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宁市湟中区小麦现状及主推品种技术

2021-12-31 04:57魏裕茜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种子站青海湟中811600
青海农技推广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肥全区高原

魏裕茜(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种子站,青海 湟中 811600)

1 湟中区小麦产业发展现状

1.1 小麦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辖15个乡镇,380个行政村,农业户数10.53万户,农业人口42.52万人,农村劳动力25.57万人。属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农业大区,总耕地56753hm2。小麦是西宁市湟中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3333hm2左右,占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的30%以上。近年来,湟中区积极推广青春38号、青春40和高原437等小麦优良品种,良种覆盖面积已达到96%以上。2019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13760hm2,平均产量260kg/666.7m2,全区小麦总产53664t,实现总产值10732万元。同时,依托各类农业推广项目,配套推广小麦配方施肥技术和机械化播种技术,小麦生产依旧获得较大丰收。

1.2 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产量逐年下降,种植小麦的农户收益减少,削弱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小麦生产的结构、规模不合理,小麦生产区域广泛,种植分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生态类型复杂,垂直分布明显,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小麦单产较低。

1.2.1生态类型复杂,垂直分布明显

湟中区总耕地面积56753hm2,从川水到脑山,播种时间达40d,无霜期逐渐缩短,海拔分布在2225~3100m,温度降低8℃;同一地区存在阴坡与阳坡、山下与山上、沟壑与山梁的区别。因此,种植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采用不同的品种,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

1.2.2自然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湟中区境内沟壑纵横,农作物常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是典型的“十年九旱”的地区。因此,在技术措施上应采取抢墒播种,选用抗倒伏、抗落粒品种和及时收获等,规避自然灾害。

1.2.3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

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浅脑山地区基本上靠天吃饭,川水地区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不齐全,能灌溉的只能保障农作物出苗前后浇水,小麦生育期的浇水不能保障。此外,小麦生产受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影响,地块零碎,机械化应用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国家惠农强农助农政策,加大渠系配套力度,发展小型农业机械,才能开展大面积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1.2.4劳动力素质低,科技水平不高

湟中区现有农业人口42.52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约10万人,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下降,大量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湟中区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建立示范基地,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这是今后全区小麦产业发展的重点。

2 小麦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湟中区小麦产业创新平台与青海省农牧业小麦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同时加强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协作,将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服务融入小麦产业,加快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行业科技资源、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共享。

2.1 主导品种

选用在湟中区生产中表现优良的青春38、高原437小麦品种为主导品种。

2.1.1青春38

植株特征特性:株高89±3.01cm,[1]株型紧凑,分蘖成穗率74.3%~7.89%。穗长10.6±0.87cm,每穗小穗数18.90±1.51个,穗粒数46.9±7.23粒,小穗密度中等,籽粒椭圆形,红色、饱满,腹沟浅窄,冠毛少,千粒重44.3±2.2g。春性,中熟,生育期123±2d,全生育期144±4d。抗条锈,抗倒伏,耐旱性中,口紧不易落粒,落黄好。

品质产量:籽粒角质,容重816±2.4g/L,粗蛋白质14.09%,湿面筋29.1%,淀粉66.3%,面团稳定时间4.3min。中等水肥条件下产量350~400kg/666.7m2,较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450~550kg/666.7m2。适宜在全区川水和浅山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青春38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在肥力较高的土壤可适当降低播种量。结合秋耕深翻施商品有机肥100~150kg/666.7m2。播前施纯氮5~7kg/666.7m2,五氧化二磷5~7kg/666.7m2。3月上中旬播种,播量16~20kg/666.7m2,保苗25~35万株/666.7m2。

2.1.2高原437

高原437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1991年以高原602为母本,91宁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97-437-17。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高101.80cm。单株分蘖数3.40个,分蘖成穗率17%,主茎第一节间长4.38cm,茎粗0.36cm;第二节间长度8.12cm,茎粗0.40cm,穗下节间长度42.89cm。穗长方形,顶芒,白色,小穗着生密度中等,穗长10.79cm,有效穗数19.50个,穗粒数58.90粒。籽粒椭圆形、红色、角质。千粒重40.51g,经济系数0.43,籽粒容重760.00g/L,粗蛋白含量13.58%,全麦粉湿面筋质31.95%。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抽穗期54d,抽穗至成熟50d,出苗至成熟104d,全生育期133d左右。较抗倒伏、耐旱性中等,条锈病免疫。

栽培技术要点:在有灌溉条件地区,能够保证灌溉2~3次,施商品有机肥100~150kg/666.7m2,施化肥使用折合纯氮8.20~22.8kg/666.7m2,五氧化二磷9.20~23.00kg/666.7m2。播种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量15~20kg/666.7m2,保苗25~35万株/666.7m2。田间管理以早为主,苗期中耕除草1~2次,麦黄期注意及时收获、脱粒打碾。

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高水肥条件下产量450~650kg/666.7m2,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350~400kg/666.7m2。适宜在全区各类生态地区种植。

2.2 主推技术

2.2.1“一病两虫综合防治技术”即条锈病、麦茎蜂、麦穗夜蛾、综合防治技术。

2.2.2配方施肥技术。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经过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几个主要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不同,只有适时而恰当的满足小麦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才能使植株各部分都正常的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水肥全区高原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青岛水肥一体化让作物增产一成以上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