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连岁
(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中学 吉林通化 134003)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现代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较多,抽象原理、知识丰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及创新的重要方式。文章将基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教研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能够转变传统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下[1]。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活动中[2]。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延伸诸多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联,调动其学习兴趣,自主、积极探究相关物理知识,使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教学的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及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将网络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互融合,能够拓展教育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等[3]。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呈现多样化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意义,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及学生发展有益。
高中物理学科中专业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物理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改善传统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思考。
比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前,则需要应用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师为学生发布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发布到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观看、学习,大致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或者重点、难点等。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重复播放视频,强化其知识掌握的效果。针对于学生不解的内容,则可以在课堂中提问,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表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网络技术可将丰富的资源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生活与物理的关联密切,教师可以应用网络技术融合生活元素,使学生真正了解物理学习对生活的积极影响,调动其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很多学对电磁感应现象不够了解,教师则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电磁感应在机场安检设备、录音机等设备中应用的作用,感受电磁感应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导入课堂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苹果落地的生活场景指导学生思考,展示生活中与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自主观察的过程中思考,逐步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受制于课堂环境、器材因素等影响,可能难以实施实验操作或者实验的效果差强人意,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针对于这种情况,则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活动,构建“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实验器材不足或者难以实验操作的问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比如回旋加速器是实验室中可大量生产的高能粒子实验设备,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以文字、插图的形式呈现了工作原理,但是静态且抽象的介绍方式下,学生理解及学习效果不佳。应用几何画板、FLASH动画等制作课件,创设场景,则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周期变化中,观看电场变化的情况及粒子运动的对应关系,进而理解粒子旋转与电场的“同步”关系。
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基于物理教学的内容、学生特点等实施针对性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保持学生兴趣,创设高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