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三人组出差记

2021-12-30 19:13冯群星田亮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刘伯明聂海胜神舟

冯群星 田亮

2021年9月17日,随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结束在轨飞行、胜利返回东风着陆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入驻人员,并刷新了中国人在太空停留时间的纪录:在轨驻留3个月。长达3个月的征途,绕地球飞行1400多圈、约0.6亿千米,“太空三人组”如何度过这漫漫旅程?

神舟十二号上的生活直播

6月17日18时48分,3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共有120余种营养均衡、口感良好、保质期长的航天食品,如藜麦桂花粥、椰蓉面包、什锦炒饭、尖椒土豆、辣味金枪鱼……

进入核心舱后,航天员们就组装了无线W i-F i设备。航天员能上网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地面人员视频通话。东京奥运会期间,航天员们还观看了乒乓球、跳水等赛事的视频回放。

9月3日下午,香港青年与航天员举行天地连线活动,航天员们多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日常。刘伯明扮演起“太空导游”,带领青年学生云游天和核心舱。太空餐桌、太空厨房等一一亮相,“太空三室一厅”中“舍不得吃”的苹果、“一试难忘”的酸奶,也展现在屏幕上。聂海胜则表演了太极拳、倒立骑自行车等。他们还介绍了空间站内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实验,包括失重物理、航天医学、人因工程(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不少人注意到,天和核心舱内仪器操作界面和文字标识都是中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共同运营的国际空间站已在“老化”,预计2024年退役。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日后外国航天员想上太空,得先过中文这道关。目前,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3名航天员正在抓紧时间学习中文。

出舱活动看似轻松的背后

13年前,航天员翟志刚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而如今,出舱正成为“家常便饭”。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哇!这外边太漂亮了,老亮了!”这是此次出舱后,航天员说的第一句话。说话的是刘伯明,黑龙江人。他的这句东北话自带幽默感,观看直播的人们边笑边鼓掌。

这次出舱,地面人员向刘伯明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喊话:“两人可以互相挥手致意。”挥手之余,两名航天员把身上的摄像机对准彼此进行互拍,刘伯明几乎“挂”在空间站上,聂海胜看上去像站在机械臂上,背景是蓝白相间、缓缓转动的地球。刘伯明对聂海胜开玩笑说:“你把机械臂忘掉后就脚踏浮云了。”聂海胜哈哈大笑。

刘伯明说,最让他震撼的是刚出舱时,看到浩瀚宇宙与地球家园的那一刻。“宇宙浩瀚路迢迢,億万儿女架天桥,是亿万儿女用坚实的臂膀架起了这座天桥,我们才能在太空展翅翱翔。”

出舱活动看似轻松,实际上地面指挥人员的心一直悬着。比如,刚出舱的时候,航天员的脚没有固定的地方,身上又绑着很多安全细绳,上下机械臂需要一些技巧。万一操作不当,就有可能脱离空间站、飘进太空。“空间站出舱活动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完成的最复杂、最艰巨的一项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说。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两次出舱都执行了全景相机抬升的任务,这使拍摄视角更加广阔,未来会有更多美丽的太空大片传回地球。

地面支持小组有90后,也有60后

神舟十二号任务直播时,多次以清脆的嗓音喊出“北京明白”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高健成了“网红”。他今年26岁,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笑称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喊调度、打电话和“吵架”。高健解释道,大家经常因为技术状态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子,但这都是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好。

支持小组里有高健这样的90后后浪,也有组长黄伟芬这样的60后老航天人。支持小组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空间站的各项指标,随时为航天员提供支持和决策意见。黄伟芬说,天地的差异导致团队无法完全精准地预判可能出现的状况,尽管有200多个预案,航天员在出舱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超出预期的困难。

比如,当刘伯明打算从机械臂上拆除舱外操作台时,意外发生了。1米多长的操作台在太空中摇摆不定,航天员又没有着力点,很难实施拆除动作。试了几次之后,地面小组紧急决定,将操作台进行拆解后再拆除,使用两条安全带分别固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口令下达完毕,空间站正好飞出测控区,天地之间陷入短暂的“失联”状态。11分钟后,空间站再次进入测控区,支持小组的所有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刘伯明已经将操作台拆除,并安装到节点舱门口的舱外工具箱上。

一套舱外服的装配时间接近4个月

支持小组只是载人航天工程中各方保障团队的缩影,每一项载人航天任务的有序开展,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与汗水。

超重耐力训练、模拟失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凡是涉及生理极限的训练,航天员教员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员赵阳2006年被任命为航天员出舱活动主教员,参与完成了神舟七号的训练任务。2017年,他承担起出舱活动模拟训练的重任。

神舟十二号发射前,赵阳陪航天员们进行了4个月的水下训练。出舱活动的标准是6个小时,训练也要达到同样时间,这意味着他几乎天天都要泡在水槽中。

如果飞船返回时降落在应急着陆区、救援人员不能按时到达,航天员就得完成自主出舱和野外生存。为了选择合适的训练地点、验证训练科目的科学性,赵阳走遍了人迹罕至的荒莽之地:毒草丛生、常有野象踩人的中老(老挝)边境热带雨林;昼夜温差高达39摄氏度、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冬季积雪没过大腿、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的吉林科尔沁草原……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舱时,他们身上的舱外服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服装整体为白色,左臂饰有鲜红的五星红旗,右臂则缀着黄底红字的“飞天”字样。这套“护身铠甲”,正是8年前立项的新一代“飞天”舱外服。

舱外服的研制装配,属于真正的“慢工出细活”。光是头盔面窗承压材料的制作就需要47道工序、花费两个月;一套完整的舱外服重达120千克,装配时间接近4个月。

航天员出舱时,航天员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服装车间女工王其芳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全过程。工龄已有21年、如今负责缝纫的她觉得很自豪:“我就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却能通过我的技术,跟这些硕士、博士一起干着载人航天的大事。”

正是靠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国载人航天完成了诸多令世界惊叹的壮举。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明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三十而立,中国人已在太空站稳脚跟。

//摘自《环球人物》2021年第18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刘伯明聂海胜神舟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聂海胜荣获八一勋章
The August 1 Medal Winner — Nie Haisheng“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获颁航天功勋奖章
聂海胜:三飞太空,57岁再探苍穹
出舱活动7小时 太空“工匠”显身手
太空漫步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