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娜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4)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哺育着黄河流域的万物生灵,更滋养孕育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人类在大河之畔聚族而居,相互协作,逐步构建起中国传统农业制度并形成了深植于乡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作为社会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强盛的根基,不仅是农耕文明重要的地理空间、思想空间,还是国民的物质粮仓,关乎民生之本。从2004 年至2021 年,党中央连续18 年以“三农”工作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这一现象在凸显农业、农村、农民重要性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三农”工作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都是国家在乡村发展进程中,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发展资源,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打造优质人居环境所实施的重要举措。[1]宁夏作为黄河贯穿全境的唯一省区,在历时性上,它是中华文明、黄河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共时性上,它是充分践行国家政策,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成员。厘清宁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政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及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探索符合宁夏区情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而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
通过对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史的梳理,其基本脉络是以1912 年的乡村自治为开端,先后经历了1927 年乡村改造、1937 年农村生产责任制、1956-1967 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78 年构筑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2002 年新型城镇化、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3 年美丽乡村、2014年特色小镇和2017 年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阶段,体现了我国乡村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政策指向的变化。在乡村追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由于受政府主导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影响较大,其发展重心也随之改变,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方式逐渐由单一变得多元。我国乡村旅游自1998 年至2021 年,其发展重心先后经历了农家乐时代、新农村时代、特色农业时代、美丽村镇旅游时代和多元供给旅游时代。在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持续关注以及乡村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中,我国乡村的交通条件、居住环境、通信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美丽乡村的旖旎风光、淳朴民风和特色文化不断吸引着游客慕名前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从原先浅层次的旅游体验逐步转型升级为有心意、有创意、有回忆的田园综合体验。我国的乡村发展理念,也从原本注重经济价值逐渐过渡到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元价值。通过乡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多重转变,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筑牢群众基础,而且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021 年6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彰显了我国在乡村全面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面对这一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协调发展尤为重要,要把握好它们互动的联合、融合、耦合关系(图1 所示)。
图1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互动关系示意图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农户和农民个人生命周期的分化现象已不可逆转,[2]部分农村、农民选择和土地分离,流转对外出租土地并外出务工,农村由于劳动力外流产生了较多的现实问题,如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严重阻碍了农村全面发展的步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 字”总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将美丽乡村的主要内容编写入第六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该篇包含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三章内容,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相呼应。乡村旅游则出现在该规划中第三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和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内容中。旅游产品、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四要素,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等要求相呼应。可以发现,在这一重要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既有交集,又互为补充。在现代汉语中,“联合”一词虽然有多重含义,比如“结合、共同”“两块以上的骨头长在一起或固定在一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量合并起来形成一个联盟”等,但是共指事物整体的力量得到增强,规模得以扩大。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都是以乡村为着眼点,一以贯之地遵循国家政策所规划的明确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方向,通过调动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力量而形成的强大合力是符合“联合”一词的本质含义的,不过在乡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的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之间的联合关系属于较浅层的第一层次关系。
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互动的第二层次关系是融合关系。所谓“融合”,其侧重点在于突破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的简单堆砌,在互动过程中追求三者内部的协调统一和整体性发展。从内涵看,美丽乡村建设以民生为出发点,其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地域空间综合价值追求的新要求,是“美丽中国”在乡村的具体体现[3]。以差异性文化体验为本质的旅游行为,论及本土乡村旅游的源头,可能要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经济交流、政治活动中发展出的以商贾、文人雅士等为主要群体的人口流动。当下所处的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感受乡野、体验文化,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乡村旅游产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体验是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和改善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乡村全面发展的总方针,是融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为一体的重要发展战略。将三者含义对比,可以发现三者均以乡村为出发点,打破乡村地理、经济、文化、生态的发展壁垒,以价值观念点、经济增长点、社会效益点等不同的实践路径点构成符合乡村全面发展的线性需求,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保障及规划布局下最终融合为“乡村振兴圈”。在三者的互动过程中,以“点—线—面”为特点的融合关系,是符合内部逻辑和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性的。
“耦合”(Coupling)常用以表示两个子系统(或类)之间的关联程度,将一个子系统(或类)作为自变量,另一个随之发生变化的子系统(或类)作为因变量,两个子系统(或类)的影响强弱体现了耦合关联程度的紧密度。在此借用这一概念,指代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互动的第三层次关系,即耦合关系。虽然在制定上述政策的时间顺序上有先后,但是在历时性上三者普遍具有自发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实施空间中,三者均以乡村的地理空间为落脚点,发展涉及了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管理、收入五个主要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较明显的耦合关系。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在三者互动的耦合关系中还存在着更为深入的价值耦合和效能耦合[4],其中价值耦合包含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有形的价值耦合是指三者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发挥的价值功能的一致性,如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农业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无形的价值耦合是指三者在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价值观和乡风文明引领方面的一致性,如挖掘和传承保护淳朴灿烂的乡土文化,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等。除此之外,三者互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其效能耦合的根本追求,主要包含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各要素之间的效益互补和效益共生,以供给侧刺激需求并提升供给质量,提升乡村景观,打造诗意的旅游空间,充分利用资源、资金促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助推城乡资源和市场互补中,逐步实现乡村的深度发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减少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笔者认为处理好第三层次的耦合关系,是三者协调发展的重点,更是乡村全面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点(图2 所示)。
图2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耦合关系
笔者于2021 年6 月,以“宁夏美丽乡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内进行检索,共搜索到文献15 篇,发表时间始于2014 年,其主题多分布于美丽乡村建设、优化重组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以“宁夏乡村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知网收录的期刊中现有文献总数为79 篇,发表时间始于2002 年,前期以年均一篇的发表速度缓慢增长,至2017 年以后发文数量才有了较大增幅,该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以“宁夏乡村振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知网收录的期刊中现有文献总数为259 篇,发表时间始于2017 年,从2018 年至2020 年平均每年发表76 篇,预测2021 年将发表相关期刊论文129 篇,其中多以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及高质量发展、产业兴旺为研究主题,涉及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文化遗产、农村文化建设等次主题的文献17 篇,占总数的6.5%。在已有成果中,学者主要围绕宁夏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积极开展了规划建设、发展模式和对策路径等研究,虽然在政策本质层面关于三者的多元融合、逻辑梳理、内在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但是随着全区各界人士对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政策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定会将研究不断细化深化,结出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视察宁夏,他心系宁夏人民,多次前往移民搬迁点和特色村镇看望村民,查看村貌,了解村情,为宁夏乡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宁夏从曾经全国的贫困样本逐步转变为发展的典型示范,全区80.3 万贫困人口于2020年11 月全部脱贫。以宁夏实现脱贫攻坚为重要契机,在充分结合区情、民需、民愿的基础上,宁夏党委及政府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宁夏乡村振兴设立了5 年过渡期和2025年、2035 年总体目标。未来将重点帮扶国家级、自治区级9 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因地制宜地提供财政资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以“点—线—面”模式逐步构建“乡村振兴圈”,增强区域的发展能力。面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号召,笔者认为“必振兴”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具有政策属性、发挥统领作用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这是乡村全面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这是通过走更为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使乡村必将走向振兴。
1.宁夏美丽乡村建设。以“八大工程”为实践指南的宁夏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美丽乡村任务为蓝本,将国家层面的美丽乡村建设落地为符合宁夏区情的可行性方案,它以政策规划引领为根本,以农房改造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保障,以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举措,以服务提升和文明创建为追求,通过上述实施路径实现村民的收入倍增。近五年来,宁夏支持建设美丽小城镇147 个和美丽村庄809个,整治旧村3216 个。在打造功能完善和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的同时将旅游融合其间,形成了25条宁夏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线路。这些乡村旅行线路在规划制定、业态发展、行业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乐享田园生活、体验农耕趣味、品评乡野美食、感受文化民俗,进而引领全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截至2020 年9 月,全区共有全国休闲农业精品线路2 条、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0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 个、“中国最美田园”5 个和国家星级农庄(园区)45 个。目前,全区现有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企业850 户,为5 万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年经营14.5 亿元的佳绩。[5]未来,宁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重点镇和“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高质量美丽村庄建设总数约170个,培育发展20 个“特色保护类”传统村落,使美丽乡村发展格局均衡、布局优化,在乡村振兴影响下发挥重要作用。
2.宁夏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游客出于安全考虑放弃远距离游玩,转而搜罗身边较分散、同地域、短距离的目的地,使各省区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的田园风光受到青睐。以此为契机,宁夏境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相关部门及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指导,而且公开发布了2021 年全新版《宁夏乡村旅游指南》,通过这部图文生动的线上自助攻略,游客能够切身感受到宁夏乡村旅游的诗情画意。以宁夏中卫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当地在2020 年8 月举办了首届“围炉夜话”活动,该活动的主题别出心裁又与时俱进,在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同时,积极寻找引领休闲度假风尚的新元素。在规划部署方面,中卫沙坡头区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涉及全域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一带两廊”等,明确沙坡头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据统计,自2019 年以来,当地共投资4000 余万元,重点实施了9 个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优化乡村旅游基础条件,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宁夏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十分重视高校、企业和协会专家、学者的智库力量,在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IP 打造等议题上积极寻求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每年夏秋时节组织召开宁夏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和研修班,邀请区内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负责人、宁夏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名录村和特色农家乐负责人、乡村旅游示范点负责人作为学员,使大家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成为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自2019 年至2021 年宁夏共有29 个村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10 条线路入选国家级“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使区内不同乡村的人文特色、观光景色融于休闲度假和研学体验之中,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体验矩阵。
通过上述对宁夏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及实际发展情况的梳理,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互动之中的联合、融合、耦合关系。目前,宁夏地域内的乡村已基本实现三者的联合,部分资源禀赋高、一二三产业结合好的乡村实现了融合,而耦合关系的形成作为乡村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应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着力点。
近年来随着宁夏乡村的全面发展,虽然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村民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换还略有滞后,在乡村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对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三者理解不深入,甚至将三者独立看待、单向发展的情况。如宁夏美丽乡村建设以“八大工程”为主要内容,其实质关乎民生的各领域和多面向,而部分群众仅聚焦“美丽”二字,片面理解为针对乡村形象的整治活动,以为乡村道路的修整、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村容的美化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部,而忽视了本土生态、生产和文化;在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难见到一些缺乏资源禀赋的村庄强行打造农家乐、休闲庄园的情况,将乡村旅游简单化,认为能够为游客在乡村空间内提供娱乐设施和餐饮住宿便可以搭上乡村旅游的发展快车,试图在发展迅猛的乡村旅游产业中分一杯羹,而忽视了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使乡村旅游失去了灵魂;以范围广、领域宽为特点的乡村振兴战略,人们往往认为要以乡村经济振兴为首,而忽视了振兴的全面性,这应是包含乡村的组织规划、管理治理、文化传承等多方面要素的振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都是聚焦我国“三农”工作问题开出的良方,三者互联互融,乡村多元发展理念的植入和树立,不仅能为宁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更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和城乡格局产生着积极影响。[6]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宁夏地域内各个村庄所处区位和所占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而在乡村规划和村民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发展较好的乡村为模板进行简单复刻的情况,不少村庄失去了原有的质朴味道,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房屋院落和同质化严重的乡村旅游产品及娱乐设施,如果仅仅是大拆大建搞大工程、造大声势,而不充分考虑各村的实际情况,忽视规划制定所必需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那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只能是浮于表面的亮丽口号,难以深入民心。通过本文第一部分的阐述,可以认识到三者在互动关系中具有很强的黏性,若能够统一规划必将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在对三者进行科学规划的过程中,应规避以下四点倾向,一是规避发展目标理想化倾向;二是规避方式“一刀切”倾向;三是规避改革工程化、政策盆景化倾向;四是规避混淆引领者、参与者、侵蚀者倾向。[6]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在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各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分工规划。
我国“三农”工作的覆盖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投入高,并且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以政府引导为主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最为适合,然而在现有政府部门的组织架构中,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三者的主体业务由不同部门所分管,如各省(区、市)的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以及乡村振兴局。因各部门之间体制机制的差异和沟通协调工作的繁复,无形间为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政策统一规划、举措有效衔接以及协调发展制造了壁垒和阻碍,乡村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针对三者形成较为统一的评价口径、顺畅的管理机制和通畅的沟通渠道是值得相关部门深入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还需要调动普罗大众的参与度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不能因其是关于乡村的政策规划就仅聚焦于乡村发展,自缚手脚,还应遵循市场规律和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维护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发生历史性转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亟须解决,党中央和各地政府多方合力,紧密围绕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制定了相应政策。虽然国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但是在“乡村振兴圈”的总体规划部署下,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是其重要的实施抓手,为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则着眼未来,为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然而,保障政策的落地生根、发挥实效,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产生,需要我们从政策的根本点出发,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把握核心关键和内在逻辑关系。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乡村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南,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深层次和广范围的。因此,笔者以宁夏为例,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出它们之间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和联合、融合、耦合的互动关系。虽然在宁夏地域内,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阻碍,比如含义理解不深、缺乏统一规划和协作困难等,但笔者相信通过树立多元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安排部署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方式定会有所改善,从而进一步实现宁夏地域内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