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官兵抢险救灾期间自我效能感与疲劳的关系

2021-12-30 08:00:14辜红娟唐慧娟
武警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武警官兵抗洪效能

辜红娟,龙 文,刘 瑛,,唐慧娟,董 薇

2020年6—8月,我国多地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出现洪涝灾害情况,受洪水影响产生的二次灾害,如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也频频出现[1]。武警部队是抗洪抢险的中坚力量,面对生命威胁时,武警官兵无论是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承受巨大压力,长时间应激条件下极易引起疲劳,而疲劳导致的心动过速[2]和认知功能下降[3]则有可能降低官兵战斗力甚至导致意外产生。因此,关注抢险救灾官兵的身心疲劳状况,研究疲劳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避免非战斗减员以及提升战斗力有重要意义。疲劳的影响因素众多[4]。多项研究已证实自我效能感是疲劳的非药物影响因素之一[5,6],但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高自我效能感者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复杂的任务,并使得个体更愿意探索与创新,更有勇气面对挫折[7],这对个人成就及自尊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整体评估,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倾向[8]。从个体发展而言,提升效能感可以改善自尊[9]。自尊心强的个体普遍具备抗性资源,在遇到难题时相信自己能够处理时间和精力损失[10]。而低水平的自尊可导致过度顺从或者叛逆行为,对生活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继而损害心理健康[11]。有研究表明,武警官兵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2],并且国内外研究显示低自尊与心理疲劳[13,14]、倦怠[11]、疲劳[15,16]呈显著相关,所以本研究探索抢险救灾时期武警官兵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机制,探讨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效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湖南地区参与或即将参与抗洪抢险工作的武警部队官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是否完整(指父母)、文化程度,入伍时间、抗洪经验有无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及部队相关信息。(2)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该量表最早由Rosenberg编制,汉化后的版本经检验有较高的信效度。该量表共包括10个项目, 采用四级评分, 从“非常符合”计4分到“非常不符合”计1分。在10个项目中,4个项目反向记分。量表的得分范围是10~40分,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17]。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6,95%CI:0.72~0.80。(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该量表包括10道题,采用四级评分,从“完全正确”计4分到“完全不正确”计1分,将10题得分除以10为量表总分,得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18]。经计算本研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Cronbach's α =0.93,95%CI:0.91~0.94。(4)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 FS-14),该量表最早由Trndie Chalder编制,量表包含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两个维度,共有14道题,采用正反计分,躯体疲劳得分范围0~8分,脑力疲劳得分范围0~6分,疲劳总分值为躯体及脑力疲劳分值之和,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19]。本问卷中疲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0.81,95%CI:0.78~0.85。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发放问卷267份,删除答题不认真者问卷4份,得到有效问卷263份,有效回收率98.5%。被试平均年龄(21.85±3.65)岁;男259人,女4人;平均入伍时间(4.21±5.37)年;独生子女181人,非独生子女82人;家庭完整(指父母)227人,家庭不完整36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3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33人;无抗洪经历225人,有抗洪经历38人。疲劳总分平均水平为(3.20±3.02),自尊(r=-0.48)、一般自我效能感(r=-0.36)与疲劳感呈显著负相关,年龄(r=0.14)与疲劳感呈显著正相关,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某部武警官兵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2.2 中介效应分析

2.2.1 中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按照试验假设进行路径分析,构建中介模型(图1)。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入伍年限、性别、家庭完整情况、文化水平以及是否有抗洪经历后,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负向预测作用显著(B=-0.397,t=-6.930,P<0.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自尊正向预测作用显著(B=0.485,t=8.782,P<0.001),自尊对疲劳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B=-0.415,t=-6.947,P<0. 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加入中介变量自尊后对疲劳依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196,t=-3.257,P=0.001,表2),表明自尊在自我效能感到疲劳的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图1 中介模型构建

表2 某部武警官兵中介模型检验

2.2.2 各效应占比 据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及总效应分解表可知,直接效应B=-0.196,95%CI:-0.314~-0.077,中介效应B=-0.201,95%CI:-0.280~-0.126,直接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9.28%,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50.72%(表3)。

表3 某部武警官兵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总效应分解表

3 讨 论

根据描述结果显示,抢险救灾时期武警官兵的疲劳总分平均水平(3.20±3.02),疲劳发生率为13.69%(FS-14≥7),与李莎恩等[20]2020年在某部队中雷达特殊作业人员所调查的疲劳水平一致,但与2015年在武警某总队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相比[21],在医院工作的军人疲劳水平高于抢险救灾武警官兵。分析以上结果,疲劳水平在官兵中的不一致可能与研究群体差异有关系。担任抢险救灾任务的大部分成员为义务兵,他们平时工作内容多为体能训练、日常性事务与执勤站岗等工作,多项研究证实医务人员的疲劳水平高于一般人群[22,23],这可能与医务人员工作的长时间、高压力工作特点有关。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抗洪抢险时期武警官兵的疲劳感越强(R=0.14,P<0.05),这与之前的研究一致[23,24],年龄正向预测疲劳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而下降、功能物质生产效率的降低以及代谢产物的累积所导致。

在控制年龄、入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完整情况及抗洪经历等混杂因素之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负向预测作用显著,疲劳随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下降。文献[23,25,26]结果也同样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疲劳呈负相关。对这些发现的可能解释是,自我效能感代表了武警官兵对完成各项工作的自信心[27],因此在抢险救灾这样需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时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武警官兵可能自我感觉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各种突发事件,从而在应对抢险救灾工作时感觉到更多的疲劳。并且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自尊,这同样在前人研究结果中得到证实[28],反之亦然[29],说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判断也较高。

自尊也对疲劳有负向显著预测作用,2009年Fragoso等[30]就证明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低自尊与严重疲劳具有相关性。自尊是一个人对其价值的感觉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欣赏和喜欢自己[8],因此低自尊的个体在面临同样的困难或挫折时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会更倾向于负面从而增加心理疲劳。

在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方面,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CI不为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符合本研究的假设,即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总效应中占有部分中介效应(50.72%),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具有直接效应(49.28%)小于中介效应,因此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因此可以以此为介入点对抗洪战士的疲劳情况进行干预。例如,采用正念疗法可以分别从提升自我效能感[31]、自尊[32]缓解疲劳以及直接对疲劳产生正面影响[33]。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也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34]或直接缓解疲劳相关症状[35]。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采用给予官兵积极反馈或描述其重要的个人品质等自我肯定的方法[36]提升官兵的自尊从而降低疲劳也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方法。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对象为抢险救灾时期的武警湖南某部官兵,可能存在样本偏差,在后续研究中可以通过调查多个武警总队的数据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广泛性。其次,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无法验证变量的时间序列,因此疲劳也有可能导致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降低,下一步研究可以通过纵向跟踪研究从而确定影响的顺序。最后,调查采用自陈式问卷,武警官兵有可能因为社会期许效应而影响作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内隐测量和生理指标测量等方法改进。而在下一步研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提升武警官兵的自我效能感及自尊从而降低他们的身心疲劳并进行前后测对比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加入新的中介变量及调节变量以更加明确从自我效能感到疲劳之间的心理机制。

猜你喜欢
武警官兵抗洪效能
抗洪精神
党史博览(2023年1期)2023-02-17 05:21:28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武警官兵千锤百炼 虎虎生威
人民周刊(2020年8期)2020-10-29 05:41:45
加强官兵心理素质 提高部队打赢本事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