愿学生,其成果考核在于金融、经济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积极步入职场的学生,其成果考核在于从业资格证的获取,如获取资格证可以冲减或抵消相关专业课程的学分考核;对于自愿创业的学生,其成果考核偏向于各级创新创业培育项目的立项或获奖情况。

(三)破解同质,重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S 省高职开设金融管理专业的院校为例,S 省现开设有金融管理专业的学校16 所,开办投资管理、理财与证券事务等金融类相关专业合计近40 所。在S 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大一统,缺乏适合院校与行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由此造成S 省开设金融管理专业的院校相互之间恶意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一是同质化的招生策略与途径。招生策略、方式与途径的同质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院校招生压力,但不可避免地陷入生源竞争的怪圈。二是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错位。S 省高职金融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有效破解院校间同质化现象,重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1.积淀自身办学优势,确定差异化服务面向

各开办金融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认真回顾院校或专业的办学历史沿革,提炼办学优势,如院校前身为银行类中专院校升级而来,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确定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人才培养;院校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办学,比如证券行业、投资行业或保险行业等非银行类行业办学,则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非银行类行业培养相关人才。与此同时,各专业还可以依据自身办学软硬件、师资队伍优势来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可以有效去除专业同质化竞争现象,凸显金融管理专业典型行业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最大程度破解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行业需求的结构性错位。

2.发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整体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S 省现有开办金融管理专业或类金融管理专业的院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建设工作会议,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共商差异化发展策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的召开,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与院校的有效沟通,提高专业人才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发展错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金融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等提供建议。这样既能实现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便利化,也能助推S 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方向,产教深度融合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与审视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是回应当前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存在的困惑,把握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势,能提高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办学的预见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在金融与科技快速融合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想形成可复制、可借鉴与可推广的培养范式依然任重道远[14]。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产教校企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