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明(青海省化隆县农机站,青海 化隆 810900)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十分重要。依据目前形式,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科技。想要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过往的以人力操作农业,不仅导致农产品产量不佳,而且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平白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成本。为此,将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技术革新中,使得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迈入自动化进程。依据本地地理形态特点,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也为高原农作物生产提供了便利。
农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运转过程中,要依赖很多现代化配置,其中的电气装置让机械传输的信息更稳定安全、便捷,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但众所周知,电气装置的安全性也非常令人担忧,在机械运转过程中,需要随时有人监管,否则很难避免发生危险事件。为此,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电气设备中,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而且可以更加智能的对机械进行监控。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中安装有传感器,如果机械出现问题,传感器会立即发现问题,迅速将有关故障信息传输到控制枢纽,控制枢纽将进行自行诊断问题并修复或者立即断电处理。自动化控制装置不仅具有自主记录信息的功能可以自行记录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对故障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然后通过相关途径传输给技术人员进行处理[1]。
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难点主要在地块小、边角地、不规则地多,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同时化隆县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作物产区,农作物品种多,种植方式及农艺要求多种多样,对农业机械的适应性要求较高。当代农业机械运作中,由于体积大,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大幅度地抖动,使用时间过长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容易产生故障或出现意外,有可能对农民造成伤害。因此,在农业机械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当机械自身产生的热量太高时,自动化装置会控制机械停止运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
随着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化隆县农业生产依旧停滞于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方式,因而想要农业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就要不断推进农业生产自动化、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农业自动化技术。
农业浇灌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人工引水灌溉不仅需要农民消耗大量体力,而且人工灌溉,有时也会造成土地浇灌得不均匀,极易发生混淆已灌溉区和未灌溉区,重复浇灌,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没有灌溉的区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从而给农业生产造成影响[2]。利用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农业灌溉,可以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农业土地进行规划统计,然后在所需区域安装自动灌溉装置。其次,专业人员进行装置的设置,最后根据农作物生产状况进行自动灌溉。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以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灌溉效率为目的发展形成的现代灌溉技术之一。高效农业和精准农业要求必须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喷灌和微灌技术是发展高效和精准农业的重要技术构成部分。
目前,很多城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了自动控制技术,比如控制系统、电子监视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演变为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控制系统,而分布式控制技术大多被应用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中。让农业收割机的自动化中连接电子控制单元,使其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在连接良好的情况下进行信息的传输。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保存系统完整的相关数据资料,为持续研究农作物生长提供参考资料数据[3]。现阶段化隆县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能够更加有效监控农作物的生长具体状况,所获取的监控数据也能够作为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实现更准确的针对农作物生长方面的自动化控制。
现代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自动化的发展,中国“七五”计划以后,国家农业部第一次把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列入国家项目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农业自动化的开始。不同类型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农业计算机应用开展一直以来的主要内容之一,现阶段部分数据库的使用功能已经赶超国际水平,而且其运行和服务也为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够针对农业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预报,进而可以采取及时防治措施,不但节省农药还能在一定程度避免粮食损失。与此同时,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施肥优化和农作物产量预报以及农业经济结构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应用效果。准确性,实现机械运转的高效率[4]。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化隆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粮食产量需求,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在各类农业机械、土地灌溉、农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是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更是拥有节肥又节水、省工又省药、增产又增收以及方便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应用生产的优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和时间,进而推进化隆县农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