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技能训练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2021-12-31 02:36毛洁李巧秀王雪芳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育家属维度

毛洁,李巧秀,王雪芳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儿童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全面性发育迟缓(GDD) 是一种常见的发育性疾病,一般于语言、行为、社交、智力等多个方面发育程度低于同龄儿童,一般指5 岁及以下的儿童[1-2]。若不及时对GDD 采取干预措施,5 岁以后一般会诊断为智力障碍(ID),将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多个方面,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3-4]。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语言训练、引导式教育等综合康复治疗,但GDD 患儿易出现适应能力差、情绪消极、坚持性差等问题[3]。生活技能训练是指对个人能够独自应对生活中满足日常活动需求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能力,同时有效提高个人的独立能力[5-6]。目前生活技能训练对GDD 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生活技能训练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 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7]中对GDD 的诊断标准,确认为GDD 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4 例,男23 例,女21 例;年龄1 ~3岁,平均(2.35±0.52) 岁。对照组44 例,男22 例,女22 例;年龄1 ~3 岁,平均(2.27±0.45) 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 ~3 岁之间;②选择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 发育量表)[8],发育商评分在 40 ~ 75的轻中度GDD 患儿;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给予相关配合。

排除标准:①患有脑瘫或孤独症的患儿;②依从性低的患儿;③患有心、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④合并精神障碍的;⑤半年内接受过生活技能训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前,医护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讲,发放护理手册,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入院检查,根据患儿的各项情况制定训练方案,指导家属进行患儿的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等常规治疗,同时向患儿家属讲解饮食干预及药物干预方案,并指导方案的实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为患儿制定作息时间表及训练时间表,按时指导患儿进行“一对一”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训练包括刷牙、洗脸、穿衣、吃饭、上厕所等。训练计划:第1 ~2 个疗程训练独立吃饭、洗手等基本等活动;第3 ~4 个疗程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日常沟通,包括打招呼,问候,询问吃的什么,做了什么等,并鼓励患儿诉说自己的需求及感受,锻炼患儿日常表达能力,并提高患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语言叙述能力;5 ~6 个疗程护理人员教会患儿自己穿衣服、控制大小便,并主动要求进行大小便,指导患儿。每天进行2 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长为1 小时。②娱乐活动安排。每天让患儿与护理人员活其余患儿进行搭积木、看动画片、听故事等娱乐活动,为患儿举办节目表演或组织患儿进行互动游戏,锻炼患儿的社交能力。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亲自示范,并全程耐心、温柔,要及时发现患儿的进步行为,进行对患儿进行语言表扬或物质奖励,并对进步较小的患儿进行安慰和鼓励。两组患儿均进行6 个月的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 量表)[9]对患儿干预前后的情绪及社会行为进行评估

CITSEA 量表主要包括问题和能力两个方面,问题维度T 分>63 分,表示该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能力维度T分<37 分,表示该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1.3.2 适应能力

采取《儿童适应行为评分量表》[10],对患儿干预前后独立、认知及社会自制三种因子进行分值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儿适应能力越好。

1.3.3 家属对于护理方式的认可情况

根据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方式的认可度分为非常认可,一般认可及不认可,非常认可:患者家属认为该护理方式会与患儿的智利发育非常有效,积极主动配合后续的护理工作;一般认可:由于患者家属对护理方式的不了解,导致对于护理方式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经过医护人员的详细讲解、科普,肯定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愿意配合后续治疗;不认可:患者家属排斥护理方式,医护人员经劝说后无果,或即时愿意配合也不相信护理效果。统计各认可度患儿家属人数。总认可度=( 非常认可+ 一般认可) 人数/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ClTSEA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问题维度、能力维度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儿问题维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能力维度评分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CITSEA评分比较(± s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ITSE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general developmental delay (± s , points)

表1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CITSEA评分比较(± s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ITSE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general developmental delay (± s , point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问题维度评分 能力维度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4 66.53±3.46 63.85±5.81① 30.89±3.54 33.41±4.65①对照组 44 67.09±3.86 66.56±5.19① 30.56±3.91 31.03±4.48①t 0.717 2.307 0.415 2.445 P 0.476 0.023 0.679 0.017

2.2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适应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独立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各项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儿独立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各项评分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适应行为评分比较(± s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adaptive behavio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overall developmental delay (± s , points)

表2 两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适应行为评分比较(± s ,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adaptive behavio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overall developmental delay (± s , points)

注:与观察组干预后比较,①P <0.05。

症状(n=44) 干预前 干预后 t P独立因子观察组 58.45±14.26 69.61±11.61 4.026 <0.001对照组 56.97±13.64 62.54±11.64① 2.063 0.042认知因子观察组 12.56±3.92 20.64±5.51 7.926 <0.001对照组 13.01±4.03 17.16±4.95① 4.313 <0.001社会自制因子观察组 29.57±6.64 49.57±6.19 14.614 <0.001对照组 30.15±5.98 41.68±6.24① 8.849 <0.001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方式认可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29 例非常认可,14 例一般认可,1 例不认可,对照组患儿家属17 例非常认可,30 例一般认可,7 例不认可,观察组总认可度97.3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方式认可度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recognition of family care method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n(%)]

3 讨 论

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多伴随认知发育障碍,患儿思维反应较慢,患者需要耐心、细致的陪护,若不及时治疗,后期会发展为智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的正常生活,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11-12]。目前GDD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具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与饮食方法为主[13]。GDD 患儿由于语言、认知、行为等多想能力发育无法达到同龄的的正常水平,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行为,应对患儿的生活技能进行不断训练[14-15]。生活技能训练能够促进患儿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帮助患儿融入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环境[16-17],因此,本文探究生活技能训练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问题维度、能力维度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儿问题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能力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经过六个月不断学习、重复生活技能训练,患儿在问题维度和能力维度出现问题的可能降低,常规干预较生活技能训练效果不明显。干预前,两组患儿独立因子、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各项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儿各因子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独立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患儿的综合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经过训练,患儿能够基本完成生活日常所需,如行走、吃饭、上厕所、以及与家长交流、与小朋友玩耍等活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需要经过长时间、耐心、重复的训练,才能够逐渐掌握日常基本活动,但训练过程时间较长,本研究只进行六个月时长,对更长时间的干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18]。

另外本研究对患儿家属对于干预方式的认可度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总认可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4.09%,表明绝大多数患者认为生活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而常规护理方式用于改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未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分析原因为,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由于思维反应较慢,因此常规的生活技能掌握情况较差,常规护理并未根据该方面进行有效干预,而生活技能训练则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患儿进行基本生活技能进行训练,并由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循序渐进,逐渐掌握日常所需吃饭、穿衣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患儿适应社会的能力[19]。王亚楠等[20]同样采用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该训练能够有效强化患儿社会适应,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生活技能训练能够降低全面发育迟缓患儿在问题与能力维度出现问题的可能,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发育家属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人生三维度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