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王渝,符佩姝,靳迺诗,唐敏(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重庆 400038)
药学查房是临床药师对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经过进行全程追踪和药学监护的过程,是临床药学实践的核心组成部分[1]。药学教学查房是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将药学查房与临床药师带教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药学教学查房工作模式,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药学教学查房模式仍参考临床医师查房制度,即带教临床药师为查房过程中的讲授主体,培训学员被动接受带教老师的知识灌输,使得培训学员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不利于创新型、实践型、综合型临床药师人才的培养[2]。笔者以“临床药师培训”“带教”“教学查房”“药学教学查房”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其中系统探讨药学教学查房的文献仅2篇[3-4],其作者所在单位均为临床药师师资培训资质的教学基地,并由此建立了“临床药师学员、师资学员和带教老师”的三级临床药师教学查房团队,该教学查房模式,对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但不太适用于非师资培训基地。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5-6]。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设计的特定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7]。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主张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是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8]。笔者结合自身药学查房带教经验,将建构主义理论与药学教学查房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药学查房带教的新模式,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成效。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境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5]。带教临床药师正是在整个教学查房实践中的情境创设者[9-10]。在药学教学查房开始前,带教临床药师依据本专业的培训大纲要求,确定临床药师学员所在轮转科室的重点学习病种。以抗感染药物专业为例,紧扣培训大纲要求,带教老师可在呼吸科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普通外科选取急性阑尾炎等作为重点学习病种,并在轮转病区中选取较为典型的且病情相对稳定的在院病例进行药学教学查房实践。
药学教学查房前1~2日,带教老师可将拟学习病种以及确定的教学病例患者告知学员,并设置3~4个相关问题,问题设置以能够覆盖所学病种的相关知识要点为宜。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例,根据该病种的学习侧重点设定问题可为该疾病的诊断要点、流行病原学特点、重症病例的判断标准以及初始抗感染方案的选择等,让学员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熟悉教学病例的基本信息、病史、诊治经过、当前的诊断以及现阶段正在使用的药物等,充分做好查房前资料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管理的相关规定,一名专职的临床药师带教师资一次最多招收三名学员,故我们设定由一名带教老师、三名学员组成一个协作学习小组。对某一例教学病例患者进行药学查房时,可指定学员A进行病史汇报、审核医嘱,学员B对患者进行药学问诊、用药教育;学员C对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制订药学监护计划。完成病房床旁教学的内容后,可在病区学习室进行相关问题讨论以及学员查房过程的教学点评。药学查房结束后,由学员共同整理药学查房记录,完成相关文书书写,如药学监护记录、药历、患者用药教育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协作,学员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药学教学查房实践活动,而带教临床药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查房实践过程中,学员的临床药学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获得不再是被动地由外向内“输入”,而是在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工具书等完善自身药学知识和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在带教老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这样的实战式教学查房过程,更有助于培养学员主动观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与临床决断力,有助于学员临床药学思维的建立和培养,同时还能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11],最终达到药学查房的教学目的。
对于不同病种的病例进行教学查房时,带教老师对各学员分工负责的内容进行有序的轮换,注意确保在某个科室轮转期间让所有学员对学习病种的每部分药学查房内容都能担任相应的职能角色,让每位学员都有充分的学习实践机会。
查房前,由学员A向带教老师汇报拟查房教学病例的病史及药物治疗经过,并对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合理性点评,带教老师则对学员A病史汇报中不规范或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和点评,引导学员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询问病史的情况,如初期学员容易忽略的既往用药史、患者用药后治疗反应、用药依从性、有无不良反应及处置史等,对学员医嘱审核中点评不准确的部分,进行补充和纠正。
在进入病房与患者交流时,带教药师需交代注意事项,例如:面对患者时自我介绍、沟通态度、用语技巧、询问要点等。由学员B与患者进行药学问诊及用药指导等药学沟通,实时解答患者的用药顾虑与疑问。带教药师从旁观察,尽量不要打断,除非患者出现不适或需要进行其他诊疗操作。
药学问诊完毕后,在学习室由学员C对患者当前的药物治疗制订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包括疗效监护和安全性监护。最后,由带教老师对整个药学查房过程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欠缺的地方,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其他学员参与点评或学员间互评,增加学员的参与度。通过带教老师的点评过程,最终让学员完成对于该学习病种的新知识以及新技能的意义建构。
整个药学教学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努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此外,我们将与患者无关的教学过程,如病史汇报、药学监护计划制订与实施、带教老师的指导点评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等均放在病房外进行,而非床旁进行,避免将患者当作教学工具,充分体现临床药学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首先,多数临床药师培训学员均为初次接触临床,常常是热情高于能力,但“打铁终需自身硬”,没有坚实的临床理论基础,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自我知识体系的意义构建;其次,一些学员已习惯被动接受带教老师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建构主义这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适应期;此外,各学员的临床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员初入临床会出现紧张不安,面对病患手足无措的现象。同时临床真实病例环境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对于带教老师的人员协调能力、临场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将药学查房的主动权交给了临床药师学员,而带教老师则在整个教学查房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的角色,因此,对学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临床药师学员在进行教学查房实践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拟学习病种的疾病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案、药学监护随访、患者用药教育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有机的衔接,为后面构建临床思维、临床药学思维奠定基石。学员通过主动查阅相关指南,工具书等完善自身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在后续的临床药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突出和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体验,而带教老师则由传统教学中的讲解者、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对带教临床药师作用的弱化,反而是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药师教学查房实践中,带教临床药师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除要具备扎实的临床药学知识、临床药学实践技能以及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教学底蕴。带教临床药师需要对各病种的学习要点深刻把握,并根据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并组织实施教学查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临床药师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和启发学员正确的思考方向和临床实践操作,顺利完成自身临床药学知识体系的意义构建;遇到突发事件,带教药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控场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因此,带教临床药师在进行药学教学查房前,需要进行大量地和充分地情境推想和教学准备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新模式下药学教学查房的学习效果。
目前,我国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药学教学查房模式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国家亦无统一规定。笔者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药学查房带教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师培训学员为药学查房实践主体,以带教临床药师为教学主导”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查房模式能够充分激发临床药师学员的学习潜能,强化临床思维和临床药学思维,增强临床药学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受到临床药师学员的好评。笔者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药学教学查房模式更能培养临床药师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等综合竞争实力,更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行建构主义的药学教学查房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