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 安徽 六安 237005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与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够更好地为思想管理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工作的理念得以创新,以后事业单位的思想管理工作必然会迈上新的台阶。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构与有关组织联合建立的公共机构,重点是公益事业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与政府思想工作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逐渐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阻碍了思想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思想工作的管理仍然存在缺陷。与政府部门相比,公共事业单位的员工普遍将其视为错误的“铁饭碗”,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可以得出结论创新事业单位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其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促进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单位职工通过学习创新思想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建立正确的思想体系,开展思想工作不仅可以扩大员工的思想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为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作风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为更好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最后,为事业单位活动提供帮助,要创新事业单位的思想工作,要增强意识和观念,增强员工的思想意识,为事业单位相关活动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性的思想,与各行各业都已经进行了有效结合。学术界注重对“互联网+”的解读分析,《读懂互联网+》中更是结合现代优秀事业单位家对“互联网+”的认识进行了权威的分析,并且指出“互联网+”思想已经成为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备之物。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思想,“互联网+”可以被运用到任何行业当中,并且以新的技术和思想引领行业的深度发展,同时来达到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最终目的。“互联网+”发展特点决定了可以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来进一步变更传统的工作方式,且在其他行业当中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作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成为各个行业思想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对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工作形成了有效引导,变更了思想管理工作的舆论管理形式和引导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对于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思想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将“互联网+”思想融入思想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中,是工作推进的必然结果。思想管理工作虽然已经拥有了固定的途径和内容,但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新思想的出现也让思想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尽管互联网技术的春风已经吹向了各行各业,但是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在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导致思想管理工作难以跟随时代发展需求,失去了发展的先天优势。
“互联网+”与思想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结合是两种创新性思想的相互结合,但就目前来看,这种双元融合思想和网络平台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全面实现。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各种社交软件被运用到事业单位的思维管理工作当中,但是人们也仅仅停留在软件的使用之上,而并没有将其上升到思想的高度。
“互联网+”环境因为信息传递形式的革命性改变,传统媒体所具备的自净和过滤作用被解构,而国内互联网法的建立也未紧跟网络科技的发展速率。在互联网空间中个人道德素养不能判断,新闻的公布制约标准很低,网站为获取点击率,发表、转载虚假内容,扰乱用户的视线,如此给事业单位自身活动造成较大困扰。而且,在网络数据资源形成、传递中进一步受到源自西方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以及思想文化的严重冲击,思想管理工作的任务比任何阶段都要艰难。特别是事业单位在思想管理培养方面,存在始终不受关注的弱点,若想化解这类困难,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在网络上,每个账号,均像个独立的小媒体,所有人均是传递者,均能够发出自己的心声,表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扁平化、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社会的关键特点。吸取大量的社会思想文化、重视本身的思想意识表述、利益诉求尽管比较重要,但过度的以小我与小团体为主,主流媒介的数据传递必定受到干扰,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培训的阵地也在变化,怎样坚守传播阵地,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是“互联网+”背景下遇到的新课题及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事业单位对管理团队的组建认识不够,管理机构成“冷衙门”,因为先天不够,后天不受重视,管理团队缺少学习动力,组织管理工作依旧是根据以往的开会宣读中央政策、居高临下的状态组织思想管理教育等滞后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讲话信息陈腐晦涩、缺少新意、脱离民众,造成思想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思想管理活动的死循环与不良循环。
提高“互联网+”的理论运用水平。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政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必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了解“互联网+”的相关理论,结合社会发展所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思想管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同时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强化自由学习和集中学习之间的相互配合,为思想管理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创建良好的先行条件。
事业单位是强化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和传承的先驱者。对于任何单位而言,和职工之间的关系都十分值得重视,工作和待遇是其中的一种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文化对职工所产生的精神影响。互联网技术具有即时、不限时空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政工人员投入到政工工作的开展中,有效占领舆论高地,同时进行单位的思想文化宣传,提高单位的社会形象。
深刻的知识内涵是提升思想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这类思想工作的信息,在以往的思想管理工作中,大都采用报纸、杂志等素材,采集缓慢,资料零散,明显限制着思想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这类问题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就能够有效解决。由于网络资源存在共享性,其克服了地区与空间制约,只需在计算机前点击鼠标,检索便捷,为培训教育提供了一定条件。如此就需要工作人员积极开发使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政治教育培训的知识性、有趣性,新颖性以及吸引力。
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工作应加强纪律教育,事业单位政工机构应端正态度解决问题,疏堵融合,完善网络行为,加大事业单位网站监管力度。对于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改变的新趋势,应深刻了解思想管理工作在“互联网 +”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寻求新方法与新路径,全面提升“互联网 +”思想管理活动的主动性、针对性以及时效性。要提高创新思想,积极探究有助于破解工作问题的新措施、新方法,充分使用新科技、新应用,革新改变媒体传递模式,占领数据传递制高点。
“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无法逆转,怎样保证传统媒介传递主流思想、个体客户确定本身个性化,就需要转变思维,实现“中心再造”,通过新旧媒介结合为契机创建平台,固定壮大服务阵地。事业单位应使用现有资源,拓展路子,创建集中纸媒、电视、计算机、手机4种传递终端于一体的互联网数据互动传递“全媒体”集合。不仅坚守事业单位思想管理工作的中心阵地,还维护了职工的话语权以及个性追求,保证事业单位集中社会正能量、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网络的发展让思想管理工作的可用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成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对提高思想管理工作效率作用明显。升级信息获取渠道是事业单位开展思想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所以借助网络媒体渠道对信息内容进行呈现,同时将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单位的职工,能够更好地拓展信息的覆盖面,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够接触到网络信息。
网络技术发展对政工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职工之间的沟通工作,可以采取民主谈心、知识竞赛、视频会议等不同的渠道来及时高效地传达工作内容,同时运用媒体渠道强化事业单位员工的信息获取能力,实现思想管理工作内容跨时空、跨区域之间的有效共享。网络可以帮助单位职工了解社会发展动向,强化信息之间的交互了解,了解职工的具体需求,及时展现思想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对于提高思辨方法和途径,加强思想管理工作的记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思想管理工作是思想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不但能够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深刻整合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还能够提高思想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在把握思想管理工作实质,提高思想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把“互联网+”与思想管理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