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英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 重庆云阳 404500)
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前进。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理和生命规律的学科,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巧用思维导图开展生物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可以推动我国生物教学的有序开展。文章立足高中生物,从思维导图这一关键词汇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自思维导图引入我国之后,众多教育学家开始了大量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今天合理化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是借助人脑活动,实现人科学记忆的一种教学手段。高中生物的覆盖面很广,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把握知识结构,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知识串联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记忆和理解。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分工领域不同,左脑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右脑则对方向、颜色有着极强的认知,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协调人的左右脑,可以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的有效创造[1]。
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高中生物历经了多次改革,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生物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加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全、三观的发展。全新改版的生物教材分社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必修模块编著了当今生物的最新科研成果,是生物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选修模块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时期,其学习能力也在提升,在生物学习中有着独特的思维点。第一,高中生的预见性很强,而且自我调控能力有所提升,高中生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保证思维的高效性。第二,高中生思维创造性高。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已经非常丰富,而且辩证思维有了一定发展,可以自己归纳出知识的联系。第三,高中生思维结构趋于稳定。由于学生理论思维的提升,高中生的思维结构更科学和系统。由上可见,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其可行性[2]。
构建知识网络图对学生把握知识关联、树立全局意识、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在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的学习中,教材对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微观和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和解释。那教师就可以将“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细胞”作为思维导图探究的第一层知识点,在不断的细化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无细胞生物等,最后在基于第二层知识点不断细分,形成第三层。通过一层层的细化,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节知识,而且学生可以了解每一处的细节知识点。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生物知识点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联系,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思路,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所在章节,而且通过知识的联系,学生可以采取对比方法开展分析,进而深化对生物知识点的认知。比如在探寻“基因本质”这节生物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设定基因为第一层,然后将DNA分子结构、DNA复制作为第二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基因本质巧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明确生物知识点的关联。
复习既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同样是开启新章节知识点学习的基础。巧用思维导图复习生物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复习有效性。与此同时,巧用思维导图树立知识点,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疑惑点记录下来,等待课下和小组交流亦或者询问老师。比如“减数分裂”这节内容中的“减数分裂各个阶段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以及行为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自测看是否牢固掌握。
完成生物课堂讲解并不意味着这节内容的结束,相应的教师还要做好教学反思,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适当方法加以纠正。比如生物教学反思是一个可持续挖掘的领域,而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反思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迅速找出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文章以“光合作用”为例,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色素提取方法、分离实验开展了深入讲解,而且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是讲解不详细亦或者采取的方法不符合学生认知,导致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无法对光合作用不同阶段反应做出明确阐述,进而降低了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对这节内容的全面把握。为此教师在开展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准确把握问题,并探寻解决的方法,而且还可以总结相关经验,推动后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3]。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可以推动学生的深入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发展,而且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把握生物知识,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是一门知识点多且理论性超强的学科。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新理念指导、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身为一名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师,要加大探索和研究,以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