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报道中的中国叙事建构
——以《纽约时报》“一带一路”报道为例

2021-12-30 08:04袁卓喜曾艳春
关键词:纽约时报倡议建构

袁卓喜,曾艳春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发表两场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助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然而,西方一些媒体长期抱着冷战思维去看待和报道“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议题报道成为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又一延伸维度。以蒙娜·贝克(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为分析框架,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对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最近六年(2013-2019年)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有助于对西方主流媒体借“一带一路”议题报道所进行的中国叙事有更深入的理解,以揭示其在该主题报道背后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意图。

一、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传统观点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新闻忠于事实性,同时又受限于新闻机构的立场,甚至受到新闻叙事者的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使新闻报道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叙事特点。新闻叙事不仅呈现现实,而且还构建现实。在新闻叙事过程中,叙事者会在语言的组织中或隐或显地提供线索,以便读者准确地解读出新闻信息背后的传播意图,最终实现劝服读者接受叙事者意图表达的观点和立场。[2]尽管大多数西方国际传播媒体在运营上保持独立,但从其对外新闻报道的“把关”研究和内容分析看,西方媒体的国际报道始终服务其本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3]。鉴于国际新闻传播的这一叙事特点,新闻翻译研究学者Ji-Hae Kang认为,新闻话语要劝说性地构建某种特定社会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自然会策略性地运用语言以传递特定意义,目的性地投射特定形象[4]。在对国际新闻叙事策略的分析基础上,英国叙事学者蒙娜·贝克(Mona Baker)认为新闻叙事具有时间性、关联性、因果情节设置、以及叙事选择性采用等四个核心特征,进而提出了国际新闻报道通常采用选择性采用、添加标记、对参与者重新定位和时空建构四种叙事构建策略[5]。

事实上,新闻报道通过议程的框架设置(framing)引导受众对国际事件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国际新闻报道中叙事策略的使用无不体现新闻机构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其背后隐藏着国家之间的话语角力。蒙娜·贝克(Mona Baker)叙事理论在新闻话语研究的应用将帮助分析《纽约时报》如何运用叙事策略来影响受众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认知、为“中国威胁论”制造新借口。

在数据收集方面,研究收集《纽约时报》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倡议从顶层设计到逐步落实与不断完善,一直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选择《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样本来源,主要因为该报是美国三大报纸之一,其在线新闻阅览平台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研究以silk road/one belt one road/the belt and road/BRI为关键词在LexisNexis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整理后再剔除重复和无效样本,最终获得54篇高度相关有效样本,并以此自建一个总形符数为79460词的小型单语语料库,命名为NYTC。研究借助语料分析软件AntConc3.5.8来分析所收集语料的语言特征,从宏观层面讨论这些有关“一带一路”报道的叙事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在叙事框架下对获取的有效样本进行质性分析,以揭示《纽约时报》有关“一带一路”报道的叙事建构策略及其传播意图。

二、《纽约时报》“一带一路”报道叙事策略的量化分析

(一)新闻主题词分析

主题词指的是在新闻语篇中出现频率高、具有高复现率的词。通过观察主题词可以发现特定文本的词语特征和主题分布。为了更为科学、客观地观察自建的“一带一路”主题新闻语料库NYTC的新闻主题词分布情况,研究运用AntConc3.5.8的keyword list功能进行检索,生成主题词表(sort by keyness)。在筛除冠词(the; a; an)以及其它无实际参考意义的词汇后确定了报道主题性最高的前50个主题词用于分析《纽约时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新闻框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NYTC前50主题词表

如表1所示,主题词类型主要包括“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countries)和地区,即中国(China)、巴基斯坦(Pakistan)、斯里兰卡(Sri Lanka)、伊朗(Iran)、马来西亚(Malaysia)等,倡议的名称及实质内容,如带(belt)、路(road)、“一带一路”项目(projects)、以及与项目建设相关的银行(bank)、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建设(construction)等。另外,《纽约时报》报道中的还含有United States(美国)、military(军事)、strategic(战略)、global(全球)、influence(影响力)、port(港口)、debt(债务)以及allies(同盟)等主题词。可见,《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除了涉及“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相关内容外,还将倡议构建成中国借助寻求全球影响力(influence)的叙事,因此在国家债务(debt)和港口租借(port)大做文章,将旨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及文明包容的互利互惠建设倡议扭曲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建立全球(global)军事据点(military)、寻求同盟(allies)以挑战以美国(United States)为主的现有国际秩序的叙事,试图影响国际舆论,为“中国威胁论”制造新的籍口。

(二)新闻议题的倾向性分析

在对相关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基础上,研究对所收集的有效语料的新闻涉及的议题进行分类与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相关报道主题前五为:“区域影响”(19%)、“重塑全球秩序”(15%)、“投资与合作”(13%)、“综合与分析评价”(11%)、“基础设施项目”(11%)。其中,占比较多的前两项却侧重“一带一路”对区域形势甚至国际秩序的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碰撞”占比9%,表明《纽约时报》关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碰撞。综合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主题倾向与现阶段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具有一致性。

图1 《纽约时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主题分布

(三)消息来源分析

研究以say、said、saying和says作为关键词,检索并统计报道中的信源,结果如表2所示。从信源数据分布看,《纽约时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主要援引沿线国家各界人士的观点共232次,约占总消息源的43%,而在沿线国家信息源中有147次援引政府/官员的信息或观点,占63%。同时,报道消息源出自美国的渠道反而最少,仅占消息源总量的13.8%。由此可见,《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叙事建构刻意凸显观点和立场来自沿线国家的官方人士,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其“一带一路”的叙事建构的可信度。此外,对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来自学界的信息源当中,来自美国和非沿线国家的学者声音则多达58例,占总数的72%。再者,《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中的来源不明的消息与商界声音分别有90次与82次,分别约占17%和15%。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报道信息源以匿名或身份模糊的方式进行可能出于叙事策略的考虑,目的是为在报道中插入自己的声音预留建构空间,便于构建其预设的“一带一路”形象。

表2 《纽约时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的信息来源

三、《纽约时报》“一带一路”叙事策略的质性分析

(一)定位叙事关系,表达叙述态度

叙事的关联性牵涉到对叙事参与者甚至局外人之间关系的定位方式。蒙娜·贝克(Mona Baker)认为,叙事者可以通过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绰号和其他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重新定位参与者与参与者、参与者与读者或听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积极构建/重构当前叙事或上一层叙事[5]。而《纽约时报》作为一份国际性报纸,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牵涉到多种意识形态立场,新闻叙述者同样通过叙事定位的手段来构建叙事,引导新闻受众对当前叙事的反应,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例如:

例1: Across the region, Beijing’s government is lending out billions of dollars, being repaid at a premium to hire Chinese companies and thousands of Chinese workers, according to officials across the region.[6](作者译文:该地官员表示,中国政府正给整个地区发放数以十亿计的美元贷款,然后要回报以高价雇佣中国公司及数以千计的中国工人。)

可靠的目击者会为叙事真实性提供有力支持,“新闻中人物的语言还可以间接塑造某一政府或机构的立场、形象等。”[7]在例1中,《纽约时报》通过“according to officials across the region”来暗示读者:这一消息是出自有发言权的当地官员之口,提示新闻受众,前文内容是当地人对“一带一路”贷款的“真实感受”,以此来呼应西方社会用来扭曲中国的“‘一带一路’制造债务陷阱、掠夺资源”叙事。但经过对所有文本分析后发现,《纽约时报》在引用这类看似最具真实性的消息时,消息提供者通常是身份含糊的“officials”、“analysts”或“a diplomat”等。新闻受众在阅读这些报道时并不会也不可能一一核对这些信息是否真实来源于当地权威人士。而恰恰是这种含糊成为《纽约时报》建构“一带一路”负面叙事的手段之一。又如:

例2: Now, that role is set to expand in coming years as China unspools its ''One Belt, One Road'' project, which promises more than $1 trillion i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bridges, rails, ports and energy--in over 60 countries across Europe, Asia and Africa.[8](作者译文:如今,随着中国实施其“一带一路”计划,该角色在未来几年内将得以扩大。该计划承诺将在遍布欧洲、亚洲、非洲的60多个国家与地区内进行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涵盖桥梁、轨道、港口和能源产业等项目的投资。)

使用具有指称作用的词汇可以帮助识别自我与他者,而语域的选择既反映了叙述者对参与者的定位猜想,又参与了对参与者的定位。在例2中,《纽约时报》在从句中使用“China”作为叙事视角,同时在“一带一路”前面使用物主代词“its”,将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众多共建国家中分离出来,引导受众联想“‘一带一路’中国独享”叙事。此外,《纽约时报》还通过使用非官方译名来参与叙事定位,表达其叙事态度。“一带一路”倡议规范译名发布于2015年9月,但2016年至2018年的23篇新闻中,“一带一路”的译名有:New Silk Road,Silk Road strategy,One Belt, One Road或Belt and Road,而“倡议”的译法更是五花八门:initiative,program,plan,project,scheme,policy和strategy等。这种专有名词的不规范使用反映出《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态度消极。

(二)添加标示引导叙事反应

蒙娜·贝克(Mona Baker)认为,加标示建构是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词汇、术语或短语等的使用来对叙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群体或其他叙事关键元素进行识别的话语过程;任何能够用于指明或识别叙事关键元素和参与者的标示都为我们理解当前叙事提供了解释框架,指导或限制我们对叙事的反应[5]。新闻媒体也常常在报道中利用这一点来建构叙事。《纽约时报》分别在命名体系、词汇和新闻标题三个层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叙事建构。例如:

例3: China has relied on Iranian oil and views the country as a vital link in Mr. Xi's so-called Silk Road strategy, an ambitious agenda that seeks to extend China's economic influence westward.[9](作者译文:中国长期依赖伊朗的石油进口,且将该国视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要节点。而“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旨在扩大中国经济对西方国家影响力的一项宏伟战略。)命名是强有力的建构手段之一。采用某种命名即意味着选择某种立场,体现了某一群体的共同信仰。《纽约时报》常常通过命名“一带一路”来建构其叙事。除了中国官方常用的“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和“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纽约时报》还刻意使用strategy(战略)与agenda(计划,议程)这两个中国官方不建议使用的措辞,因为两个词汇在西方社会尤其是政治领域中均带有消极含义。通过诸如此类暗含立场冲突的命名方式,《纽约时报》既扭曲了“一带一路”的真实含义,又在无形中将受众叙事反应引向“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

例4: As the United States beats a haphazard retreat from the world--nixing trade agreements,eschewing diplomacy,antagonizing allies--China marches on with its unabashedly ambitious global-expansion program known as One Belt, One Road.[10](《纽约时报》中文网页的译文:当美国手忙脚乱地从世界舞台上撤退时——撕毁贸易协定、回避外交重任、惹怒盟友——中国带着名为“一带一路”的全球扩张计划阔步走来,毫不掩饰其野心。)

媒体报道往往措辞微妙,观点隐藏其中,这也是媒体报道最突出的叙事特征之一。[11]在例4中,《纽约时报》通过使用“marches on”(行军般推进)这个在英语用来指军队或武装势力的行军词组来引导读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另外,“ambitious global-expansion”(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展)虽然从词性上来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实际上暗含了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动机的质疑。可见,《纽约时报》通过“marches on”这一隐喻与“unabashedly ambitious global-expansion”的配合使用,试图构建出中国利用“一带一路”进行影响力扩张的国家形象。再如:

例5: A: How China Got Sri Lanka to Cough Up a Port.[12](作者译文:中国是如何迫使斯里兰卡将港口拱手相让的。)

B: In Hock to China, Sri Lanka Gave Up Territory.(作者译文:债台高筑,斯里兰卡被迫对中国出让领土。)

“标题有提示或评价新闻内容的功能,既可以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又可以设定框架引导读者反应。”[13]在对《纽约时报》语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篇报道有时会以两个不同的标题刊出。在例5中,A标题为该报网络版的报道标题,B标题则为该报纸质版的标题。与A标题相比,B标题更明显地引导读者将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的港口合作理解为斯里兰卡“由于债务”而“被迫放弃领土主权”的行为,从而实现其抹黑“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而标题中使用“债务”与“领土主权”等词意在“引导读者以标题的叙事立场去解读新闻内容”[14]。

(三)情节化叙事元素

因果情节设置是叙事性的固有特征,意味着不同群体可能对一系列个体事件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却存在不同诠释。情节化赋予了个体事件叙事意义,因为情节化使我们可以衡量和解释这些个体事件,进而形成观点,而不是仅仅列举它们。因果情节设置通过事件的相继性和时间顺序排列得以展现。换言之,当叙事元素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进行排列,不需要借助明显的语言符号人们就能理解前因后果。因此,相同的一组叙事元素按不同顺序排列可以编制出无数个特定角度的叙事版本,进而对观众理解新闻叙事产生影响。《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叙事体现了情节化叙事元素的特征,利用相互并不关联的叙事要素排列在一起,引导受众去错误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例如:

例6: Already, Sri Lanka, unable to pay back the $8 billion it owes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building major infrastructure on its territory, has agreed to lease its port in Hambantota to China for 99 years. That is precisely the term for which another strategic port, HongKong, was leased by the Qing to the British in circumstances that epitomize colonialism.[15](作者译文:因无力偿还中国国有企业为其修建大型基础设施所欠的80亿美元,斯里兰卡同意将其在汉班托塔(Hambantota)的港口租给中国,租期为99年。这有殖民主义的缩影,正如当年另一个战略港口香港被清政府租给英国一样。)

2017年6月,斯里兰卡为了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与中国签订了该协议,将早在2010年完工却因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的汉班托塔港口的经营管理权转交给中国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期限为99年。然而这一基于双方自愿达成的互利共赢的商业行为却被西方媒体解读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债务陷阱”,指控中国利用“一带一路”贷款胁迫斯里兰卡交出其港口。在例6中,“斯里兰卡将汉班托塔港口经营权租借给中国”与“英国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混为一谈,试图在受众心中制造“‘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殖民主义”的印象。毫无疑问,这是对《南京条约》作别有用心的解读,也是对“一带一路”的肆意曲解。类似的手段在下例中也有体现。

例7: Malaysia has long served as a prize of empire, with a geopolitical importance that belies its relatively small size. The Portuguese, Dutch and British flocked here, eager to control a fulcrum linking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China is the latest power to try to share in the riches.[16](《纽约时报》中文网页的译文:长期以来,因为其相对较小的国土规模和与之不相称的地缘政治重要性,马来西亚一直被称为帝国必争之地。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蜂拥而至,渴望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支点,中国是尝试在这里分一杯羹的最新势力。)

葡萄牙、荷兰、英国是欧洲殖民扩张第一阶段的老牌殖民国家,它们利用当时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不断开辟新航路,建立殖民帝国。整个过程伴随着大量资本流入欧洲以及殖民国对被殖民地人民的奴役和剥削。例7中有三个个体事件:“马来西亚国家虽小但拥有地缘政治优越”、“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曾经蜂拥而至”、“现在中国也来到了马来西亚”。这三件事分开来看都是公认的事实。但一旦按例7的顺序来进行设置后便具有了极强的因果关系暗示:地缘政治优越的马来西亚曾经吸引了老牌殖民国家,现在又吸引来了中国;而中国和葡萄牙、荷兰以及英国这三个殖民国家有着相同的目的。这样的叙事元素情节化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引导受众将“一带一路”倡议曲解为对沿线国家实施的新殖民主义,其新闻叙事的传播意图十分明显。

四、结论

作为美国主流大报,《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叙事构建对国际舆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基于美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立场,《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多有偏颇,其中不乏刻意曲解。在蒙娜·贝克(Mona Baker)叙事理论框架下对《纽约时报》在2013-2019六年间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立体地认识这种曲解。从整体上来看,《纽约时报》的“一带一路”叙事兼具特殊性和关联性的特征,通过主题和信源的选择性采用来框定叙事角度,凸显倡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淡化合作所带来的成果。在具体策略方面,《纽约时报》通过定位叙事关系、添加语言标示和情节化叙事元素这三种策略来构建叙事。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配合,《纽约时报》尝试赋予“一带一路”倡议负面意涵,并借此建构对外扩张的中国形象。对《纽约时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叙事构建策略剖析将有助于读者对美国主流媒体的话术有清醒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助于新闻编译工作者在处理这些不实报道时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叙事重构,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倡议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Happy Afternoon Tea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