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党员服务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工程建设安全‘守护员’,创新攻关‘领头雁’,急难任务‘顶梁柱’……”
2021年7月初,单位组织党员服务队竞赛,我作为参赛选手,这样回答主持人的提问。通过竞赛,我对党员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党员就是先锋,应处处作表率。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2004年12月,从湖北孝感参军到陆军某部。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间,被上级单位多次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我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党员要用行动为党旗添彩。
2018年2月,我转业到国家电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担任线路架设助手兼党建专责。
从国防绿到国网绿,岗位虽变,初心不改。次年8月,单位承建西藏阿里联网工程建设任务,组建项目部时公司向职工发出倡议,号召报名参加,我填写了申请书。
有亲友劝我,高海拔高寒缺氧,环境恶劣,要三思而行,我依然请缨前往并担任项目党建专责。当时,父母正在老家修房子,妻子邹肖玲便带着4岁的孩子住在娘家。得知我要奔赴遥远的西藏,妻子鼓励我:放心去,保重身体,家里的事不要担心。
高原流行一句话:爹亲娘亲,不如氧气亲。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拉孜,氧气稀薄得走路稍快就喘粗气。
然而,戴上鲜红的党徽行走在人迹罕至的荒野,总有一股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的劲头在我心中涌动。
我常常忍受着缺氧带来的剧烈头疼胸闷,克服强烈的紫外线和交通不便等困难爬高山、走冰河,拍摄影像资料。
由我策划并实施的“党建+宣传”“党建+安全”等“党建+”多维一体工作模式受到工程指挥部称赞。我还和项目负责人一道开设藏族同胞工地夜校,面向藏族青年传授钢筋加工、索道架设、摄影等实用技术,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在项目部靠近国道边的材料站建起党员服务驿站,为过路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与贫弱村民结对,帮助他们干农活;在节日来临时,前往藏族同胞家中送温暖……架起一座座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工程所承建的线路包3标段于2019年12月21日进行首基组塔,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素材。施工当天现场人手紧张,大家忙得团团转。
为了拍摄出好效果,尽快把组塔活动报道出去,我只身一人冒着刺骨寒风,扛着相机架、抱着相机,爬到塔旁边的小山坡上不停按动快门拍远景照,然后又跑到塔周围拍摄近景。
为了便于调试相机,我也顾不上戴手套,拍摄完组塔的场景,内衣早已汗湿紧贴背部,累得直呼哧喘气。下坡时不小心滑倒在地,如果不是因为赶时间,我真想一屁股坐地上不起来。
中午回到项目部,我顾不上吃饭,就开始挑选照片、写新闻稿件。
后来,首基组塔的新闻发表在多家媒体。湖北电视台在后续报道中采用了许多我拍摄的镜头。
2020年9月,工程结束我回到内地公司不久,便被借调上级机关专职从事党建宣传工作。在高原施工的一年里,我前后共有129篇(条)新闻稿件、视频被媒体刊播,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擦亮了“鄂电铁军”形象牌。
我的脸颊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高原红”,而我的心里永远印记着“中国红”!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张建动